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江浙人民最喜歡的鮮肉月餅不能買來送人?因為吃一口容易友盡

2019-08-27   萌煮家常菜

全國人民都在為甜月餅打電話,豆沙、棗泥成為了中秋佳節家中必備口味,而蛋黃蓮蓉成為了高大上的典範,咸口的鮮肉月餅總是會在甜口月餅大軍中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就連當年頗受爭議的五仁月餅,都急匆匆的想把「奇葩」二字甩鍋給鮮肉月餅。但是無論鮮肉月餅多麼飽受爭議,但凡到了江浙這裡,你會發現月餅和肉,才是天生一對的CP,別的餡料再往裡面夾都顯得多餘且尷尬。


鮮肉月餅在江浙一帶的地位,從它出爐到被吃掉的時間就能粗略估計出來了,雖然熱氣騰騰的鮮肉月餅的最佳賞味期是一個小時,但是大部分鮮肉月餅實際上都是在剛出爐就被吃掉了。嘖嘖嘖,那些看起來內斂斯文的江浙人,在面對一隻剛出爐的鮮肉月餅時,完全是亂了陣腳,江南氣質在鮮肉月餅面前瞬間全無,此刻只有大快朵頤才配得上這隻鮮美的簌簌掉渣的小月餅。


沒吃過鮮肉月餅的人,永遠沒法對鮮肉月餅有客觀的評價。在外人看來,鮮肉月餅無非就是酥皮配包子餡。江浙人民只能笑笑不說話,因為他們知道,鮮肉月餅的好,沒吃過的人永遠不懂。每一隻鮮肉月餅,都是簡約而不簡單。肥瘦比例以3比7為最佳,肉餡一定要手工剁碎,機器絞的肉餡失去了肉的靈魂與嚼勁。剁成小塊的肉在高溫的作用下,開始產生一種令人著迷的風味物質。肥肉在熱油的作用下,體積逐漸變小,肥油逐漸析出,慢慢的盈潤著周圍的每一塊瘦肉,奉獻了自己的油脂的同時,原來那塊肥膩的豬肉變的焦香而不膩口。優秀的鮮肉月餅,離不開味道醇厚的滷汁,只有在滷汁的加持下,每一個鮮肉月餅才會被賦予不一樣的靈魂,而各家都有著打死也不能對外說的獨門秘方,這也造就了百家百味、百家爭鳴的繁華景象。


最好吃的鮮肉月餅,一定沒有豪華的包裝,一定是出身市井!也許,樓下的菜市場裡,就有令全家人著迷的鮮肉月餅。每次饞了,直接下樓去吃就行了!看著一顆顆鮮肉月餅緊緊地貼著銅牆鐵壁,炭火的烘烤下,熱氣蒸騰,隨之而來的還有肉的香、滷汁的鮮、酥皮的清甜。

看著奶白色的酥皮一點點的蓬鬆,外錶慢慢變成焦黃色,口水也開始肆意在唇齒間流淌。鮮肉月餅的高光時刻,永遠是它剛出爐的時候。趁熱吃下,嘴巴一抿一嚼,皮酥餡嫩,還有豐盈的汁水在唇齒間縈繞,閉著眼睛晃著腦袋,那股鮮香的味道,好吃到上頭啊!


鮮肉月餅好吃是好吃,可是也有弊端,比如說不能買來送人。因為前面也說過了,鮮肉月餅的高光時刻永遠是剛出爐的那一刻,隨著溫度的降低,它的美味就會減少。所以,鮮肉月餅永遠是現烤現吃最佳,它是經不起一點時間與距離的考驗。從菜市場到家裡已經是它的底線了,若要讓它坐上火車去外地,恐怕收到的人在吃到第一口鮮肉月餅的那一刻,只剩下滿嘴油膩了,分分鐘會跟送月餅的人友盡啊!


​所以,奉勸大家一句:鮮肉月餅雖好,自己吃最佳,買來送人那就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