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次疫情來襲,人們紛紛響應國家的疫情防控要求,安心宅家,以自身行動來減少疫情的擴散蔓延。目前疫情還沒有結束,小學生們更是要宅到最後。
自從開展線上教學以來,寬限了孩子們,愁了家長,憂了老師。那麼,怎樣讓孩子們在這段宅家的日子裡學有所獲、宅出意義呢?其實,對於小學生來說,從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學好習、娛好樂、健好身,我覺得就算是達標了。
壹關於學習
01按時認真上課
在家學習首先要「自律」,從嚴格遵照作息時間開始,並且要每天堅持下去。遵守一天容易,每天遵守卻很難。所以,對於我所帶的二年級小學生來說,要求在線上授課的時間段里有家長陪同,監管並輔助孩子學習。確實,在剛開始的一周里,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總是有少數人做不到。學生早上不能起床按時上課,上課時做別的事情或在群里隨便發言,家長忙於別的事情,對孩子監管不到位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頻頻發生,還好在老師的每日提醒、督促、堅持下,家長和孩子們也堅持下來了。萬事開頭難啊!貴在有恆心!
02自覺高效寫作業
一天的學習內容要複習鞏固、及時檢測,學生才能牢固掌握,將知識化為己有。老師和家長要做到完美配合,才能服務於孩子的學習。家長負責好孩子每日生字的聽寫,每日課文的朗讀及相關內容的背誦,以及孩子在做習題過程中的輔助,如讀題、計時等。家長的配合保證了孩子作業高效、保質量的完成。每日作業的檢查、反饋及答疑,我們都在班級微信群中進行,學生的背誦、聽寫以及完成的「每日一測」習題,我都會認真檢查,一一做出評價,並指導學生糾錯。對於家長和學生提出的關於當日學習中的問題、疑惑,爭取及時回復解決,今日事今日畢,避免有遺留問題。
為了激發孩子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力求做到規範、工整、認真,我以獲得微信中「小紅花」的數量和能否獲得「小紅花」為優劣評價標準,以微信中的「大拇指」作為朗讀和背誦的評價標準。一經實施,效果顯著!
網上學習,實屬不易,需要一個「給力」的老師,需要一個「得力」的家長,更需要一個「有力」的自己。也就是我經常告訴學生的道理:學習是給自己學,是為了自己,也要靠自己。
03輕鬆閱讀長見識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的書中給孩子們推薦了四本課外讀物,可以滿足孩子們保底閱讀。宅家期間有充足的時間,所以不只局限於推薦的書目,其他類似的讀物也是不錯的選擇,所以提倡海量閱讀。同時,對於沒有條件購買許多紙質讀物的孩子,我推薦「聽」,在軟體「喜馬拉雅」中聽讀相關書籍,一方面解決了特殊時期部分學生的困難,另一方面對保護學生視力也有所幫助。
二、關於娛樂
01親子遊戲促感情
這段時間孩子與父母家人呆的時間最多,那麼怎樣有意義地度過每一天,不荒廢,不虛度,而且做到「相看兩不厭」呢?多互動,多遊戲,可以促進親子感情,緩解緊張關係。適合家庭氛圍的遊戲有很多,如下象棋、猜謎語、兩人三足、背對背運球等娛樂活動,讓學習之餘居家的時間變得豐富多彩。
02培養興趣多才藝
與平時緊張的學校生活相比,難得有時間孩子可以自由安排,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如畫畫、唱歌、跳舞、做手工、練書法、朗誦、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等等。既培養了興趣愛好,發展了個性特長,又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個人素養,況且藝多不壓身嘛!
03增加技能長本領
除了學習,培養自理能力,掌握各種生活技能,也是新時代學生所必需的。二年級的孩子可以學習洗襪子、繫鞋帶、鋪床、疊被、整理衣物、掃地、拖地、做簡單的飯、養護綠植等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增長了才幹,又為父母減輕了負擔。
三、關於健身
01適宜健身,增強體質
居家的日子可以做一些適宜的運動來強身健體,抵禦疾病。家中有院子的學生可以跳繩、打羽毛球;沒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在客廳做仰臥起坐、體操、伏地挺身等。
02關注新聞,做好防護
看新聞,了解一些防疫防護知識。如戴口罩、不外出、勤洗手等。學習「個人防護」兒歌,搜集防疫視頻,掌握防疫知識,並向長輩科普。這也算是留守家中為防疫做出的小貢獻吧!
疫情當前,小學生們要做到「宅家有方」,堅信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這段日子裡,所有的老師、學生及家長們都在努力著,從一開始網上上課的不適應,到不斷反思、調整、改進,到慢慢摸索著得出經驗,到有章可循初出效果……作為一個二年級學生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面對四十多個十歲不到的孩子們,每日「遙控」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雖然常常有力不能及之處,但稍有成效就倍感欣喜並樂此不疲,大概這就是「為人師」的幸福感吧!
明媚的春天已經到來,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我們堅信,相聚的日子就在明天,讓我們期待與孩子們重聚在久違的校園!
編輯:郭麗
初審:賈偉宏
終審:賀維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LUHNnEBiuFnsJQVJc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