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00ml!130公里!100多人!山東的這件事,背後讓人淚目

2019-10-10     濰坊寒亭檢察院

2019年的國慶假期,對於山東聊城東昌府區仙莊村的村民們來說,是忙碌的,更是熱血的。為了同村的重病村民姜風英,全村參與,120餘人到濟南獻血。加上濟南、聊城兩地的交警和全國各地誌願者的助力,一共為姜風英獻血38300ml。

一條無奈的求助信息

10月6日,濟南市傳染病醫院,重肝科病房的走廊里散發著濃濃的消毒水味道,35歲的任保山靠在牆上,眼睛腫脹。看到記者,他弱弱地打了個招呼,別過頭去,看了看躺在床上的母親姜風英。

此時的姜風英,臉色蠟黃,緊閉雙目,經過兩次人工肝治療,病情已經趨於穩定。就是這位躺在病床上的66歲老人,牽動著全村近1500餘位村民的心。「希望俺媽快點好起來。」姜鳳英的小女兒任保梅衝著記者說,眼睛已經泛紅。

時間倒回到10月2日。

當天18:27,姜風英的大兒子任保福在村裡的微信群里發了一條求助信息——「仙莊的父老鄉親請幫幫忙吧!我媽在濟南醫院治療急需用血,不管什麼血型都可以,血站要求18至50周歲,身體健康,三天內不能喝酒,不能吃藥,都可去獻血。跪求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幫幫我媽媽吧,謝謝父老鄉親!」

「大叔,我有個無償獻血證,應該可以用。」這是群里第一個回復任保福的村民。

9月23日,姜風英因為肝臟被感染緊急送到山東省立第三醫院救治,9月30日,又因為肝細胞衰竭和肝細胞壞死被送往濟南市傳染病醫院,就是這一次轉院,醫生給出建議需要人工肝治療。這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血液,將超過20000ml,但是血庫告急,需要組織獻血。

跟著母親一起到濟南的小兒子任保山、小女兒任保梅不知道如何是好,任保山皺著眉頭說:「在濟南人生地不熟,當時只能給家裡打電話。」

就在任保福在群里發出求助信息半個小時後,仙莊村村支部書記孫樂文就在群里@所有人,「一人有難,萬家支援!困難之處顯身手,希望大家積極參與,伸出援手!自己或動員他人,也可轉發信息,說明捐贈對象。顯身手,延續生命,弘揚美德。」

6日,在聊城市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仙莊村,孫樂文展示他發出的求助信息。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儘量別去。」任海申是村裡的衛生員,他在群里發了一條溫馨提醒。在群里發起愛心接力報名的也是他,至於為什麼第一個報名?他回答:「消除村民的顧慮,我先起個帶頭作用,畢竟很多人沒獻過血。」

一次緊急召開的村委會

「天剛蒙蒙亮,去的不去的老少爺們站滿了村頭,烏壓壓一片。」仙莊村村支部書記孫樂文說,那是10月3日6:00,村裡通知趕往濟南獻血的時間。

仙莊村,全村620戶,總人口1496人,8個姓氏。「我們村正在進行棚戶區改造,一期工程完工,大概有500多人入住。」孫樂文說,其餘的人租住在別的村、別的街道,甚至是別的縣區。可是不到6:00,很多人已經早早趕回村裡,「你們不知道那個場面,說實話,我自己都為老少爺們們自豪。」

孫樂文笑著說,以前在一起住著,村裡一有什麼事,大喇叭一吆喝,站在田裡都能聽到,「現在有事靠微信群,群里有498人,基本上能保證一家有一個人在群里,老年人不用手機的,有事就打電話。」

其實,在村裡集體組織村民之前,10月1日、2日已經有村民陸陸續續來濟南獻血。任保山說:「先是發動了一些近門兒的親戚鄰居,但是大伙兒不知道獻血還有很多要求,很多人來了沒獻成。」

10月2日20:40,孫樂文召集兩委班子成員開了個緊急的村委會。10月6日14:21,在仙莊村臨時搭建的村委辦公室里,記者見到了2日的村「兩委」幹部值班記錄表,上面簡單地記錄著當時的議題:「組織本村村民為患者姜風英去濟南獻血」。

辦公室外的雨下得急切,就像孫樂文講述那個特殊「會議」時的語速。孫樂文跟記者說,會議包括三個內容首先是確定集體去獻血的時間;第二是明確分工,「我聯繫村裡的衛生員先對報名的人進行初步的篩選,一個村裡住著,誰身體什麼樣都能知道八九不離十。」再就是兩委成員誰留在村裡,誰跟著去濟南;第三是怎麼去濟南,協調交管部門,先看看村裡能不能解決車輛,「怎麼能把獻血的任務完成,還保證不出現意外。」

58本未領取的獻血證書

任保梅從自己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沓《無償獻血證書》給記者看,用衛生紙裹了兩圈,一共58本。「當時由於獻血的人太多,大家又著急回去,這些證書是後來列印的。」

7日,在濟南市傳染病醫院,村民的獻血證存放在姜風英的病房內,姜風英的女兒拿出這厚厚一沓的獻血證。

孫樂文在群里發出倡議後,接力報名的人數約來越多,經過篩選有50多人符合獻血條件。孫樂文介紹,其實真正去濟南獻血的人數達到80多人,最終獻血成功的有60餘人。

「攆也不能下去,我一晚上沒睡著,5點就醒了,繃著精神呢。」55歲的仙立功,按照年齡條件來看並不合格,可是他偷偷溜上了大巴車。孫樂文勸他,不合格就別去了。但這個年齡偏大、皮膚黝黑的退役軍人,硬是獻了400ml血。

孫樂文說:「如果這次誰家沒人去獻血,在村民看來是很窩囊的一件事。男的不行,就婦女上。」

30歲出頭的朱俊華就是一名女村民,這個從婆家回娘家一共15公里路都需要吃暈車藥的農家婦女,硬是撐過了從村裡到濟南的130公里路。「為了不影響獻血,堅決不吃藥,一路上按照網上查到的信息按著穴位到的獻血點。」到了濟南市血液供保中心,朱俊華沖在了前面,當她獻過血走過馬路,準備上大巴車歇一歇的時候,卻暈倒在路邊。

「你知道車是怎麼來的嗎?我推掉了一個旅行團。」說這句話的是仙風尚,就是經營著一家旅遊公司的他提供了村民集體乘坐的大巴車。他跟記者說,什麼事兒,也沒有救命的事兒大,「更不用說掙錢。」

「18歲的仙可心是獻血隊伍中最小的一個」「朱來軍從濟南獻完血沒回聊城,就去了外地上班」「鄰村十八里舖村也去了不少人」「從外地坐飛機趕來的志願者」……這些都是此次採訪中村民講述的「獻血故事」。不止於此,還有人「一聽自己血液稠,買了三瓶水蹲在路邊灌完再去測」,還有人「第一次測的不合格,偷偷撕了表格再填了重新排隊」……

為什麼能一呼百應?孫樂文告訴記者,村兩委班子20年沒換過人,苦心經營,用言傳身教感化村裡人,村民有事村官辦事再正常不過了,「先把村民的事兒放在前面吧」。其實在組織獻血的過程中,他的老父親剛動過手術,正躺在醫院裡。任海申說:「村風好,是俺們村的品牌,在這十里八村都能數得著。」

兩個摁著胳膊就走了的交警

「2號,就有一批村民先去試了試路,但是僅僅從濟南西下了高速到血液供保中心就走了一個多小時。」孫樂文說,從村裡到城裡,不會開車了,加上國慶假期車又多,走錯路再開回來,浪費了不少時間。

7日,在槐蔭區交警大隊,孫樂文為槐蔭交警大隊的民警獻上錦旗。

「我村村民姜風英急需大量血液暫時維繫生命,以便於整個醫治方案的實施!總血量將超過20000ml……明天可能至少也要六七輛車、近四十口村民前去獻血,請幫忙協調一下明天早上去濟南道路上的事兒。」這是他向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發出的求助信息。

10月3日,在聊城交警和濟南交警的愛心接力下,仙莊村、十八里舖村9輛車組成的車隊只用一個小時四十分鐘,就從仙莊村趕到濟南市血液供保中心。

當80多名村民挽起袖子獻血時,濟南、聊城兩地參與護送車隊的民警加入到獻血隊伍中來。濟南交警支隊槐蔭大隊輔警陳磊說:「身處在那個環境里,真的是被感動到了。」由於還有執勤任務,他和隊長趙中耀每人獻了200ml。用孫樂文的話說就是,倆人摁著胳膊就走了,連姓名都沒留下。

陳磊獻完血後沒發朋友圈,沒告訴家人。直到晚上電視里放新聞,妻子詢問是不是他們執行的任務,陳磊才向家人講述了整個事情經過。

7日,在濟南市傳染病醫院,姜風英的女兒一直陪伴在她身邊。

10月7日,還是6:00,孫樂文帶著兩委班子部分成員再次趕往濟南,不過這次是來給濟南交警支隊槐蔭大隊送錦旗。就在前一天下午,他們還將同樣印有「大愛無疆守初心 排憂濟南擔使命」的另外三面錦旗送給了聊城交警。

來源:濟南時報·新時報記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2BRtG0BMH2_cNUgPc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