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中,面對被俘的美軍,越南政府對他們的態度經歷了三個階段。
戰爭初期,由於美軍戰俘較少,越南政府對待戰俘的管理比較寬鬆;戰爭中期,由於美軍戰俘數量激增,越南政府開始有目的地利用戰俘來製造國際輿論,對戰俘的管制也日趨嚴格,審問、洗腦、拷打成為家常便飯,被俘美軍的生存條件變得十分惡劣;戰爭後期,隨著美越談判的進行,越南政府對美軍戰俘的態度又有所緩和。
越南戰爭是一場特殊的戰爭,由於美國從頭到尾都沒有公開對北越宣戰,再加上擔心中國干涉,美軍的地面部隊其實很少深入北越作戰,而是以飛機轟炸的方式,打擊北越政權。所以,越南戰爭中被俘的美軍,以飛行員為主。這在世界戰俘史上是很罕見的。
美國為什麼要發動越南戰爭?詹森總統給過清楚的解釋:「如果我們退出越南,讓胡志明穿過西貢大街,那麼他們會利用這個機會來擴展他們的控制,填補我們撤離所留下的權利真空。這樣就會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
1965年2月13日,詹森總統正式發動「滾雷行動」,宣布對北越進行持久性轟炸。雖然轟炸給越南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英勇的越南軍民,在1964年8月至1966年4月的一年多時間裡,擊落美軍飛機1000架以上,美軍失蹤飛行員達1350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成為了北越的俘虜。
根據戰後美國統計,在北越被俘的美軍飛行員有771人,其中113人死亡,658人在戰後回到了美國。
據美國的檔案資料披露,戰爭初期美軍戰俘的基本生命安全還是能夠得到保證的,因為北越想利用他們得到賠償,或者與美國交換戰俘。所以,北越一般不會殺害這些戰俘,還會為他們治療傷勢。
這些美軍戰俘當然也不會得到《日內瓦公約》的保護,因為北越公開宣稱:「因為美國政府沒有宣戰,所以日內瓦戰俘公約不適用,更不存在戰俘。」
雖然不承認戰俘的地位,但是被俘的美軍飛行員總得要有個地方關押。所以,北越建造或者改造了13所戰俘營,用於關押美軍戰俘。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惡魔島」戰俘營、種植園戰俘營、華廬監獄等等。
由於北越不承認這些美軍飛行員是戰俘,所以日內瓦戰俘公約規定的戰俘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這些美軍飛行員都無法享受,北越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對他們進行管理。這些方式包括意識形態灌輸教育、審問和折磨。
美軍戰俘的居住條件是很差的。以華廬監獄為例:這所號稱被俘美軍」傷心旅館「的監獄,是初步審訊新來戰俘的地方,它由辦公室、審訊室、拷問室、院子和數個小牢房組成,每一個房間內,只有一張七英尺寬的水泥床,床的一頭設有銬住戰俘雙腳的固定鐵鏈,窗戶也被封死,裡面關押四個美軍戰俘,十分擁擠。
那些因為受傷而被抓住的戰俘,雖然由於宣傳需要,北越政府也會為他們治療,但由於戰爭時期條件有限,很多戰俘的傷勢只能作簡單處理,並不能享受很好的治療。被俘的美軍飛行員舒馬克在跳傘過程中背部受傷,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治療,所以他在監獄中遭受了八年的痛苦。據他回憶,他被俘後,只有一個護士檢查了他受傷的腿,給他在傷口上象徵性地塗抹上碘酒,對他受傷的背部甚至都沒有檢查。但是護士為舒馬克擦碘酒的照片,卻登上了越南的各大報紙。
戰俘營的衛生條件也很惡劣。拿洗澡這件事來說,雖然每個戰俘營都設置了洗澡區,但是戰俘洗澡的機會卻非常少。一個戰俘回憶,運氣好的時候,他可以每兩周去一次澡堂;而那些比較強硬的戰俘,幾個月不能洗澡都是正常的。美軍一名名叫斯托克代爾的戰俘,由於不肯與北越合作,被俘九個月都沒有洗澡。
戰俘營的飲食條件也很惡劣。華廬監獄提供給美軍俘虜的伙食,只有帶有泥巴的蔬菜、冷的腐爛的魚、帶毛髮且無法辨認的肉。很多戰俘在吃了這些食物後,紛紛患上了血性腹瀉。直到戰爭快結束時,戰俘的伙食才稍微改觀,有了麵包、蔬菜和少量的肉類。在越南人春節等特殊日子,戰俘還有可能得到啤酒、咖啡等意外的禮物。但總體來說,大多數戰俘的飲食條件是惡劣的。
在戰俘營,每位美軍戰俘都會面臨無數次的審訊。審訊室里,只有一張桌子和一個錄音機,戰俘坐在一張兩英尺高的水泥凳子上,凳子上方掛著一個帶燈罩的燈泡,燈光時刻都直接照在戰俘臉上,給美軍戰俘帶來了極大的孤立感和脆弱感。
審問前,美軍戰俘被會被要求向審問者鞠躬,然後開始審問。對於被俘的美軍軍官,這種審問是十分嚴厲的,被美軍戰俘視為「真正的暴行」。戰俘如果在審訊時不予配合,守衛會用鞭子不停的鞭打這些戰俘,直到戰俘寫下認罪書為止。軍官戰俘吉姆·斯托克代爾就是在經歷了各種審訊拷打後,不得不給美國外交部寫了一封譴責美國干涉越南戰爭的公開信,並且在攝像機前公開宣讀。
北越對戰俘的管理也不是一味的一嚴到底,也會對戰俘使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期望得到戰俘合作。當戰俘服從管理,真心懺悔時,往往會得到一些香煙、香蕉之類的獎勵,甚至還會在寒冷的冬天得到一件羊毛衫或者一條毯子。
面對意志堅定、拒絕合作的美軍戰俘,北越對他們的懲罰是極其嚴厲的。美軍飛行員克努森在戰鬥機時被擊落時,在針對他的圍捕中殺掉了兩名北越士兵;在被捕後又一直採取了不合作態度,自然遭到北越的制裁。在戰俘營,守衛用鐵鏈鎖住他的腳踩,然後反手將他的手臂綁住,使他全身不能動彈,並拒絕為他提供食物和水。當這些措施還不能讓克努森低頭後,他們又對克努森拳打腳踢,將他的鼻樑骨被打斷,又強迫其趴在床上,將他的腳跺鎖住,然後用繩索緊緊的將他的肘部捆住,繩索的另一頭則穿到天花板的鐵吊鉤上。這種殘酷的」繩刑「讓克努森連連發出尖叫,不得不轉變態度,同意與北越合作。
1967年被北越俘虜的空軍上校特勞曼,在他的回憶錄中是這樣描述北越」繩刑「的:」他們用尼龍皮帶在你的背後緊緊地捆綁住你的手腕和手肘,將你的手臂擰到背後,將兩條手臂緊緊地肘關節對肘關節,手腕對手腕用繩子捆綁在一起,直到你的手臂直立且背部超過你的頭部,迫使你的頭部垂落在你的雙腳之下。在這種痛苦之下,你被系得很緊,你的氣管被勒的很緊,但你可以喘氣。你努力地想吸氣,因為你的呼吸通道正慢慢的在收縮。你的喉嚨,每30秒就變得非常乾燥。在這種姿勢下大約10到15分鐘,你手臂的神經就會被扯斷,然後你整個上半身會變得麻木,你不會再感受到疼痛……然而當他們鬆開繩索時,這種疼痛再一次重演,幾乎是再一次受刑,你得承受繩索捆綁帶給你的相同疼痛。」
當然,北越政府對美軍戰俘也不只會是折磨,而是想通過對這些人進行思想上的灌輸教育,讓他們否定美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並在世界上公開宣傳。所以,從內心上消磨戰俘們的意志,是越南的最終目的。
越南戰俘營除了有一位負責戰俘營的管理者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崗位,那就是「政治教官」。他們負責對戰俘的審問和灌輸教育,目標是「動搖戰俘的立場,破敗戰俘鬥爭的信念,削弱他們的抵抗」。
戰俘中的黑人,是越南爭取的對象。越南認為黑人本身就在美國遭遇過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比較容易被引導「醒悟」。這些政治教官會告知黑人戰俘:他們並不是為美國而戰,而是在幫助白人維持奴役他們的編制。所以,全體美國黑人都應該拒絕走上戰場,更不要為白人服務。
為了打擊美國人的信心,堅定越南人民的抵抗意志,為了對美軍戰俘進行教育,1966年7月,北越將52名來自不同戰俘營的美軍戰俘帶往河內市中心遊街示眾。
這52名美軍戰俘兩人一排,旁邊是拿著槍的軍人的看守。遊街示眾前,他們被告知,行走時一定要低下頭,表示認罪,否則回去後會有他們好看的。北越官員們拿著擴音器在隊伍前高喊口號:「戴罪的戰俘正在經歷正義越南人民的咆哮!」無數河內民眾在遊行中對戰俘吐痰、扔菜皮雞蛋,用鞋子、石塊向戰俘們進行攻擊。在遊行示威中,幾乎每個戰俘都被毆打了,許多人牙齒被打掉,鼻子打斷,各種挫傷更是比比皆是。
這次流行引起了國際社會對美軍戰俘的關注,尤其是美國政府的關注。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軍人沒有戰爭罪行,不應該被這樣對待」,美國總統詹森也向美國人民承諾,政府己經在採取適當的措施來交涉這個問題,白宮隨後組建了戰俘事務委員會,專門處理越南戰爭美軍戰俘問題。在一定意義上說,這次遊行反而加速了美軍戰俘遣返的速度。
有壓迫就會有反抗。面對北越的折磨,不少美軍戰俘也開始了抗爭。他們秘密建立了通信系統,戰俘卡萊爾·哈里斯還發明了一種用來建立秘密聯繫的矩陣代碼,用來發送信息。他們還在戰俘營秘密選舉出了領導人,大家統一行動,統一發聲,使得戰俘們與北越當局的抗爭更加策略、高效。他們還組織了幾次逃跑行動,但很不幸全都失敗了。
1969年8月,美、越開始秘密談判,1973年1月27日雙方正式簽署《關於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議》,越戰結束了,美軍戰俘終於踏上回家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