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去——最變態的盜墓者
盜墓有的是泄憤,有的是貪財,但中國歷史上有一盜墓者卻很變態,首先是為了好玩,他就是西漢時期廣川王劉去。據晉人葛洪編著的《西京雜記》記載,在其封國內「國內冢藏,一皆發掘」,有點名氣的古墓幾乎沒有一座能逃過劉去的鐵鍬。劉去盜掘的對象主要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晉靈公的陵墓都讓他掘開了。
劉去雖然熱衷於盜墓這種可恥的行當,並能從中體會到不少樂趣,但是在盜墓過程中,也有讓他感到恐怖甚至讓他心驚膽戰,寢食難安。《太平廣記》載,劉去在盜魏王的兒子且渠的墓時,發現墓既淺又窄也沒有棺材,只有一張石床。石床寬六尺,長一丈,除此之外還有一面石屏風。床下全都是雲母。床上有兩具屍體,一男一女,全都二十來歲。兩具屍體頭朝東裸身躺臥,沒有蓋被和穿衣服。他們皮膚的顏色像活人一樣,鬢髮、牙齒和手指也看不出同活人有什麼差異。廣川王非常恐懼,不敢觸動他們,慌忙退了出去,並按當初的模樣將墓穴掩蓋。
劉去在挖掘幽公的墓時發現,幽公的墓很高大。墓道的門打開以後,再下去一尺左右裡面全是白堊土。將白堊土剷除一丈多深以後,見到雲母,再下去一尺左右就是一百多具屍體,橫七豎八相互枕壓,都沒有朽爛。奇怪的是,這些人當中,只有一個是男子,其餘全是女子。有的坐著,有的躺臥,也有站著的。衣服的形色同活人一樣。
更為神奇的是廣川王在欒書墓里的遭遇。欒書墓棺槨和器物全都朽爛了。墓穴中有一隻白色的狐狸,看見有人來嚇跑了。隨從們追趕著去刺它,沒能抓到,只把它的左腳刺傷了。當天晚上,廣川王夢見一個男子,鬢髮眉毛都是白的,走進來對他說,"何故傷吾腳?"並"以杖叩王左腳",廣川王睡醒後,發現自己的左腳腫了起來並且生了瘡,到死都沒有好。
2、董卓——最惡的盜墓者
在中國歷史上三大盜墓高潮中的第一波,即出現在西漢末年至南北朝這一段時間。這一歷史時期,小朝小廷如玩遊戲般交替頻繁,因此世道很亂,饑民遍野,民間盜墓之風盛行,你盜我亦盜,大家一起盜。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盜曹操外,還有董卓、黃巢等人。西漢最有為作為,也是中國眾多帝王頗有作為的皇帝漢武帝劉徹的茂陵被掘開,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
自茂陵地宮封上那一刻起,不少人就盯上了,有記載的第一盜是東漢初年農民起義軍赤眉軍乾的。盜掘茂陵前,赤眉軍先把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掘開,已盜走了大量財寶。
3、劉豫——最不義的盜墓者
劉豫偽齊傀儡政權建立後,秉承金朝旨意,政治上實行殘暴壓迫,經濟上聚斂財物,軍事上助金攻打南宋,導致中原地區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橫徵暴斂,偽齊除了立什一稅法外,還有名目繁多、多如牛毛的各種雜稅,甚至老百姓被逼賣孩子都要依商稅法納稅。為了收集奇珍異寶,劉豫下令設立專事挖墳掘墓的「淘沙官」,「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兩京冢墓發掘殆盡」,掘遍了大齊國內的荒墳古冢,並對金軍盜過的北宋皇陵進行二次盜掘,直接把傳統的倫理道德踩在了腳下。偽齊統治下的人民,生活極其痛苦,而劉豫卻過著荒淫腐朽的生活。《大金國志》卷三十二《齊國劉豫傳》載,「豫宮嬪百餘人、妊娠者九。其子麟,侍婢百二十人。父子皆外示節儉,而內為淫佚」。其屬下官員也投其所好,為升官或保官盡相以女獻之,導致獻妻子獻胞妹或獻女兒成風,可謂綱常盡失、禮樂崩壞。
目前考古界判斷,中國現存的所有帝王陵都已被盜墓者光顧過。唐「十八陵」讓溫韜盜掘了,北宋「鞏義八陵」則讓叫劉豫的人盜掘破壞乾淨。
北宋皇陵在今河南省鞏義市,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追尊「宣祖」)的遷葬陵,號稱「七帝八陵」。
相比漢、唐帝王陵冢巨葬豐,北宋帝王陵普遍簡單;漢、唐帝王生前就開始卜穴營建了,而且宋朝皇帝生前不預築壽宮。
4、陳奉——最荒唐的盜墓者
陳奉,明湖廣承天(今湖北鍾祥)人。本為御馬監奉御太監,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奉朱翊鈞旨意,去湖廣一帶徵收礦稅,官方身份是「稅監」。
陳奉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壓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笞等。陳奉及其手下剖孕婦,溺嬰兒,無惡不作。誰家有錢敲詐哪家,弄得眾多殷實人家傾家蕩產。
陳奉最讓人痛恨的行為是挖墳掘墓,《明史》對他的評價是八個字,「剽劫行旅,恣行威虐」。陳奉的盜墓歪念是受到了武昌境內發生的鄉民盜掘李林甫之妻楊氏墓「得黃金巨萬」的一事啟發,而「悉發境內諸墓」,走上盜墓之絕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