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的"中年危機",90%的傳統企業該如何破局重生?

2019-11-30     微觀學社

關注「微觀學社」頭條號,每天學習優質文章視頻,幫您管理有道,領導有方!

導讀:楊元慶痛批聯想移動高管:"用榔頭也敲不醒你們"

聯想即將迎來屬於自己的36歲生日,但不可避免的是,聯想也陷入了油膩的"中年"時代

聯想的中年危機

11月15日,在聯想集團2019創新科技大會上,聯想宣布推出全球首款5G電腦。這是繼上次5G投票後,聯想再一次引起大眾的關注。

1984年出生,1996年開始,電腦銷量一直位居中國首位,2013年,聯想電腦銷量居全球第一,一路走來伴著輝煌的業績,聯想今年已經35歲了。但是正直壯年,本應保持高速發展的聯想,似乎迎來了"中年危機"。

18年第一季度營收增長19%,到今年第二季度營收只增長1%,聯想的營業收入增速一直在放緩。

圖源:聯想財報

眾所周知,聯想的營收主要來自電腦。然而國內在蘋果,華為,小米的衝擊下,其電腦銷量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國外,惠普電腦全球份額上升,和聯想只相差0.8%,隨時有超越聯想成為全球第一銷量的可能。

人到中年不得以,要麼斷臂求生,要麼快速衰落。聯想如此,很多傳統大企業更是如此。

在現在這個時代都無法繼續發力:全球家化巨頭寶潔19年4月從法國退市,其背後的原因是全球份額和市場連年下降。由愛迪生創建,稱霸市場一百多年的通用電氣股價也跌跌不休。

而生產通訊設備起家的華為,和僅成立9年的小米,他們的發展可謂一路高歌猛進。他們的拓展業務電腦,卻成了聯想國內強勁的對手。

那麼,到底是阻礙了這個全球電腦一哥的發展呢?

聯想的三大困境

聯想正面臨著所有傳統企業都面臨的三大困境:

一、企業沒有爆品

互聯時代下,沒有爆品的企業必死。

蘋果公司的手機就是他的爆品,占主營收超過50%,每次新品發布會上熱搜;華為的爆品P30手機,上市6個月銷量1650萬台,其照相的賣點也一度霸占熱搜;一直追求性價比的小米,產品的打造都是按照爆款標準來的,產品上市銷售場面都是很火爆的。

好的企業都是擁有爆品的公司,而聯想的爆品是什麼呢?

聯想沒有爆品。聯想做手機沒有做出來,曾經做電腦有爆品,但是移動互聯時代來了,大家上網多的都是用的手機,聯想沒有手機的爆品就跟不上這個熱潮。


二、沒有線上入口

聯想是一家做貿易的公司,他的主要產業就是工廠里生產加批發,線下提貨給渠道商賣貨,沒有線上的流量入口。

其最大的線上銷售渠道是京東,在國內有30%的銷售比例。

聯想既沒有線上渠道,也沒有線下渠道,也就是說,聯想的渠道不是自己控制的。

而反觀小米和華為,其都有自己的線上渠道和粉絲入口,新品發布時線上造勢預熱,都能取得很不錯的效果。

電商對傳統門店的衝擊早已顯而易見,京東和天貓超市的出現,導致了多少線下超市的關門大吉。

互聯時代,沒有線上流量入口的公司必死。

三、沒有經營粉絲

國內小米有2000萬米粉,華為有8000萬花粉,國外蘋果粉絲不用說更是遍布全球。

而聯想呢?網際網路時代,線上流量入口都沒有,更別提有多少粉絲了。

聯想沒有粉絲,這也是為什麼在5G投票中,整個國民開始排斥聯想,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後,也沒有粉絲站出來維護聯想,品牌形象一跌再跌。

互聯時代下,企業沒有粉絲必死。

產品日益同質化的現在,用戶的忠誠度對公司很重要,有粉絲,經營好粉絲,對公司來說就是自己的競爭力。

而在外圍市場發生巨大變革時,聯想的高管卻還在固守傳統的思維方式。

楊元慶曾在開會時批評聯想移動高管:"用榔頭也敲不醒你們。"

沒有爆品,沒有線上入口,沒有粉絲,聯想遇到的三大困境,也是現在很多傳統中小企業同樣面對的問題。


那麼,該如何打破這三種困境呢?

解決方法就是,用互聯式思維改造這家企業。

做爆品,集合公司的中堅力量做一款可以打爆全球的爆款產品。

做線上入口,打造公司的線上流量入口,讓產品,服務可以在線化,能夠互動。

經營粉絲,讓你的粉絲可以自動裂變和增長。

以下用微觀自己做例子講講打破這三種困境。

4

微觀在開始的時候,主要也是做線下課程,後來互聯時代來了,微觀就開始用互聯式思維經營,做線上產品,做爆品,經營粉絲。

16年開始,微觀集中公司所有人的精力,打造了一款爆品-微觀學社線上會員499,而這個課程在線下購買,最少要花19800元。

課程作為線上產品,在手機上就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而且都是很有價值的乾貨。

當時全公司所有人在八個月里,都只做這一款產品。

因為這款爆品,微觀的會員積累到了幾十萬人。

時至今日,微觀的線上會員人數眾多,公司有專門的社群運營部門經營粉絲,有專門的服務客戶的部門,經營和服務好粉絲至關重要。

微觀花三年時間成為行業里的O2O教育黑馬,就是因為靠互聯式盈利思維。

如果還靠傳統的思維,繼續做企業教育培訓,那就不存在現在的微觀了,可能早都被市場淘汰了。

所以說,互聯式盈利思維,它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個時代的生存方式。

就像張瑞敏講的,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做企業,必須要順應時代發展。在互聯時代,必須要用互聯時代的思維來盈利,才能突破現在的困局。

總結

互聯時代已來,傳統行業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面臨著像聯想一樣的三個困境。

要想在互聯時代發展,都必須要用互聯式思維去經營公司,才不會被這個時代淘汰掉。抓住做線上產品,打造爆品,經營粉絲這三個關鍵點,破局重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Sw8wW4BMH2_cNUgnm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