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到7.8,《陳情令》這「爛劇到真香」的逆轉實在漂亮

2019-08-15     山鬼光影

這個夏天,由肖戰、王一博主演的《陳情令》必須有姓名。

從開播時被負評包圍,豆瓣開分僅僅4.8,到後來形勢逆轉,評分在越來越多的褒揚聲中不斷上漲。

目前,《陳情令》大結局已出,豆瓣評分更是已經漲到7.8分。

從4.8到7.8,《陳情令》創造了一個低開高走小奇蹟的同時,也以身作則,給後來的改編劇做了正確示範。

一部文學作品能夠擁有眾多讀者,成為人氣作品,不僅是因為它所構架的世界。故事及其想要表述的主題固然重要,但形象鮮明、血肉豐滿的人物,才是最吸引讀者的元素。

《陳情令》的原作中,高冷出塵卻專一深情的藍忘機、洒脫不羈卻心如暖陽的魏無羨、溫柔似水柔中帶剛的江厭離、機關算盡眾叛親離終得報應的金光瑤、扮豬吃老虎看似懵懂無知實則操縱全盤的聶懷桑、偏激乖戾滿心邪念的薛洋……

這些人物,或正或邪,或貫穿全局或只是戲份寥寥的配角,都因為作者的塑造捏像而有了生命。

他們活在書中世界,卻感動浸染了看故事的人。

當這個用文字構築的故事,被搬上螢幕由真人影像來講述,想要被接受獲得任何,就需要主創方把住劇情、人物兩大要素。

《陳情令》中的故事線,基本上完全按照原作的設定推進。從開篇的亂葬崗之戰轉至莫家莊,之後兩人重逢,並由此進入「前塵」,有了求學、鬥氣、教化、合力對敵、蓮花塢被滅、不夜天之戰、魏無羨修詭道、窮奇道之變、金麟台大戰……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編劇讓溫情提前出場,並為她加戲的做法,為劇集和演員都引來非議無數,但之後的修正,又將劇情引入了「正途」而得到觀眾諒解。

與原作相比,《陳情令》並非沒有改動。比如「教化」一部分中,劇版增加了溫晁鞭打魏無羨、將其關入獸穴的情節。但這一段增加的劇情,除了有突出「溫情」的嫌疑外,對魏無羨的人設並無影響,反而具象化了原作中一帶而過的「刁難」。

《陳情令》中絕大部分戲份的增減,基本都沒有突破這個底線。所以,就算之後的「義城篇」節奏太快、顯得潦草,「忘羨」重逢後的相處也刪減了不少,但精義未失,改動幅度完全在追劇觀眾的接受範圍內。

把住了劇情,讓其最大化忠於原著的同時,《陳情令》對人物的展現也可圈可點。

與肖戰獲得的高認可度相比,王一博則承受了較多的壓力——被指責兩眼無神、表演僵硬、武戲不出彩。

但其實他在詮釋藍忘機時,還是借用了許多細節動作去貼合人物。挺直端正的腰背、一板一眼的言辭、高冷之中偶爾泄露的柔軟。雖然整體來說,演技依舊稚嫩、青澀,但以他的表演經驗能做到如此,已經可見其用心。

與原作對應,《陳情令》中的人物基本上都貼對了「標籤」,魏無羨的洒脫不羈、藍忘機的高冷含蓄、江澄的倔強高傲、溫寧的溫軟忠誠、金子軒的傲嬌善良、金光瑤的腹黑巧辯、薛洋的邪魅乖戾、曉星塵的清傲正氣、江厭離的溫柔和溫情的倔傲……

可以說,每個人物都是「活」的,包括戲份並不多的虞紫鳶、溫逐流、溫晁、王靈嬌等等。

以上,便是讓《陳情令》完成「爛劇」到「真香」大逆轉的重要原因。

反觀之前遭遇全網吐槽的《封神演義》和新版《新白娘子傳奇》,以及因為結局魔改致使評分只能停在5.7的新版《倚天屠龍記》,便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失敗範例。

這幾部作品,劇情大幅度脫離原作、前作,反而將「寶」押在演員身上,想要靠粉絲帶動作品。這種捨本逐末的做法,出發點便是錯誤的。

所以,即便《封神演義》有了鄧倫的狐妖撐場,《新白娘子傳奇》有了男女主的人氣,《倚天屠龍記》有陳鈺琪的趙敏做亮點,整體質量依舊備受質疑。

一部作品成為經典,絕對不會是單方面原因。文學作品要的是故事和人物,影視作品則更為複雜,包括了劇情、表演、攝影、配樂、服道化等多方面,想要成為經典佳作,也就更加困難。

這也是為什麼 「沒有一部改編作品贏過原著」說法被認可的原因。

無法做到面面俱到,那就以《陳情令》為例抓重放輕,最大限度去還原故事和人物。畢竟,原著作為高人氣作品,架構、設定、人物肯定是成熟到不需要大刀闊斧去修改的。

如果能在還原劇情的前提下,讓書中的人物在螢幕上「站」起來,同時彌補原著中的不足和遺憾,何必發愁得不到觀眾認可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GOZlmwBvvf6VcSZuM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