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企,部分人員分流,部分取消編製成為企業人員,如何選

2019-08-01     公事吧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生產經營類改企,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分流,部分改企,部分劃轉到其他事業單位保留,兩類事業單位都會有部分人員分流至其他事業單位任職,也會有部分人員取消編制,隨企改制,成為企業人員,或者自主擇業,成為自由職業者。

事業單位改企,或者部分職能推向社會、改企經營,是由其單位性質決定的。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承擔的職能,主要是生產經營活動,而且以贏利為目的,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不屬於政府必須提供的公益服務範圍,完全可以由市場或者社會服務代替。而公益二類承擔的部分職能,也有此類性質。這兩類事業單位改革,都是將其承擔的可以由市場或者社會服務代替的職能,推向社會、參與市場競爭,體現公平公正原則。事業單位實行事企分開,不再承擔生產經營職能,今後也不再成立此類單位。

此類事業單位改企後,按照「編隨事走、人隨編走」的原則,大部分人員都會改企改制,成為企業人員。部分管理人員、正式職工,則會隨承擔的公益服務職能,分流到保留的事業單位。合同制聘用人員則會「一刀切」,全部改企或者自主擇業,沒有可能因為機構改革,就搖身一變,成為其他保留的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部分距離退休不足五年的老職工,可以在人員轉隸過程中,申請提前退休,交由社保部門保障。

對於管理人員或者正式職工來講,是分流還是按規定隨企改制,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對於管理人員來講,如果能分流到主管部門下屬的其他事業單位工作,或者保留人事關係,去企業工作,對個人來講是最好不過的事情,最起碼事業人員身份是保留不變的。如果人員轉隸要求「一刀切」,統一到企業任職,則有著巨大的風險。沒有鐵飯碗,如果企業效益不好,今後的日子會比較難過,努力了半輩子到最好成為了企業人員,擱誰都會有意見。這其中,還有正式職工調整到企業任職的,也有退役軍人安置到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的,這些人員都需要認真對待,能否「二次安置」,完全要看地方政府人員轉隸的原則、方案和執行力度,以及是否考慮社會穩定因素。

如果個人能選擇,還是建議分流到其他保留的事業單位任職,哪怕因此而失去了管理崗位或者職務,只保留待遇也是可以的,畢竟沒有失去體制內的工作。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編制、提質增效是第一要務,以後進入體制內的機會越來越少,尤其是工作時間長、年齡偏大的老職工,更應該考慮今後面臨的退休、養老等問題,還有個人發展、家庭生活等。當然,面臨職業十字路口時,還應該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作出選擇,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更喜歡安穩的生活,有的人卻喜歡奮鬥拼搏的人生,根據個人的需求作出正確的選擇,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gDaV2wBUcHTFCnfMF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