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我走了10年彎路,寫了這些建議給你

2019-09-17     狼行華爾街

如果說任何人都可以在市場中盈利,那我就是在搞講座,這不現實。很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甚至不是大部分人可以做到。

我試著依據我自己的經驗和觀察,說說哪些行為特徵不適合做交易,所以,如果希望成為一名成功的交易員,就儘量改掉這些對交易而言的缺點吧。我的觀點是,任何性格缺陷在意識到會對你的目的產生產生危害之後,都有可能改正。所以,我相信,只要一個人願意重新塑造自己,就有機會在市場中進步。但是如果不想,那麼最好的做法就是退出。

1、做交易和做很多事情一樣,要成功需要有認真的態度,專業的精神,極端的努力。如果缺乏這些,做好交易恐怕很難。

2、做交易需要一個人能夠在各種情況下控制好感性,大部分時間裡必須依靠理性思考,除非這個人學會了一旦喪失理性,能夠立即發現,並且第一時間讓自己恢復。所以,非常感性的人恐怕難以勝任,容易情緒化的人,意氣用事的人,就排除在外了。

3、極端厭惡風險,但實際上這些人一開始也不太可能進入市場。無論如何,智力知識一定的情況下,收益風險大致成比例。害怕面對不確定性的人,難以在市場中堅持太久。

4、愛慕虛榮,這一點對交易而言是很致命的。它會嚴重影響理性的作用,會讓理性不再居於交易執行的主導地位。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將自尊和名氣和自己的理性割離,那麼市場會迫使你這麼做。

5、害怕失敗,交易是一個長期的學習生存過程,本質上就是我們在市場中的學習互動過程,失敗是家常便飯。成功的交易員不會讓失敗擊潰——財務以及精神。不僅不能害怕失敗,也不能害怕犯錯誤。一個自恃過高,覺得自己已經可以遠離失敗的人,很難在市場中生存超過1年。

6、固執,有些人固執己見的原因是將自己和虧損頭寸綁定太久,也有些人天生比較固執,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我們說「錯誤」的時候,是指和現實相牴觸。當然準確定義很困難,因為這和現實的複雜性有關,也和時間尺度有關。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所以很難統一說什麼是和現實相牴觸。不過,這也是優秀交易員快速擺脫虧損形成持續盈利能力的關鍵特質。

7、喜歡尋找藉口,在交易中這是不能容忍的,很多人就是這樣做事情,每每都有藉口,都有外界因素的干擾,但是市場不關心這些。作為一個交易員,必須將所有的外界因素考慮在內,並且想盡任何辦法,排除這些干擾。

8、缺乏體育精神,缺乏體育精神的特徵之一,是不能向與自己對抗的事物學習以及承認自己的不足。體育的本質是為了競爭交流學習提高,為了達到更高更快更強,你需要一個對手和公平的競爭環境,良好的心態。仇恨市場,尋找藉口不解決任何問題。市場每天都機打交易者,讓交易者遭受失敗,如果缺乏體育精神,那麼學習就很難進行。然而,學習就是交易,適應就是交易,犯錯誤並且承認錯誤,也是交易。

9、不能獨立思考,我相信天生缺乏好奇心是一個交易的缺點,缺乏好奇心往往導致不能獨立思考。我從小時候就被一些老師試做是麻煩,原因是別人很容易理解的道理我非要刨根問底。所以我很有好奇心,我想知道為什麼,所以基本上這樣可以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的缺乏會導致盲目追隨主流,在市場中,這是很容易失敗的。在市場中追隨主流並不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在金錢的誘惑下,沒有幾個人能夠拒絕盲從。美國網際網路泡沫時,沃倫巴菲特仍然堅持自己選擇績優股的習慣,不肯為新經濟做調整。導致了自己踏空納斯達克瘋狂的牛市。媒體以股神踏空為題取笑巴菲特固執,但是巴菲特只是輕描淡寫的說,「我不懂新經濟」。納斯達克瘋牛結束,很多投資者被發現實際上在裸泳,但是巴菲特的資產始終在增長。這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第一需要紀律,第二需要獨立思考,第三看淡金錢名聲。第四,要理解:如果沒有edge,就別玩,要玩有可能死,不玩,還活著。

按照以上的羅列,做交易員的確需要天賦,但是並非人人天生就具備所有以上缺點的反面。天賦和後天行為習慣的養成,同樣重要。

下面10個交易建議,正是你獲得盈利最需要的

1. 不要因為更小時間圖的變化而草率退出交易

如果你交易的日內圖,那就在日內圖上查看和管理交易。如果這時候你去看4小時圖,很可能被嚇得趕緊退出交易。這是很多人犯的錯誤。

2. 止損置於你交易設置失效的區域

不要根據你願意承擔的虧損範圍來設置止損,而是根據市場結構來設置,即當止損觸發時,你知道自己已經錯了。

假設你在支撐位做多,那麼價格突破支撐位時,你就知道自己錯了

3. 跟隨趨勢交易可以提高盈利可能

在一個趨勢市場,價格總是表現為上上下下的波浪運動,我們可以比喻為:

  • 推進運動——順著趨勢方向的變化
  • 修正運動——短暫的價格回調變化

正常來說,推進運動總是強過修正運動,因此順著趨勢交易,你才可以最大化盈利。

4. 找到最適合你自己的交易方法

如果你鍾愛交易市場,並且讓它占據了很多的時間和生活,那麼長線趨勢跟蹤就不適合你了。如果你有全職工作,並沒有很多時間去觀察和分析市場,那麼日內交易可能不適合你,因為你沒辦法聚焦精力,很容易錯過交易機會。

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方法。這裡有幾個小建議:

  • 交易方法要適合你對市場的認知和偏好(你更傾向趨勢市場還是區間市場?)
  • 找到契合你時間表的交易時段
  • 不要隨意切換交易系統

5. 不要在幾次失敗後就放棄交易策略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再好的交易策略,在短期內都可能導致隨機的結果。

扔1000次硬幣,得到正反面的比例各自是50%。但是你只扔10次,出現正反面的次數卻不可能同等,因為對比的範圍太窄了。交易也是如此。幾次虧損的交易不能證明一個交易策略是不好的。如果要比較,至少在100次交易後再做決定吧。

6. 有計劃的交易者才能在交易中自律

如果你沒有交易計劃,那麼情緒、交易目標和對市場的看法就會主導交易。你可能因為「朋友內部來的消息」、「覺得價格應該不會再跌了」、「好無聊」這樣的理由去交易了。

但是......如果你的交易行為總是這麼隨意、沒有任何標準,又怎麼能期待得到穩定的交易結果呢?交易計劃的重要性在於它建立了一套行為標準,讓你不會隨心所欲交易。

7. 每筆交易的資金風險控制在1%左右

假設你的交易系統盈利率為50%,你的風險回報比利為1:2,交易8次,前4次虧損,後4次盈利,那麼你依然可以盈利嗎?不,這得看情況——如果你的資金風險為30%,那麼前4場交易下來你就一分不剩了。但是,如果你資金風險僅1%,那麼8次交易下來你依然盈利4%。

有盈利的交易系統,但是沒有好的風險管理,你最終還是一無所獲。此外,別忘了一件事:虧損很簡單,但是要在虧損後恢復資金缺很難:

如果虧損了50%,你要盈利100%才能保持帳戶收支平衡。如果你虧損90%...要拿回資金就很難了。

8. 盈利的交易者不必知道一切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因為我以前就犯過認知錯誤,以為自己需要知道一切才能盈利。知道我發現「少即是多」的道理。

不得不給大家忠告:你不需要知道市場基本面、不需要知道市場大型機構玩家在做什麼、不需要懂所有的技術指標和形態、也不需要買各種各樣的自營軟體和工具。

你需要的是什麼呢?只有3點:

  • 有優勢的交易策略
  • 合理的風險管理
  • 平衡的心態

9. 認真對待交易,你需要寫交易日誌

你想得起前幾次交易情況嗎?也許當時碰到了潛在盈利高的機會、也許你的策略當時沒有發揮作用、也許你沒有按照計劃交易導致結果一團糟。

沒有交易日誌,你怎麼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哪裡做得好?你壓根兒也不知道自己需要在哪裡改進。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如果你認真對待交易,那就必須記錄交易日誌。

10. 教你用這一招提升盈利表現

不是增加信號過濾工具,也不是調整指標參數,而是——知道什麼時候遠離市場。

假設一種趨勢跟蹤策略在趨勢市場盈利率為20%,在區間市場虧損率為15%。某段時間市場分別呈現了一次趨勢和區間行情,那麼交易者最終盈利5%。如果你能夠區分出什麼時候是區間行情,然後直接避開在這段時間交易,是不是整體盈利率就有20%了呢?

你知道什麼時候做多、什麼時候做空,此外,還應該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應該遠離市場不交易。


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贏家!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在戰略意義上,格局決定成敗;在戰術意義上,細節決定成敗。

戰略需要理論來把握,戰術需要技術來實現,而實踐的關鍵是建立一套分析、診斷、駕馭系統,即:它既是目標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組織(實施)有效性、資源配置科學性的結構統一;也是角度、力度、適度、量度關係的價值權衡。 這套分析、診斷、駕馭系統就是《文化診斷學思考力專輯》通過81個邏輯環節要講述的具體內容。對此,《文化診斷學思考力專輯》將思維與實踐作為一個對象化過程,並總結了思維對象化過程的三部曲:

第一部:理論化——簡單的事物中往往隱藏著複雜的道理,複雜的道理往往借用了簡單的形式。在沒有進入實質性的行動之前,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有利於思考。通過理論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和系統化,其目的是便於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使複雜的事情變得更加簡單。

第二部:技術化——通過著力點,根據現實的相對性條件,把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技術,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條理化、流程化、標準化,計量化。一旦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過程,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有利於行動。

第三部:藝術化——選擇好實踐的角度、力度、適度、量度,在操作過程中將技術標準與主體的個性特徵結合起來,在科學思維、價值思維、應變思維的三維結構中,達到主客體關係的和諧統一。

其中,理論需要有哲學高度,技術需要有科學深度,操作需要有藝術角度。理論是一門哲學,技術是一門科學,操作是一門藝術。能夠將它們融會貫通的,就是「文化診斷學思考力在線學習」要培養的思考力。

要想增長知識,需要多加閱讀;要想增強能力,需要多加鍛鍊。

知識和能力的獲得方式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知識來自閱讀,能力來自鍛鍊。閱讀在於多,閱讀越多,知識量越豐富。而能力的鍛鍊則取決於「精一」,「精」即是精誠,「一」即是專一。

思考力屬於一種特殊能力,而要獲得這種「力」,最好能展開實際的「思維對弈」,在互動過程中產生一種「作用力」,進而將這種作用力轉化為自己的思考力。

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必須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首先在市場上找到成功的交易員,找到合適自己的交易模型。

第二步:反覆測試。有了方法就要在實戰中反覆的測試。在測試中,一定要注意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測試,至少要在3個月 以上的時間。原因是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交易系統,只有盈利的交易系統和虧損的交易系統之分。必須保證在一定的周期內,才能驗證系統的有效性。

我們很多人經常在測試的初始階段,由於遇到虧損的交易,就輕易否定系統的有效性,然後在市場上繼續尋找新的交易模型。其結果是認識了一大堆交易系統,沒有一個能夠系統掌握的,當然也就成了市場的「老油條」。一說理論比誰都多,瞧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只瞧得起自己,可自己卻偏偏不爭氣,不能幫助自己實現最後的成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第三步:數據分析。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以後,需要將交易數據進行詳細的客觀分析,找到自己的交易模型準確率是多少?最大的盈利和虧損比是多少,平均月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有沒有值得改進的地方等。從數據上看自己對方法的掌握程度,從數據中找問題,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第四步:修正方法。在進行方法修正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在發現交易模式問題的過程中,不能以單筆交易虧損作為修整的目標,修正並不是將所有虧損的交易修正為盈利的交易。因為虧損的交易,如果是按照嚴格的交易系統的買賣,也是正確的。盈利的交易,如果不是按照交易系統的買賣,也是錯誤的。

修正交易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人為的主觀因素,讓交易變得更為簡單、機械,讓盈虧比更為合理。讓交易這份工作,更為愉快和輕鬆。

第五步:確定自己的交易模型。經過上述不斷的測試、數據分析和方法修正,最後確定自己成熟的交易模型。確定模型的前提是,能夠實現持續穩定的盈利。

在尋找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型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如若不能打開慧眼,恐難識別真偽,難免會上當受騙,毀掉自己的交易生涯。

炒股不同於其他任何職業,付出和回報往往不成正比。其艱辛程度一般人未必承受的了,這也是為什麼股票市場裡面七虧二平一贏的原因。如果你是一名教師,多年後你可以桃李滿天下,即使沒有謀的高位,也受人尊敬。如果你是一名從政者,多年積累的人脈,足可以讓你得到應有的回報。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師,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可以使你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而炒股跟這些職業都不相同,是完全的結果論,即使你炒股五年、十年、二十年,如果你沒有賺到錢,那麼你的這些經驗沒有任何意義。

炒股是一條艱辛的道路,在通過財務自由之前,需要克服重重困難,想輕輕鬆鬆就能掙錢幾乎是不可能的。

1、炒股很難得到家人的支持。即使處於今天思想高度開放的時代,大多數不炒股的人對炒股這件事情仍然會嗤之以鼻。現在正在進行炒股的散戶們,有多少是瞞著老婆、爸媽進行的?有多少又是在巨額虧損後只能自舔傷口還要裝作若無其事怕被家人發現的?有多少在連續莫名虧損後徘徊迷茫想放棄的?目前,整個中國社會對炒股存在嚴重的誤解,對很多人來說炒股就是好逸惡勞,炒股就是買彩票,或者炒股就是變相賭博。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想成為職業股民需要承擔多麼大的心理負擔。

2、炒股是需要「靠天吃飯」的。有人說炒股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雖然有些誇張,但卻不無道理。2018年的行情下,任憑你技術再精通,有幾人可以不虧損?又有幾人可以賺錢?就如同農民種莊稼,好的收成需要老天成全。炒股也是一樣,想要好的收益需要大盤的配合,也就是大的經濟環境,包括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如果真的是三年不開張,甚至虧損,有幾人又能夠撐過這三年呢?

3、炒股沒有一套標準化的盈利模式。炒股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公式,反而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炒股的理論、流派、技術指標等都有很多種,再加上江湖上流傳的各種炒股秘籍,更是花樣百出,對於沒有任何基礎的股市小白來說找對努力的方向都很困難。現在又處在一個網絡大數據時代,各種信息五花八門,更有很多以假亂真。關鍵炒股又是一件非常隱私的事情,很容易濫竽充數,

4、炒股是反人性的。多數人覺得炒股既簡單又舒服,一人一桌一電腦,開著,喝著,按幾下,白花花的銀子就進兜里了。事實如何,只有真正以交易為生的人才知道。漫漫股海路上,充滿誘惑和陷阱。莊家的一個空頭陷阱很容易就把很多散戶提出局外。當我們大賺時,我們激動不已,不斷加倉,結果一個深度回調,獲利盡吐,還被套牢。當我們被套牢後,我們憤怒不已,和盤托出,殊死一搏,結果被套的更深。其實,這些都是人類正常的情緒發泄,但是作為股票交易者不行,要時刻保持理性,不以漲喜,不以跌悲

5、時刻都需要抉擇。炒股更像是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沒人會告訴你哪裡才是彼岸。散戶往往大多數時間都處於迷茫的狀態,買進後跌,賣出後漲,空倉則踏空,全倉又套牢。市場當中每天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消息,而這些消息對於股市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誰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

股市又是相對公平的戰場。

1、股市中沒有人情往來。現代社會,有多少人厭倦工作中的虛情假意,人情往來。而炒股則不同,完全可以撕掉偽裝的面具,一個人大門緊閉,一頭鑽進股市,按照自己的計劃買賣。

2、股市中沒有家事出身。對於有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的人來說,這點深有體會。其實,很多人最開始投身股市的原因就在於此,工作中由於機遇或者家庭出身的原因,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便寄希望於炒股進行一搏。

3、股市只有賺和虧。對於這點很多人可能不同意,認為股市中存在不少見不得人的勾當。雖然這點不可否認,但是試問各行各業哪一行又不是如此呢?能夠隨意操縱一直股票的漲跌的大資金畢竟不多,而除此之外十萬、一百萬甚至一千萬對於股市來說有差別麼?

總之,炒股是一條非常艱辛的道路,一將功成萬骨枯,如果你想實現財務自由,那麼什麼都不說努力吧,路漫漫其修遠兮。值得慶幸的是,一旦你堅持下來成功 了,這一切又都是值得的,你會得到你想要的自由。

了解更多股市資訊、操盤心法和交易系統,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wl000858),提升盤感,把握選股買賣點技巧,讓你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助你更好的獲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r3ePm0BJleJMoPMiB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