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只定投了2個月,收益有30%多,這種情況該不該止盈?

2020-06-30     羅小胖愛理財

原標題:基金只定投了2個月,收益有30%多,這種情況該不該止盈?

對於很多理財的人來說,原以為今年會是一個大牛市,但沒有想到因為疫情事件這種黑天鵝的影響,導致開年以來的幾個月突然由牛轉熊,這的確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這也是黑天鵝事件所帶來的壞處。

當然了,最近這兩個月以來市場有所好轉,所以不少人帳戶都是由虧損變成了盈利,甚至有的人收益率還不錯。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基金只定投了2個月,但收益已經有30%多了,這種情況要不要止盈?

那麼,基金只定投了2個月,便能夠有30%的收益率,要不要止盈呢?定投2個月,比別人定投2年的收益率都高,又究竟是為什麼呢?基金定投最重要的操作,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一、基金只定投了2個月,收益30%,要不要止盈?

相信大家都知道,購買基金與股票還是有所差別的,而在基金操作方面來看的話,最重要的一個觀點,便是止盈不止損。換句話說,基金越是虧損,我們越應該抄底,這樣一來,未來盈利的幾率便會大大增加。

那麼,像這位朋友所說的,基金只定投了2個月但收益已經有了30%,要不要止盈呢?個人看來,目前可以先止盈。如果擔心止盈後基金繼續上漲而錯失了機會,那也可以分批賣出,說白了就是先求一個落袋為安的心態。

小胖的確是見過有些朋友基金收益率超過80%的,但那樣的人運氣太好,普通人能夠有20%左右的收益已經算是幸運了。所以,超過這個收益率的話,要麼減倉,要麼全部清倉。然後,再等未來的投資機會入市,這,才算是理性投資,而不是想著讓30%漲到100%,那是在賭,而理財但凡有了賭的心態,最終都會由賺變虧。

二、定投2個月,比別人2年收益率都高,為什麼?

坦白講,小胖倒是蠻羨慕這位朋友能夠擁有30%多的收益率,畢竟,自己的指數基金定投了差不多2年時間,其收益率也不過才10%左右。雖然收益有些少,但自己算是相當滿足了,因為這遠超過了定期理財產品收益率。

或許,很多人都會有個疑問,這位朋友才定投2個月基金而已,為什麼能夠比定投2年的人收益率更高呢?其實,這裡有很多原因,首先一點便是買入的時機,很明顯,這位朋友是最近這兩個月市場復甦時所購買的,而市場也是明顯在上漲,如此,他自然是能夠賺到更高的收益率。

其次,便是小胖過去2年間採取的方式是定投指數基金,哪怕每次的確是有所上漲,但因為不斷在買入,所以收益率也會跟著降低。當然了,降低並非什麼壞事,畢竟自己的本金也起來了,這樣的話,雖然別人的收益率高,但比起真正所賺到的錢,或許並沒有那麼高。因為,這和投資的本金有關係,2個月定投的時間,本金並不會太多,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三、定投基金,最重要的操作,又是什麼?

在小胖看來,基金定投並不難,說白了只要懂得如何操作軟體,且有穩定的收入,便能夠做基金定投。而且,只要能夠守得住時間,未來基本上大機率是上漲的,說白了就是能夠賺到錢的。

但是,定投基金有一點不得不提,那便是止盈點的設置。也就是說,未來市場上漲是肯定可以確定的事情,畢竟指數基金背後的公司,肯定是每年都會有收益,而這些收益也會不斷進行投資,如此便會帶動股票上漲,而股票又會帶動基金。

止盈點的設置,既可以防止我們追高,又可以避免我們賣得太早而賺不到錢。個人覺得,止盈點目標的設置,可以參考銀行定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這個基礎之上乘以5,便算是相對合理了。只有每次都設置止盈點,我們才真的能夠在該賣出時賣出,而不會摻雜一些個人情緒在裡面,從而錯失了賣出的時機。

如果這位朋友定投基金時,是每個月都投入一筆固定的錢,而且本金不是太多的話,那很明顯2個月時間即便是有了30%的收益率,但真正賺到的錢卻並不是太多。這,也是為何小胖一直建議買基金時可以先拿出一筆錢建底倉,如此一來,上漲時便能夠享受到收益,哪怕下跌,我們還是有錢來進行抄底和降低買入的成本,這樣才算是合理。

當然了,雖然這位朋友有可能賺的錢不多,但至少已經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據數據顯示,剛開始理財的人,賺錢之後未來繼續堅持下去的幾率肯定是會比虧錢的人堅持得更久,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基金只定投了2個月,但收益已經有了30%多,這種情況下要不要止盈呢?您今年以來,所購買的基金收益率又是多少呢?您覺得,又該如何提升自身的收益率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xBhLnMBnkjnB-0zDx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