鯨頭鸛:「蠢」成瀕危的鳥類「哈士奇」

2019-12-20     映世窗

在地球最為炙熱的非洲大陸的熱帶沼澤深處,

生活著一群體型最大的鳥類。

它們渾身上下散發著呆萌的氣息,

與其說它們是鳥類中最具威脅性的捕食者,倒不如說它們是鳥類的哈士奇。

它們就叫,鯨頭鸛。

人類標榜的頭越大越可愛的定律,完全適用於鯨頭鸛。

這種呆萌鳥類雖然身長一米五,

但不管怎麼看,它呆萌的大頭總能讓人忍不住笑出聲。

而鯨頭鸛會被大眾所知,還要歸功於它們不可思議的腦迴路。

早在十幾年前,外界對鯨頭鸛這種鳥類還不是很熟,

不過美國一位叫馬克·凱的業餘攝影師在一家野生動物公園拍照時,

無意間拍下了一隻叼著野鴨的鯨頭鸛。

當時這種鯨頭鸛正搖頭晃腦的蒙頭往前走,不巧看到一隻野鴨在前面擋道。

可能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龐大的鳥類,鴨子一時間嚇呆了站在那一動不動。

兩隻鳥大眼瞪小眼,場面一度變得十分尷尬。

僵持了一會兒後,

鯨頭鸛或許是因為不耐煩,一張大嘴扒拉下去,直接一口叼住鴨子。

就在攝影師以為這隻鴨子要成為鯨頭鸛的腹中之食時,

鯨頭鸛卻做了一個很迷的舉動——

它一甩頭把野鴨扔到了旁邊,

將這個「路障」清理完畢,頭也不回的走...走了。

野鴨當時的心態應該很懵逼:

後來,攝影師把這組照片上傳到網際網路後,

鯨頭鸛從一種原來名不見經傳的鳥類,

一夜之間成為了鳥界頭條網紅。

特別是隨著鯨頭鸛日常做出的各種沙雕事,

它們憑著「蠢萌」,喜獲「鳥中哈士奇」的稱號。

比如,走路。

有木有一種領導下鄉視察的既視感。

比如,捕食。

區別於傳統鳥類下水捕魚的乾淨利索,

鯨頭鸛的捕食有一種癲癇病發的既視感。

比如,整理羽毛,

你永遠都不會明白它到底是不是在跳舞,

但你要記住,它,絕對與一般的妖艷賤貨不同。

在自然界,鯨頭鸛一般都獨來獨往,

它們的棲息地主要在非洲一些巨大沼澤的地里,

據數據統計,目前全球已發現的野外鯨頭鸛,數量已經不足5000隻。

造成瀕危的主要原因,還是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和捕獵。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說法。

如果你看到下面這組圖,你就會恍然大悟——

它們能瀕危,估計和蠢離不開關係...

不僅挑食:

吃一條魚反覆在嘴裡「顛勺」半天才咽下去:

獨特的捕魚技巧...不對,捕木頭技巧:

從不見外,跟誰都鞠個躬自來熟:

不過相傳,它們是以捕食鱷魚為生,是鱷魚的天敵。

不過這只是謠傳,

畢竟鱷魚的江湖地位那可是淺水一哥,

鯨頭鸛也只敢拿鱷魚寶寶開開葷。

但不可否認,自然界的鯨頭鸛真的很強!

它們會飛!

掌握「雞頭防抖」功能!

有優秀的力量和速度,可以一瞬間發起猛烈攻勢,

將獵物抓住、壓碎、刺穿...

總的來說,

它可是很厲害...很牛...很兇猛的捕食動物...

除了,偶爾犯點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sNLJG8BMH2_cNUgLp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