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女孩,她被重男輕女的父親拋棄,十年後,她考上北大

2019-11-11     學習印記

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我國的農村地區還根深蒂固。很多農村家長都覺得女兒始終要嫁出去,成為外人,將來不能夠伺候老人。因此,很多老一輩家長對女兒都是存在偏見。不願意供養女孩讀書,希望女兒出去打工賺錢,這是很多家長的想法。

今天,筆者要說的這位女孩,也是被重男輕女的父親拋棄,由母親自己帶大。最終,自己通過努力,考上北京大學,證明自己的能力,讓父親看到她的女兒也是足夠的優秀,不比男孩差。這不是編故事,這是真實存在的事情。

這位女孩名字叫倪燦,來自湖北,2018年被北京大學錄取。她的成長經歷充滿著心酸,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鳴,讓人悄然淚下。

倪燦在2000年出生於湖北的一個工薪家庭,父母是當地的公務員,爺爺奶奶也是退休的職工。倪燦的父親有三個姐姐,由於這些姑姑生的都是男孩,有重男輕女思想的爺爺奶奶,就把所有的寵愛都集中在這些外孫身上。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起來倪燦,從小就不受爺爺奶奶的待見,就連她的母親也被冷落。

無論是生病,還是去外面玩,倪燦都是由自己母親照顧,她的爺爺奶奶從來就不會關心一下,就連父親也是非常的冷淡。從小就非常聰明的她,自然明白其中的一切。在她8歲的時候,父親和母親就簽訂離婚協議,從此倪燦就和母親一起生活。

為了不讓自己的女兒受委屈,倪燦的母親沒有再婚,而是選擇在她的身邊,伴隨著她成長。由於經常聽到別人的非議,倪燦常常會非常的難過,這也使得她落下心理陰影,為了證明自己,她學習起來非常的拚命。在中考的時候,就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績考上黃岡中學。

進入高中以後,倪燦為了證明自己不比男生差,主動選擇理科,並通過考試,進入實驗班學習。由於思維的問題,她的學習效率很低,遠沒有跟上老師的進度。為了讓女兒更專心學習,提高效率。倪燦的母親辭掉工作,全職陪讀。

母親的做法讓她非常的感動,從高一開始,她就把目標定為北京大學。這不僅是為證明自己的能力,還是為了給母親出口氣,讓親戚朋友看看。

經過三年的努力,倪燦的高考成績為679分,全校第一,成功被北京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錄取,並且獲得新生獎學金。她的事跡被媒體廣泛報道,可是她沒有感到驕傲,也沒有再去見她的父親。匆匆過完暑假,她就進去大學生活,開啟她新的生活。

倪燦的經歷告訴各位家長,女孩一樣能有出息,一樣能把事情做好。重男輕女的思想要不得,只有自己的孩子孝順、懂事,是男孩,還是女孩有什麼區別?如果男孩子長大以後不孝順,那更是不讓人省心。

現在的社會,家長的思想應該更開放,平等對待兒子和女兒,不應該讓倪燦的故事重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ZG_X24BMH2_cNUgDm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