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武漢沒有除夕。
往年,這一天的街頭巷尾,總會看到人們手拎各種禮品相互拜年。而當天,路上卻鮮有行人,偶爾一兩個人走過,也是戴著口罩,步履匆匆。
自12月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疫席捲江城。在充滿著消毒液味道的城市裡,有焦慮,有堅強,也有希望——
16名近期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被安排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隔離病房。
在這個重症科室隔離病房裡,生死都是常態。
下午5點多,醫院食堂已準備好了「年夜盒飯」。它們在保溫箱裡層層疊疊,被送入隔離病房一牆之外的休息室內。
盒飯里盛放著一葷兩素。下班的護士們早已感到飢餓。她們摘下口罩,快速地往嘴裡送入食物。盒飯也是限量供應,每個盒飯上都寫了主人的名字。
到底有多少年沒和家人春節相聚,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自己也講不清楚。他習慣了在病房過節,「這三個星期都在這裡度過了。」
時針指向8點。
剛從隔離病房出來的護士李靜脫掉了厚厚的防護服,在保溫箱裡翻出了寫有自己名字的「年夜飯」。她早已汗濕了額頭,護目鏡和口罩的勒痕清晰可見。
為了抵禦來自隔離病房的任何危險,李靜和同事們在進入前要穿上三層防護:手術服、頭套、手套、鞋套組成的第一層防護;白色的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護目鏡、面屏組成了面部防護層。
這樣一套衣服,需要30分鐘的穿戴時間。且在穿著上防護服後,醫護人員的行動將受極大的限制,「比如走路不能邁大步子,還不能喝水,不能如廁。因此需要每4個小時就要走出隔離病房,休息一次。」
但特殊時期,4個小時都是奢望。彭志勇說,疫情爆發後,同事們甚至要穿著防護服連續工作16小時。
就在李靜堅守一線的同時,同為醫護人員的父親、姑姑亦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家裡面只有哥哥陪著母親。1歲多的寶寶和老公也在家裡等著。」
由於無法互相認出對方是誰,他們還想出辦法,在每件防護服的後背手寫了自己的名字和加油打氣的話,共戰疫情。
「今天過年,早上還和媽媽通過視頻電話。她教我如何包餃子,怕我不會包。」李靜說。
她將在凌晨1點下班,「回家包餃子。」
這個夜晚,護士付行在護士站里接到了一個電話:家屬給患者拜年,請她轉達。對方在電話里說:「媽,你好好加油,等你康復了,你女兒、孫子在家等你回去過年。」
她進入隔離病房,送去遠處的祝福。
隔離病房中,一些護士被替換出來。進出的人們年輕卻疲憊不堪。他們所處的江城武漢,和中國的任何地方一樣,進入除夕的子夜。
25日清晨,在漢口後湖地區的小區廣播里,循環播放著這樣的通知:「致全體武漢市民的一封信」,提醒居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去人多的地方……」
附近商業區里,大部分商戶已經閉門歇業。少有還開著的飯館裡,食客稀稀拉拉,但常常會有一群人急匆匆地衝進來——外賣小哥。
外賣員林家明拿出手機,指著上面一排排訂單說:「這幾天好多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給附近中心醫院、漢口醫院醫護人員點外賣。」
在一則訂單備註里,一位愛心人士寫道:「實在不好意思!沒辦法去武漢只能麻煩您了,給醫院門口的保安就好。希望您也保重身體,武漢加油!」
礦泉水、粉面、蛋糕、水果、奶茶被送到各大醫院。
這些暖心的留言和外賣令醫護人員感動。但醫護人員們也提醒大家,這些食物他們大部分沒時間、沒機會吃,不僅可能會浪費,還會增加外賣小哥的風險,也會占用、污染病房的清潔區,對醫患均不利。
這份好意,他們心領了!
今天下午3點半,官方通報,半個月之內再建一所武漢雷神山醫院,新增床位1300張。
昨天,除夕夜,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燈火通明。
現場,上百台挖機同時開工,數不清的渣土車進進出出。作業設備和車輛上不同的顏色,代表它們來自中建三局、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四家施工單位,工程將在2月3日前整體完工。10天之內,這兒要建成一座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可容納1000名患者的收治救助醫院。
武漢市民汪國軍的家就在工地附近,得知工地招募志願者後,他曾踴躍報名。因不能操作機械設備,汪國軍不能參與一線作業,但眼巴巴地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工地,心裡也跟著著急。
他給工人們買了麵包和飲用水。
「看著他們忘我工作,我心裡非常難受。此時此刻,我相信每一名武漢人的心情跟我是一樣的:越是困難的時候,我們越要團結一心,共渡難關!」
隨著疫情的升級,為了支援武漢的一線醫護人員,當地85家酒店決定免費支援醫護人員。
他們自發組織「武漢醫護酒店支援群」,徵集不帶中央空調的酒店自願為武漢地區各大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免費提供住宿。
群主肖雅星是武漢當地的酒店業主,其名下的4家酒店全部參加此次支援。他一邊在各群聯繫、協調尋找包括84消毒液、口罩和紫外線燈等物資供應商,一邊不斷在群內發布自擬的《民間酒店入住人員與商家須知》。
《須知》中,肖雅星提醒醫護人員自行做好防護,建議他們攜帶一次性用品;請酒店人員做好準備,記得退房後用75%醫用酒精消毒……
目前,自願提供住宿的當地酒店已達85家,並不斷有酒店加入,覆蓋包括武漢市洪山區、武昌區、漢口區、蔡甸區等在內的11個區域。
24日,農曆除夕,在中國衛生材料之鄉河南新鄉,企業依舊在緊張生產中。
工人們每天可生產10萬個口罩、1200套防護服。
為彌補全國醫用防護耗材的缺口,一線工人們日以繼夜,開足馬力供應一線,廠家還稱:不漲價!
大年初一,武漢依舊陰冷,不時還飄著細雨。
「外公外婆新年好!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不回去過年了,你們一定要保重身體!」
一大早,家住東西湖區的瞿雯就拉著爸爸媽媽,給身在孝感的家人通視頻電話,送去新春祝福。雖然不能見面相聚,但看著外公外婆臉上的笑容,瞿雯放下了心。
往年,她會和家人驅車回到孝感,從初一至初七,親戚朋友們會輪流辦酒席,熱熱鬧鬧地過年。
「祝您平平安安,百毒不侵。」
27歲的王盛宜在大年三十忙著用手機編輯祝福簡訊,向親朋好友們發送新年祝福。
他說,因為很多親朋好友在外地工作,只有過年期間才能好好聚在一起。但現在處於非常時期,昨天長輩在家族微信群里和大家商量取消拜年和串門計劃,得到了所有人的贊同。
「本來今年提前準備了很多紅包,現在看來是用不上了。只好在家族群里發微信紅包,大家一起搶紅包,也是一種快樂。」
「你別來,我無恙。」是近日流傳於武漢民眾朋友圈裡的一句祝福。
有人說:「讓我們短暫地與親人分離,將防疫情作為過年的頭等大事,待山花爛漫時,彼此均安好。」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願武漢與我們在春天相見。
本文來源:人民網、中國新聞網、澎湃新聞、介面新聞、梨視頻等,在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