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營收占45%,連開4店,30年餐飲老炮如何玩轉「餐+飲」?

2019-07-22   職業餐飲網



文丨職業餐飲網 許珂

如今,餐+飲模式已經成為了行業潮流。

湊湊推出手搖茶,西貝打造爆款沙棘汁,海底撈試水奶茶……,越來越多的餐飲人明白了「飲」的重要性,但大多處在「摸石頭過河」的試錯階段。

在大洋彼岸,美國、墨西哥等地的不少餐廳已經摸索出了一套「玩法」,店內飲品的營業額高達50%,飲品已經成為了餐廳的「增收利器」!

在2012年,一位美國餐飲老炮遠渡重洋,把餐+飲的「玩法」帶到了中國,在北京連開4店,店店火爆,飲品營業額占比高達45%!


30年美國餐飲老炮,轉戰北京慘遭滑鐵盧


這位餐飲老炮就是馬庫斯·梅迪納(下文簡稱馬庫斯),他有著墨西哥和美國的雙重國籍,是一位入行30多年的資深餐飲人。




1、30年前將墨西哥菜帶入美國,一戰成名!

早在1989年,當年還是一個墨西哥小伙子的馬庫斯來到了紐約,從街頭推車賣墨西哥菜到創立了紐約第一家墨西哥菜餐廳。

如今當初那家餐廳已經變成了名滿紐約的Chela餐廳,而墨西哥菜也在紐約遍地生根,可以說馬庫斯把墨西哥菜帶入了紐約。



馬庫斯剛到美國時,推小車販賣墨西哥菜


2、轉戰北京市場,老炮慘遭滑鐵盧

在紐約取得成功後,馬庫斯又發現了北京這片藍海市場,在他眼中,北京和紐約十分相似,都少有墨西哥餐廳,並且城市的融合性都非常高。

於是馬庫斯又燃燒起了年輕時的夢想,想把墨西哥菜帶入北京,並複製在紐約時的成功。

2012年,馬庫斯在北京開了第一家Q Mex餐廳(下文簡稱庫邁),選址選在了人流量非常密集的三里屯商區。




三里屯附近有著非常多的大使館、商場、酒吧、寫字樓,人流量巨大,但餐廳,尤其是西餐廳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地租也十分昂貴。

可以說,馬庫斯選在這裡開第一家店,著實是一次「豪賭」行為。

但不曾想到,中國的餐飲環境和紐約完全不同,初來乍到的馬庫斯和庫邁遭遇了「寒冬」,生意一度十分冷清。


兩大本土化調整,餐廳起死回生


原以為能複製當年的成功,卻不曾想來到北京後遭遇「水土不服」。

馬庫斯對「失敗」進行了復盤,經過思考後,他認為問題出在兩方面:用人和菜品。

於是他針對這兩方面進行了調整,讓餐廳更加「接地氣」。

1、將美式熱情服務帶到中國

庫邁營業初期,主要客群為外國人,因此馬庫斯招聘了一批會英文的服務員,並將國外非常成熟的服務方式培訓給他們。

相較於中國餐廳的服務,美式的服務更為熱情、親切,店長被要求能叫出大多數客人的名字,甚至一些熟悉的客人來到店裡,店長都能記住他們的喜好。

此外,馬庫斯因為自身不會講中文,所以在經營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難,因此他找到了專業的本土團隊,分管菜品、營銷、財務、運營、活動等多個方面。



馬庫斯和中國的合伙人一同調整菜品


2、跳出廚師思維,淘汰銷量低於15%的菜品

很多廚師出身的老闆都會有一個相同的問題:廚師思維。

廚師思維就是把菜品往正宗、精緻了做,卻忽視了顧客的喜好和接受能力。

馬庫斯雖然也是廚師出身,但他在菜品的調整上卻抱著一個非常開放的態度,對菜品進行數據化管理。

庫邁末尾淘汰的「紅線」是15%,如果半年內菜品或飲品的銷量低於15%,則考慮將產品下架。



墨西哥卷和北京烤鴨相結合


此外,馬庫斯和他的中國合伙人對本地的食材進行了積極的嘗試。

如今,庫邁餐廳的大部分原材料均來自國內,少數國外獨有的調料才會通過空運採購。

通過食材本地化的調整,成功降低了餐廳內菜品的成本,並貼近了本地人的口味習慣。


迎著餐+飲潮流,飲品營業額占比升至45%


經過調整,馬庫斯餐廳的生意逐漸走上了正軌。

在度過「水土不服」後,庫邁的營業額進入了高速增長期,並且期間一直沒有遭遇低谷,餐廳的就餐人群也從外國人居多變成了中國人更多。

馬庫斯現在回顧庫邁的發展歷程時,認為有兩件事促成了餐廳的高速增長,一是堅持「餐+飲」模式,二是營造良好的氛圍感。

1、破解「餐+飲」密碼,非飯點時段上座率達60%

如今,庫邁里飲品的營業額占比高達45%,飲品不但成功拉升了餐廳的客單價,更支撐著餐廳這些年來的高速增長。

但在庫邁創業初期,餐廳的飲品營業額占比其實並不高,但因為選址是在三里屯,所以酒水格外暢銷,馬庫斯瞅准機會,不斷對店內的飲品種類進行豐富,於是飲品的營業額占比也隨之提升,如今庫邁的飲品營業額占比已經達到了45%。

但庫邁酒水的暢銷並非一蹴而就,因為中國人對飲品其實並不看重,馬庫斯從三方面入手,拉升了酒水的營業額占比。

1)通過無酒精飲品教育市場

國內的消費者目前還缺少對酒飲的消費習慣,因此店家需要對市場進行一定程度的教育,讓周邊的顧客養成到店消費飲品的生活習慣。

在培養生活習慣上,酒飲無疑是飲品中粘性最強的一款,但它卻並不適合女性、家庭等消費群體。

因此在馬庫斯在市場教育期,對產品的組合搭配進行了調整。

比如新營業的庫邁雙井店,這裡的主要消費群體為家庭群體,相較於三里屯店的消費群體明顯在酒飲的需求量上會小很多,因此庫邁雙井店在午間不提供酒水,並推出了更多適合女性和聚餐的無酒精雞尾酒及飲品。




如今,庫邁雙井店的飲品占比也在不斷攀升,由此可見,45%這一高飲品營業額占比並非僅三里屯店才能達到,通過由淺入深的市場教育,顧客到店消費飲品的習慣可以被慢慢養成。




在大眾點評上可以看到,雙井店的客單價相對較低,這是因為飲品的營業額占比還處在一個上升階段

2)啤酒插在沙冰上,用吸管喝

當下,很多國內的餐企雖然明白「餐+飲」模式的重要性,卻不懂得如何打造「飲」。

強如海底撈、西貝,他們也只是在產品的供應鏈、口味、口感上進行優化,如圈粉無數的西貝沙棘汁,雖然口味和口感十分優秀,但從外在觀感上卻很難看出品質感。

而庫邁不同,馬庫斯對飲品的要求就像對菜品一樣嚴格,低於紅線15%的飲品將被淘汰。

很多餐廳的啤酒都是用瓶上,但在庫邁,你既可以用瓶喝,也可以對著扎啤杯痛飲,還可以選擇啤酒插在沙冰上,用吸管慢慢享受沙冰和啤酒混合的口感。




3)按消費群體豐富飲品種類,延長營業時間

在進行充分的市場教育和產品打造後,市場也逐漸進入了成熟期,而顧客也慢慢養成了沒事來店裡喝上一杯的習慣。

在培養顧客的消費習慣後,馬庫斯對店內飲品的種類進行了增加,以此再次加大顧客的復購率。

現在庫邁店內約有150餘種飲品,在增加產品時,馬庫斯根據客群和消費場景進行了添加。

飲品中適合男性的有啤酒、龍舌蘭、威士忌等,女性則可以選擇蘋果酒、雞尾酒、冰沙、無酒精雞尾酒和咖啡、軟飲等無酒精飲品,還有適合佐餐選擇的紅酒、香檳以及氣泡酒。




除了豐富店內的飲品選擇,馬庫斯還將餐廳的營業時間進行了拉長。

現在庫邁的營業時間是從上午11點到凌晨2點,調整後,餐廳的使用率大幅提升,並且在非飯市時間也會有60%左右的上座率。

2、營造氛圍感,顧客復購率高達60%

除了高達45%營業額占比的飲品,馬庫斯認為庫邁成功的另一秘訣在於店內良好的氛圍感。

氛圍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誰都不會想去一家冷冰冰的飯館就餐,良好的氛圍感不但能增強顧客的就餐體驗,更能有效提升復購率。

馬庫斯分享說,他在營造店內的氛圍感時,借鑑了很多國外餐廳的做法。

1)店內放入撞球桌,晚上變身餐位

馬庫斯分享說,在美國,餐廳的營業額會因為超級碗、NBA等比賽而大幅增加,因此他效仿國外餐廳,在店內放入了眾多的電視機,滾動播放賽事,並會在合適的時間節點結合賽事營銷。

此外,餐廳內還放有一個撞球桌,不少顧客在「手癢」時就會來上一桿,店內還會定期組織「撞球大師賽」等活動。

在晚間的高峰時期,撞球桌會被收起來,替換為餐位。




2)舉辦社區型活動,召喚顧客每周都來店過周末

馬庫斯分享說,國外的很多餐廳都有「社區」性質,會定期組織活動,而在附近生活的顧客也會養成來餐廳度過周末時光的習慣。

類似這些活動的獎品其實並不豐厚,但重在養成了顧客成團來餐廳參與活動並就餐的習慣,增強了餐廳的「社區屬性」。

周一到周四庫邁都有一些主打菜品半價活動,周一墨西哥卷半價,周二比薩半價,周三芝士玉米片半價,周四所有主菜、牛排半價。

此外,周二晚上餐廳內會有拉丁樂隊的現場表演,周三會有雙語的有獎競猜活動,周五、周六會有現場DJ表演,凡參加活動的隊伍都會獲得免費嘉士伯啤酒一炸,獲勝的前兩名獲得獎品。

小結:

如今,眾多國內的餐企還在探索該如何做「餐+飲」。

馬庫斯的成功是得益於國外成熟的體系。

他的成功經歷與如今店內飲品的種類、呈現方式等,或將為餐飲人提供一種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