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才相信「嘉興有發展」,更願意「在嘉興發展」

2019-12-12     南湖發布

臨近歲末,嘉興引才育才喜訊不斷。日前,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通知,同意南湖區建立「浙江『千人計劃』南湖產業園」。同時,嘉興斯達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IPO成功過會,即將成為全市首家主板上市的領軍人才企業。而在獵聘公布的2018年中高端人才凈流入率城市排名中,嘉興排第4位,成為位次最高的地級市。

記者從南湖區委組織部了解到,堅持「軟硬兼施」構建服務人才「全周期鏈」,讓更多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相信「嘉興有發展」,更願意「在嘉興發展」,南湖區已累計引育頂尖人才54人,省級以上特聘專家123人,嘉興市領軍人才235人,今年前11月,領軍人才企業實現營收超65億元,其中超億元的領軍人才企業有6家。

城市之間的競爭,取決於人才。人才是城市的軟實力,在軟實力上下硬功夫,發展才有硬保證。這幾年,城市間的搶「人」大戰持續升級,許多城市引才政策「出手闊綽」,靠房子、車子、票子在人才引進上嘗到了「甜頭」。然而,在不惜血本引才的同時,一些地方的留才情況卻不盡如人意,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引得進、留不住。

出現這種現象絕非偶然。就像武林高手克敵制勝不能只靠繁多的招式,更要有深厚的功力。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補貼」「獎勵」等優惠政策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視了創業創新環境營造和人才服務體系建設的內功修煉,就很難讓高端人才相信一座城市有發展,更難以讓他們願意在一座城市安心發展。

讓高端人才既引得進又留得住,要「硬體」紮實,為領軍人才搭好發展平台,讓他們相信「嘉興有發展」。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認為,物質激勵固然重要,但人最看重的還是成事的機會、發展的平台。制定人才規劃也就不僅要有「給錢給物」的短期刺激,更要著眼長遠,為人才提供公平的發展環境、營造創業創新的氛圍和充足的築夢空間。近年來,南湖區集中啟用了「智立方」人才服務綜合體、人才公園、英才公寓、人才俱樂部等「硬體」設施。今年又將嘉興市小微企業信保基金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引進「智立方」,把金融的源頭活水引到了領軍人才企業「門口」,以優上加優的金融服務,提振領軍人才在嘉興發展的信心。

讓高端人才既引得進又留得住,還要「軟體」管用,強化服務供給,讓他們願意「在嘉興發展」。今年初以來,以「三服務」活動為抓手,南湖區常態化運行「紅船服務」南湖聯盟,深入推進人才服務事項交辦反饋機制。鎮街道和部門「一把手」深入人才工作一線,從人才需求出發,高效解決了人才安居、子女就學、醫療保障等200餘項「關鍵小事」,推動人才服務向精準化轉變,以更多人性化、親情化、定製化服務,增強領軍人才紮根嘉興的黏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有「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這啟示我們,一座城市僅僅歡迎人才還不夠,更要有能力造就人才,用沃土培育良種,用創新澆灌成長,讓高端人才創業創新之花結出碩果。在這個意義上,全市各地都應該當好服務領軍人才的「店小二」,無論前進路上遇到什麼困難,「高山一起爬,低谷一起下」「輕的一起拎,重的一起扛」。一起奔跑、一起加油,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潮中闖出寥廓江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XOs924BMH2_cNUgcL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