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一直是很多家長們關心的話題,最近又有一則新聞引爆了家長們的朋友圈。一位年僅13歲的小姑娘身高竟然已經達到了2.21米。
這名女生叫做張子宇,2007年出生,而且她也並沒有什麼身體上的疾病,只是因為她的爸爸媽媽都是專業的籃球運動員,所以這位小姑娘也遺傳了爸爸媽媽的們的身高。在一眾小朋友的身邊,這位小姑娘長得就像大人一樣,很多人都把她誤以為是某一個孩子的家長。
所以說孩子長得高當然好,但是長得太高也有相應的煩惱。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長大之後能夠完全達到家長們期待的身高值,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家長們就希望孩子在每一個成長階段都能夠達到標準身高。
確實,在各個年齡階段都有青少年的標準身高作為參照。但是這也並不是全部的標準,有很多孩子小時候長得矮,但是到了青春發育期會迅速長高十幾厘米,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明明在小的時候很高,但是到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再也不長了,所以家長只能拿標準身高對照表作為參照。
有哪些因素能夠影響孩子的身高呢?
一,營養
遺傳因素雖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後天營養補充孩子依舊可以長高。有一些媽媽總是對母乳有過分的依賴,明明孩子可以吃輔食了,這些媽媽們仍堅持母乳喂養孩子。
其實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做法,母乳即使有營養,它也缺少孩子們成長發育的很多關鍵營養,所以孩子在該吃輔食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戒斷母乳,讓他們補充他們各個成長階段需要的營養,否則就會導致孩子發育遲緩,甚至會影響他們的智力。
二,睡眠
睡眠對於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是極為重要的,對於孩子來說同樣也是這樣,睡眠影響了他們的成長和發育。孩子在睡眠的過程中,生長激素分泌量是他清醒時候的三倍,所以說孩子們應當有充足的睡眠,如果睡眠少或者是睡眠質量不好,生長激素就會分泌不足,這樣必然會影響他們的身高。
三,運動
很多成年人都知道運動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成長發育,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孩子如果缺乏運動,就會對他的身高有影響,很多媽媽因為太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所以不管走到哪裡都把他們抱在懷裡,捨不得他們自己走路,這樣就會導致他們的生長激素不能夠得到釋放,不僅不會保護他們,還對他們的身體有傷害。
四,情緒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錯誤認識,覺得孩子怎麼會有煩惱,煩惱都是長大之後才會產生的。其實這並不是正確的,孩子的煩惱也會很多,他們會有學業上的壓力,會有人際關係上的矛盾。孩子與家長之間,孩子與同齡人之間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也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發育。
如何才能保證孩子們正常的長高呢?
一,保證營養均衡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都非常的挑食,家長不能放任他們的這種不良的習慣要給他們保持膳食營養的均衡。主食,牛奶,蛋肉,蔬菜水果等等都需要一定量的攝入。
二,保證睡眠充足
孩子需要的睡眠時間一般都比大人要多。為了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孩子需要的是深度睡眠而不是淺眠,同時家長不能讓孩子白黑顛倒,因為發育的時段是固定的,不會因為睡眠時間的變化而改變。
三,運動
適量的運動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好處,並不會給他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所以根據孩子各個年齡段的需求,家長可以科學選定不同運動方式或者一些簡單的動作都能夠刺激孩子的骨骼發育。運動的時間不宜過長,每天維持在一個小時左右就足夠了。
四,多與孩子交流
家長們應當學會與孩子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們抒發不良的情緒。避免讓這些不好的東西積壓在孩子的心裡,給他們造成心靈上的負擔。
所以說孩子的身高並不只受先天的遺傳因素決定,還受很多後天因素的影響,家長們更應多關注這些因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idf2XMBLq-Ct6CZV4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