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成就企業,下一個時代,你會被淘汰還是被青睞?

2019-10-27     單仁行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306

在今天的市場條件下,營銷想要博人眼球,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外貌協會」與「網紅」都自帶光環,想著去吸引他人的人,對外在都置若罔聞;

都喜歡吃快餐,都是「標題黨」,都是旁觀者,都心事重重,也行色匆匆。

人與人,如同男女初見,沒有人願意從一個邋遢的外表,去讀懂另一個人的靈魂。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傳統企業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多依賴企業家思考是否周全、知識的多寡、行動的快慢、邏輯的先後、經驗的有無、社會地位的高低。

新興創業想終於輝煌,與企業家功成名就,需要好好研究一下《論持久戰》。

當各領域科技發展齊頭並進,會在某一個交叉點上,形成新的財富收割效應。

雖然不是每一次收割都能夠成功,但是不管怎樣,創業者都如同阿里巴巴聽聞了四十大盜開啟財富之門的咒語。

比如曾經的小黃車,在二維碼成熟、智慧型手機普及、移動支付成為可能,加上一台自行車,就成了了不起的創業項目。

再比如的是滴滴打車,它的未來已來,你有沒有嗅到結局?

當我們問及企業價值的核心問題,是貢獻稅收還是積累財富?是以「為人類謀福祉」的商業倫理為目標,還是借平台載體謀取利益?

你怎麼回答?

從這個意義出發,茅台酒與任何酒都一樣,喝了都傷肝;


煙草與任何「毒氣」都一樣,抽了都傷肺;


醫藥的利潤空間越可觀,相信人民的獲得感越差,沒有理由讓人認同「醫療技術的進步是令人歡欣鼓舞的事」。

最好的人類社會,應該是醫療機構門可羅雀。

至於遊戲產業,電競世界,乃至於傳銷的變異,P2P的變種…

你懂得!

相信人們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

那些借風口成長的企業,靠造勢成功的企業都是虛假繁榮。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不能凌駕於客觀真實的商業倫理之上,都將從空中跌落,如同退潮之後的沙灘,誰裸著誰知道。

最近報道「國民老公」的北京普思股權被法院凍結,難能不讓人唏噓。

古希臘著名思想家蘇格拉底說,自己是一個「無知」的人。

為了解釋「無知」,他在地上分別畫了一個大圓圈,和一個小圓圈。

他說,圓圈內代表我們已知的部分,圓圈外是未知的世界。

圓圈越大,它的周長所接觸到的外圍未知的部分也就越多,也就是說,知識越多的人,正是「無知」越多的人。

人們常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一切都在變化。

自媒體肆虐的今天,現代人是不是變得越來越「無知」了呢?

大家的感觀,無疑都經歷了無數次似曾相識:

「新」與「變」的那些內容,多是從微博轉到了微信,「新瓶舊酒」的偷梁換柱,從一個媒體轉到了另一個平台。

原來,我們從來都不生產「創新」,每個人都是文字的「搬運工」,創意的「抄襲者」與思想的「擁躉」,更是理論的「改造者」。

常言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時代摒棄誰,從來都不曾通知過他。

曾經的2G時代成就了搜狐、網易;

3G時代成就百度、蘋果;

4G時代成就騰訊、阿里,更是造就了移動互聯,改變了人們的支付方式、出行方式、消費方式。

已經隆重登場的5G來勢洶洶,它將更加徹底地顛覆這個世界,加快無人駕駛、物聯網的應用,叨擾到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想一想,未來出行,無人駕駛解放的可不是雙手那麼簡單。

人們將再不必緊張地盯著道路,不止可以聽音樂看書打電話,更可以任思想信馬由韁。

消息顯示,5G應用將出現在明年的東京奧運會上。

早上上班,你通過網約系統把無人駕駛汽車約上,車自動開到你家門口,把你送到上班的地方。

完成這項任務,車會接受新的指令,比如開到物流公司的倉庫,去做商品配送。

然後,中午去辦公區送盒飯。

到了下午,再去送貨。

到了傍晚,通過網約系統,再把人們一個個送回家。

到了晚上,它可以開到一個熱鬧的街頭,成為一家移動商鋪。

屆時,紅綠燈會更加智能,停車位將不再緊張,交通擁堵自然變得不可能。

這可不是一個夢想,它將於明年公開上市。

這也絕不是簡單的重塑人類的出行方式,說明什麼?

在大數據與5G技術的支撐下,一切資源都擁有了被共享的可能。

據說,這是軟銀和豐田汽車正在做的一件事情。

軟銀已經是全世界擁有AI技術最多的公司,它控制了這些技術,想幹什麼呢?

相信未來的一天,再沒有人會購買汽車,也不需要購買,許多物品都是公共物品,那時的「消費」,都是「按需分配」生活方式。

這件事兒,可以觸類旁通:你的空置房屋,你的閒置物品,你的辦公空間,甚至你本人,都可能被大數據計算「算計」,被5G網絡其中。

相信這條信息,值得聽眾朋友認真思考,這一條看似微不足道的資訊,當真細思極恐。

將資源進行最佳的排列組合,讓資源利用更符合邏輯,把浪費降到最低,符合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有一天,當科技足夠強大,人工智慧、大數據,將藉助個人信用調配資源,通過個人信用與科技手段「綁架」每一個人,從而開啟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在這個格局下,企業競爭再不是你死我活,一切都是為了淘汰落後,讓資源使用發揮極致。

現在看,科技發展有據可依,科技以人為本的「人」所代表的人性,差強人意。

唯有人性回歸,未來才有希望!

有人說:人這一生,要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見了天地,體會了偉大與渺小,所以謙卑;

見了眾生,明白了眾生相,所以寬容;見了自己,感受了本我和真我,所以豁達。

對於企業經營者而言,你有沒有認真審視自己的行為?

人生本身,也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唯有做事正確,才能夠長長久久。

可悲的是,人們習慣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忽略了「虎頭蛇尾自然始亂終棄」的道理,忘記了「不能堅持就不要開始」是金玉良言。

都說網際網路下半場開始了,想必是忘記了分水嶺的不確定性;怎麼知道,網際網路時代不是已經結束了呢?

究竟結局會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明天開始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指引方向給每個人。

好了,祝福每一位聽眾朋友,都能夠天遂人願,福壽康寧;選擇對價值,從事了自己鍾愛的事情。

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再見!

17講可隨時收聽:每周末更新2講,目前已更新14講。

責任編輯丨石 川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QjWDm4BMH2_cNUgx2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