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帶著存有100萬的銀行卡,來到銀行。耳邊反覆迴響著老伴的那句嘮叨:「大額存單要選按月付息的,總收益要高過利隨本清的。」
理財經理把銀行現有的大額存單產品排排隊列了出來。老王在眾多產品中,選擇了三年期的大額存單。最後只剩兩款大額存單產品。
- 第一種:按月付息大額存單起存金額需要達到100萬,這倒沒什麼,可是利率為3.5%。
- 第二種:利隨本清的大額存單起存金額為80萬,利率卻能達到4.125%。
老王平時不管家裡的錢,都是他老伴來銀行辦理。這次是因為老伴兒有事兒要急著出門。她無法親自來到銀行,只能簡單交待老王,讓老王自己一個人來銀行辦理大額存單。
老伴讓選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但是他這個初中數學老師看到這兩個選項,內心卻有了算計。按月付息到底划算不划算,得算算才知道。
- 對銀行來說,銀行會通過降低大額存單的利率來補償自己對利息時間價值的讓步。
- 對客戶來說,客戶會通過提前獲取利息再次存入銀行獲得複利利息。
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划算與否,關鍵要看,銀行降低的利率而讓客戶損失的利息與客戶獲得的複利利息,孰高孰低。
很顯然,客戶獲得的複利利息比較高,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就是划算的。
這種計算就是初中數學的範疇,正是老王的專長。
想到這裡,老王從包里拿出了筆記本和鉛筆,開始了嫻熟的演算。
在計算之前,老王預先了解了一下行情,如果利息再次存入銀行會獲得多高的利率。由於是每月付利息,再次存入銀行,可以選擇基金定投的方式。考慮貨幣基金的基金定投,目前來看的話,利率大致為2.5%左右。
假設按月付息大額存單的利率為m,利隨本清大額存單的利率為n。
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每月的利息為100萬*m/12,將這部分利息以2.5%的利率做基金定投的話一年的複利利息為:100萬*m/12*2.5%*12/12+100萬*m/12*2.5%*11/12+100萬*m/12*2.5%*10/12+......+100萬*m/12*2.5%*1/12。
當然可以一個一個乘除來計算,但是老王是數學老師,快速的使用了等差數列的方式來計算,得出結果為16.25萬m。
利隨本清大額存單比按月付息大額存單一年多產生的利息為100萬(n-m)。
假設按月付息大額存單與利隨本清大額存單的綜合收益沒有差別,也就是說按月付息大額存單產生的複利與客戶損失的利息相等。那麼可以得出下面的等式:
16.25萬m=100萬(n-m),求得m=0.86n。
這樣結果就算出來了,按月付息大額存單的利率只要超過利隨本清大額存單利率的86%,那麼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利率就比利隨本清的大額存單要划算。
再看看這家銀行的兩款大額存單產品,3.5%/4.125%=85%。
老王看到這個結果,會心一笑。幸虧自己這個數學老師算了一下,要不然就上了銀行的當。回去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老伴兒。想起自己終於可以在老伴兒面前理直氣壯一回,他不自覺地又大笑起來。
老王遇到的兩款大額存單產品,按月付息顯然沒有利隨本清划算。在現實中,如果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利率再稍高一點點,就可以超越利隨本清了。
細心的讀者,你覺得老王的計算有問題嗎?
你可能已經發現了老王的計算邏輯,計算公式都沒有問題,但是預設的值可能存在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
利息再存入銀行能獲得的複利利率是衡量結果的關鍵要素。如果我把這個值預設的高一些,那麼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利率就可以再低一些。
比如,經過一番計算,假設複利利率為3%(貨幣基金表現非常好)時,按月付息大額存單的利率只需要是利隨本清大額存單的84%即可。這樣老王的判斷就是錯誤的了,應該是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更划算了。
老王畢竟只是數學老師,不是金融老師。老王還沒有考慮到時間成本,機會成本。利息再存入銀行還要費一番功夫,還要承擔一番風險。除此以外是選擇貨幣基金定投呢,還是選擇股票基金定投呢?這些都不在老王的計算公式當中顯示,當然也很不容易將其量化來計算。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辦理按月付息大額存單的客戶相對比較少,對於辦理的人來說,也很少有人會主動再選擇另一種理財方式再存進去。
為什麼按月付息大額存單辦理的人相對較少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 大額存單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滿足大額存款客戶要提高存款利率的訴求。按月付息卻要降低原本已經提起來的高利率,這對於一般老百姓的存款理念是相違背的。
- 老百姓已經習慣了到期獲得大量利息的產品,對於將利息分攤到每個月,而且總利息還減少的產品,是不太感興趣的。在按月付息大額存單發行之前,銀行就有存本取息的傳統定期存款產品,辦理的人少之又少。
- 按月付息大額存單的起存門檻相較於利隨本清來說門檻有點高。老王遇到的兩個產品,只是相差了20萬,很多銀行甚至將兩個產品的門檻差距拉到了百萬以上。
總結:
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到底值不值得購買,我來給大家一個思路,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邏輯來進行判斷:
- 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起存門檻自己是否能夠接受。不能接受就不買。
- 按照老王的方法來計算是否划算。不划算就不買。
- 是否會按照老王公式里設定的利率來進行投資,不會就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