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掏不掏耳朵,管不管腋毛?答案是肯定的。最近英國一個遺蹟,就出土了古羅馬的挖耳勺和拔毛器。
考古發掘如果能挖出來很生活化的物品,既有趣又會讓古代社會十分生動。比如馬王堆漢墓除了出土「富有彈性」的辛追夫人(一說「辛追」為誤讀,應為避夫人),還有很多吃的、喝的、用的,比如藕片、甜瓜等食物,琴、瑟等樂器、假髮、眉筆等化妝品。
透過這些物品我們似乎能窺見2000多年前的貴族生活。最近,英國考古學家也有了類似的發現,他們找到了羅馬時期的挖耳勺和拔毛器,一下還原了古羅馬人的生活。
兩件文物出土於倫敦西南肯特郡的埃布斯弗利特,考古人員在對一座橋樑遺址進行發掘時找到了它們。挖耳勺形似現在的棉簽,但是通體由金屬製作而成;拔毛器和如今拔毛用的鑷子幾乎別無差異。
埃布斯弗利特在羅馬不列顛時期是個名為「Vagniacis」的定居點,由於一條重要的貿易路線從這裡經過,因此留下了許多重要遺蹟。發現挖耳勺和拔毛器的橋樑遺址,正是連接定居點與泰晤士河的交通要道,直到14世紀,這裡依舊是人們前往埃布斯弗利特的必經之地。
挖耳勺和拔毛器都屬於個人清潔用具,也說明了羅馬人在審美上的追求,以及保持個人衛生所做的努力。保持乾淨既是身份的象徵,也是區別於歐洲其他族群的重要標誌,雜亂的鬍子、凌亂的頭髮都代表粗鄙野蠻和非主流。
人們甚至認為,一個人的清潔觀念是其道德好壞的重要體現,因此羅馬從上到下人人都必須在清潔上大下功夫,也催生出眾多配套設施齊全的公共浴室。
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羅馬婦女在個人清潔上有著近乎苛刻的標準,她們幾乎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保持肌膚的清透無暇,甚至會用驢奶洗澡,頭髮要保持順滑和整齊,妝容也格外講究,挖耳勺和拔毛器在美容中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羅馬男子也不列外,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據說皇帝和貴族們在沐浴完後,會拔除多餘的體毛,尤其以拔腋毛最為盛行,還催生出了專門從事拔毛工作的職業人士。很可能這次發掘出的挖耳勺和拔毛器,就是屬於職業拔毛者的工具。
你對古人的挖耳勺和拔毛器怎麼看?
歡迎留言!歡迎點贊、關注、轉發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