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流出20億,東方雨虹現金成謎!「防水一哥」李衛國的資本保衛戰

2020-06-11     狐狸看樓

原標題:凈流出20億,東方雨虹現金成謎!「防水一哥」李衛國的資本保衛戰

要問A股市場哪支股票最賺錢?很多人會說是貴州茅台。

其實還有一家公司,年均收益率比茅台還高。這就是東方雨虹,來自與房地產深度關聯的建材防水行業。在A股「上市超10年年均收益率前20公司」排行榜上,這支股票以34.0%的年均收益率力壓貴州茅台,登頂榜首。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東方雨虹1995年由李衛國創辦,1998年轉進北京,2008年上市深圳中小板,今年3月2日市值突破500億,4月14日又突破600億,成為一支耀眼的明星股。李衛國持股約26%,去年以115億身家名列胡潤百富榜第336名,也是防水領域首屈一指的帶頭大哥。

樓市資本論發現,東風雨虹儘管在資本市場表現亮眼,經營上卻飽受現金流困擾。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24.65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是-20.92億,而產生的凈利潤只有1.31億。也就是說,公司幾乎每分錢收入,都要貼出一分錢現金。這無異於賣血維生,勢難持久。

對一家企業來說,現金流相當於人體的血液循環,家底再殷實,也經不起長期失血。東方雨虹接下來將如何止血,打贏疫後資本保衛戰,值得關注。

【一】李衛國起家於草莽

作為這場資本保衛戰的領軍人物,李衛國的白手創業頗為傳奇。他放過牛,養過豬,從蓄牧專業轉入建材防水,靠一項免費工程打開北京大市場,盡顯草莽崛起的本色。

公開資料顯示,李衛國1965年出生於湖南常德桃源縣一個普通農家,小時候邊讀書邊放牛,家裡的大黃牛在他讀高一時因疫病而死。這讓他非常難過,並促使他在填報高考志願時選擇了湖南農業大學的畜牧專業。

1989年,李衛國經過四年苦讀,從湖南農大畢業。他放棄國家分配,又回到桃源老家,夥同幾位高中同學辦了一個養豬場,成為轟動一時的大學生創業典型。然而,好景不長,一場豬瘟下來,他們圈養的300頭豬死掉了280頭,李衛國的首次創業就此慘澹收場。

創業失敗,李衛國轉身從教,先後在長沙縣職業中專、湖南省經濟管理學院任教,1993年調入湖南省統計局工作。第二年,他有幸趕上福利分房,分到了省直大院頂樓一套40平米的老房子。

就是這套漏雨的房子,把李衛國引入了防水行業。為了補漏,他找物業修了不下5次,一直沒有修好。李衛國聽說上海有防水業務培訓,就跑去學了一禮拜,回來後自己動手,採買瀝青,抹上防水塗層,還真把房子給修好了。

從這起補漏事件中,李衛國看到了建築防水市場的巨大商機,萌發了再次創業的衝動。1995年秋天,他辭去公職,成立了15人的長虹建築防水公司,半年內就承接了5個防水工程,有了200萬的進帳。

這些積累很快就讓他花光了。1996年6月,李衛國無意中聽說毛主席紀念堂漏水。出於一個湖南人對偉人的特殊感情,他輾轉找到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管,為紀念堂設計了詳細的防水方案,表示「分文不取,免費修繕」。這項防水工程歷時5個多月,前後花費220萬,李衛國幾乎把全部家底都搭進去了。

俗話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李衛國耗光現金流,眼看公司經營就要陷入絕境時,卻意外贏得了北京市場,人民大會堂、中華世紀壇等單位相繼找上門來,主動下單。他就此揮師北上,1998年在北京成立東方雨虹,先後拿下鳥巢、水立方、奧林匹克會議中心、京廣、京滬等國家重大項目的防水工程,迎來業績大爆發。

2008年,東方雨虹登陸深市中小板,成為中國防水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公司當時市值僅9個億,如今漲到600億,12年間增長了60多倍。李衛國身家也水漲船高,躋身家居領域十大富豪之列。

防水發家之後,李衛國對房地產也表現出濃厚興趣,2016年註冊成立了東方雨虹(加拿大)置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的開發、銷售、出租和管理。但這家公司很快就被另一家主營投資及貿易的KELTIC INVESTMENT(HK)LIMITED收購。後者也在當年成立,由李及其擁有加拿大國籍的配偶WANG RUI共同持股。

樓市資本論認為,儘管趕上了那一輪房地產發展高潮,但李衛國在該領域似乎沒見起色。他仍然專注於防水領域,坐穩行業龍頭位置。

【二】光鮮背後的現金流難題

經過20多年摸爬滾打,東方雨虹在李衛國帶領下,一騎絕塵,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在建築防水領域確立了難以撼動的王者地位。

首先,從實力規模看,是絕對的行業龍頭。

2019年,建築防水行業653家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主營業務收入累計990.43億元,利潤總額65.79億元。而東方雨虹去年營收181.54億元,把行業老二科順股份(營收46億)甩出一大截;凈利潤20.66億元,在全行業利潤中占比超過三成,是當之無愧的「防水一哥」。

其次,從發展速度看,12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

東方雨虹是一家成長速度極快的公司。2008年公司上市時,當年營收僅7億元,歸母凈利潤不足5000萬元,去年營收突破180億,利潤突破20億元;12年來,營收、利潤年復合平均增長率分別高達34.23%、41.9%。這種持續穩定的高增長,在整個建材領域都無出右。

最後,從股市表現看,是A股漲幅排名前十的優秀公司,收益甚至超過茅台。

A股建材板塊一共70多隻個股,總市值不足1萬億,東方雨虹一家就獨占600億,堪稱小行業里的大牛股。在去年東方財富網公布的A股「上市超10年年均收益率前20公司」名單中,東方雨虹收益率超過貴州茅台,以34.0%的年均收益率排名首位。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行業龍頭、增長黑馬、股市明星,東方雨虹集三大桂冠於一身,成為防水行業公認的標杆企業。然而,在這些光鮮背後,窘迫的現金流問題卻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從東方雨虹近三年的經營數據來看,公司運營飽受現金流困擾:

2017年營收103.93億,凈利12.42億,現金流僅0.24億;

2018年營收140.46億,凈利15.11億,現金流10.14億;

2019年營收181.54億,凈利20.75億,前三季度現金流量-20.48億,年底奇蹟般地轉為15.89億;

今年一季度營收24.65億,凈利潤1.31億,現金流又再次大幅跌落到-20.92億。顯示後疫情時代,李衛國的資本保衛戰,依舊十分艱巨。

【三 】大客戶擠占資金,股票高額質押

作為行業龍頭,東方雨虹現金流大幅振蕩,飄忽不定,總讓人感覺「怪怪的」,以致於有人質疑,東方雨虹只「報你們想要的現金流」。

然而,樓市資本論分析發現,現金流保衛戰並非李衛國一個人的戰鬥,背後折射出防水行業目前面臨的產業鏈困境——被上下游大客戶包夾,失去資金話語權。

以東方雨虹為例,其上下游都是強勢大客戶:上游供應商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石化巨頭,下游則是包括萬科、保利、中國建築等大內的房地產大佬。這些地產大客戶占據了公司業務的半壁江山,以強勢話語權嚴重擠占東方雨虹的資金空間。

表現在應收帳款上,截止2019年末,東方雨虹的資產負債表中,應收票據13.81億元,應收帳款為56.36億元,共計70.17億元,占總營收的38.6%。其中,5家大客戶欠款共計18.7億,占比超過三成。

樓市資本論發現,東方雨虹近十年凈利潤約76億元,而應收帳款及票據就高達70億元,多年利潤幾乎全被應收帳款所蠶食。這固然是李衛國推行地產商集采「大客戶」戰略的積極成果,也是其被房地產巨頭深度捆綁後需要付出的代價。

巴菲特將現金比作企業生存的氧氣。也許是迫於經營中的現金流壓力,李衛國不得不對其所持股票進行常態化的股權質押。

東方雨虹公告顯示,去年12月19日,李衛國持有東方雨虹4.27億股,累計質押股份2.49億股,占比高達58.26%。到今年5月23日,李衛國部分股權解押,與其一致行動人李興國仍合計質押股權約2.10億股。

李衛國及其一致行動人股權質押情況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國經濟一片慘澹之際,追求有利潤的收入和有現金流的利潤,已經成為各行業的共識。

李衛國當年置公司現金流於不顧,免費修繕紀念堂,狂砸200萬打開北京大市場。這樣的好運氣,今天不會再有了。

樓市資本論可以斷言,隨著房地產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東方雨虹將面臨更大的資金擠占壓力。李衛國要打贏這場資本保衛戰,還需要拿出更多更有效的應對措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lXlonIBiuFnsJQVLB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