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維維改編經典被黑,怕是參加《夢想的聲音》,留下的後遺症

2019-09-19     枯井音樂

本文觀點:譚維維改編獲差評,忘記考慮版權,參加《夢想的聲音》習慣了吧,歡迎來到枯井音樂。

中秋晚會上,譚維維改編了名著經典曲目《敢問路在何方》,罵聲一片。改編本來就是,要麼好到爆,要麼爛到家。原唱情結,每個人都有,且根深蒂固。尤其是經典曲目,改不好,那肯定是萬人唾棄。

這首歌完全選錯了舞台,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這首歌在《夢想的聲音》中演唱,會是另一番光景。非但不會diss,爆火都有可能。譚維維曾經擔任《夢想的聲音》導師,並帶來很多精彩演唱,所以我說,她可能留下了「後遺症」。

此節目形式,是學員討教導師,介於公平起見,導師不能自主選歌,限定、隨機曲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改編。節目中,不乏很多經典被改,比如《小河淌水》、《女兒情》等,除本身改的不錯外,起碼觀眾是嚮往改編的,樂於接受這種形式。

導師被強制改編,本身難度極大,就算改的不好,觀眾可以理解,而且特別樂意看到導師,對歌曲有自己的理解,哪怕改得面目全非,在《夢想的聲音》的舞台上,也有接受度,可見什麼樣的舞台,選什麼歌,很重要。

奈何這是央視中秋晚會,不是《夢想的聲音》。

這首改編,根本不適合晚會,總體上看,中秋晚會所有節目,都中規中矩,情深義重,經典永流傳的感覺。譚維維這種風格,不符合整個調性,像是一場亂入,與整場秀顯得格格不入。

本身選歌,並無問題,這是無數國人心中,堪稱經典的歌,蔣大為的演唱,嘆人生百態,酸甜苦辣,樣樣俱全。譚維維顛覆了這首歌,是很有自己的味道。但低估了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晚會,應該端莊、大氣、上檔次,不適合玩音樂的風格,這樣極不理智。譚維維唱功很好。但這裡,唱商不在線,的確很有勇氣,而且這首歌,譚維維也只能這樣唱,貼近蔣大為的唱法,根本不適合她,無法彰顯她的特色。

譚維維本身不擅長改編,這首歌確實改的不好。

譚維維以唱將身份立足,本身編曲能力不強。我覺得改編,起碼原曲是什麼樣子,應該深入了解,一般有所保留,再加點創新,是觀眾最容易接受的,起碼能看出你下過功夫,做過功課。

好比領導讓你修改一份文案,你看了看開頭,掃了掃結尾,然後重新寫了一份,那領導肯定不樂意呀,一來貪圖省事,二來不重視領導,不珍惜文案原作者的勞動成果,顯得特別不專業,而且我行我素,態度不端正。

像這樣的經典歌曲,應該是以致敬的態度去唱,只為自己唱著爽,彰顯自己特色,這種做法不可取,這畢竟是不是夢想的聲音,在晚會上,看起來就是瞎改。也是能力上的欠缺,為了改而改吧,有些事,做得刻意,就會很作。

改編絕非易事

改編是個技術活,是對歌曲的二次創作,難度不亞於寫新歌。而且原作在這,你改得好不好,立竿見影。選擇改編,要準備好千夫所指,況且並不是所有歌都能改,比如對個人、家庭、甚至更高層面,有特殊意義的歌,再改之前,請多問幾遍,這首到底能不能改,千萬不要選「禁」歌硬改,否則要付出相應代價。

改不好就不改嘛,多簡單

李榮浩相當聰明,《中國好聲音》首次不改編曲、不改旋律的舞台呈現,效果蠻不錯。大家吐槽其實是李榮浩懶得改,但不管如何,這是正確的做法,既不會砸自己招牌,又不破壞原曲意境,尊重了版權與創作者的勞動成果。

有網友的話,我很有感覺,就是你有能力改編,何不幹脆自己寫一首,自己的歌,想怎麼玩,怎麼玩,畢竟改編、翻唱都不硬氣。

當今樂壇,版權意識,相對薄弱。

是只要不侵犯利益,就能接受的狀態,一首歌沒火時,你愛唱唱唄,給我免費打廣告、做宣傳,何樂不為。而翻唱火了,賺錢了,可自己沒賺呀,就開始維權了……你是真在乎版權,還是在乎那點錢,可想而知。

以這種心態做音樂,就不應該紅。有本事一開始就維權!估計沒人這麼傻,打官司的錢,比你賺得錢都多。大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翻唱者放肆,原創者玩「馬後炮」,金錢利益驅使,怎麼能做出好音樂?

本文總結:

譚維維這次犯錯的原因是,沒有考慮版權和晚會節目調性,儘管唱功抗打,就自己唱嗨了,感動天,感動地,就是感動不了觀眾,就像英雄聯盟,秀了一波花里胡哨,卻打出了零點傷害,看的場下的「青銅選手」都睡著了,這不是《夢想的聲音》,是央視晚會,改編經典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tY2S20BJleJMoPMNB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