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子裡的那些傳統「習俗」,相信各位媽媽都聽了N遍,有些基本能倒背如流了。
但是後台仍然有不少新媽媽諮詢關於「月子裡多久可以碰冷水」這個話題,今天樂媽就特地拿出來給大家分析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答案是——最好別!
為什麼要強調「最好」呢?因為不是絕對不能碰冷水的。
產後,新媽媽由於分娩時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損體力,氣血、筋骨都很虛弱,這時候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息。
這期間要避免著涼、感冒,或者使關節受到風、寒、濕的入侵,因此,為了身體能更好地恢復,最好少受涼,做好保暖措施,不建議碰冷水。
當然,在夏季天氣很炎熱,冷水的「殺傷力」沒有冬季那麼強烈,偶爾碰一點冷水也並無大礙,但也建議不要經常性地碰冷水。
一般傳統的坐月子是45天,也就是一個半月的時間。坐月子期間內,最好不要碰冷水,坐完月子就可以開始碰冷水了。
順產的媽媽
產後不宜過早碰冷水,建議在產後45天之後再碰冷水,如果無法做到產後45天才碰冷水的話,也至少要在產後1個月才能輕微碰冷水。但也不要過長時間或者過於頻繁的碰太涼的冷水。
剖腹產的媽媽
接觸冷水的時間還應適當往後延長點,出月子等半個月後,身體完全恢復了再接觸冷水較好。
那麼,為什麼產後要禁碰冷水呢?過早碰冷水對於新媽媽的身體的恢復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特別是身體素質較差,產後比較虛弱的人來說更是應該多多注意。
影響產後恢復
產後碰冷水會影響到新媽媽產後的身體恢復,我們知道女性子宮本身就很怕冷,特別是宮寒的女性,再加上產後新媽媽身體格外虛弱,所以過早碰涼水會影響新媽媽的身體恢復。
易患風濕病
產後過早碰冷水會增加風濕病的幾率。有些新媽媽,產後1個月出現遇涼或吹風時關節及肢體疼痛,同時有涼風向骨關節里鑽的感覺,間斷出現肢體麻木感、膝關節周圍燒灼感、胸骨周圍疼痛,間斷頭痛、頭暈,常有失眠、心悸、胸悶、陣發出汗,這些都是風濕病的徵兆。
月子期間,洗手、洗臉、洗衣物時,儘量使用溫水進行,一些家務可以由家人代勞。特別是冬天,如果是必須接觸到冷水的時候,也應當注意保護好自己,可以帶上橡膠手套,減少直接接觸冷水,並且要注意縮短接觸時間。
洗澡的時候,浴室溫度宜在20-22℃,水溫以37℃左右或稍熱為宜,浴室不要太封閉,洗浴時間不要過長,以5-10分鐘為宜
沐浴後要及時用暖風機吹乾頭髮,儘快將身體上的水擦乾,及時穿上禦寒的衣服後再走出浴室,避免身體著涼或被風吹著
晚上洗完澡之後,不要馬上睡覺,應喝一杯熱水,等身體乾爽後再睡
產後科學的保養對於新媽媽身體的恢復有重要意義,所以,各位爸爸要記住,老婆跟你說坐月子的時候不想碰冷水,就不要以為媽媽是在矯情了!多擔待一點,代勞一下,讓新媽媽的月子坐得開心起來!
當然,新媽媽面對傳統的月子習俗,也要有科學的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坐月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