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長江首城人才交流大會暨人才主題周在宜賓舉行。關於「人才」的話題,再次讓這座致力於加快建成四川省經濟副中心的城市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
高度重視人才,這在宜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市第五次黨代會以來,宜賓創造性地啟動大學城、科創城建設,根本目的就在於為宜賓發展構建人才支撐。去年,宜賓抓住新一輪機構改革的契機,在全省首創組建市委人才工作局和大學城科創城建設服務局,其目的也是為了更精準地開展人才工作。
關於人才的價值,上世紀50年代美國海軍次長丹尼留下的「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兵力」的名言,或許是最形象的解釋。而黨的十九大關於「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定位,更是把人才的價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才強、科技強;人才強、產業強;人才強、經濟強。不管是世界發展史,還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程都已證明:人才在哪裡聚集,科技創新就會在哪裡興起,發展動力就在哪裡迸發。
宜賓要實現超常規高質量發展,沒有人才的支撐,就不會有持續的動力,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就是一句空話。宜賓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人才工作,就是要抓住宜賓發展的「命脈」,把「長江首城」建設成「人才首城」,從而為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提供強大保障。
重視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第一步,如何真正實現需要的人才引得來、留得住、充分發揮作用,才是人才工作的關鍵所在。在不少地方,熱熱鬧鬧引進高層次人才、灰灰溜溜不歡而散的案例比比皆是。人才不是裝點門面的,讓人才人盡其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鮮血液,才是人才工作的最終目的。
令人振奮的是,當前的宜賓人才工作,正走在一條充滿希望的道路上。伴隨著「人才新政30條」政策的出台,圍繞宜賓發展所需開展人才工作,特別是結合宜賓正在大力實施的產業發展雙輪驅動戰略,以及面向未來的5G信息、數字經濟等領域招引人才,已經在宜賓這片發展的熱土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人才始終是人,我們在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廣闊空間的同時,尤其需要注意儘可能為人才生活提供充分保障。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宜賓作為一個地市級城市,相比省會城市在人才的生活空間方面有較大差距。我們必須在生活、休閒、就醫、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引進人才更多更貼心的關照,才能讓他們安心、愉快地留在宜賓幹事創業。
清代詩人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寫道:「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今天的宜賓,已經不需要「天公」的抖擻,完完全全實現了自主「不拘一格選人才」。只要我們在科教強市、人才興市的道路上持之以恆地走下去,宜賓就一定能夠在新一輪的大發展中搶占先機、勇立潮頭。
彭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