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清明節期間,全市殯儀館、公墓、公益性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祭掃服務,暫停組織集體共祭、骨灰撒放、植樹區骨灰安葬等群體性活動。(詳情)今天,市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做好清明節期間群眾文明安全祭掃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
- 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手段,通過開通官網免費祭掃服務、聯合新聞媒體推出都市文明集體共祭「雲」服務、打造全時全域家庭追思會、殯葬服務機構集體代祭等多種方式;
- 市屬殯儀館、經營性公墓要及時回應群眾疫情期間不能現場辦理骨灰存放繳費、參加節地生態安葬等問題,延長寄存繳費期限至年底,逐步推出網上續期繳費業務,實現24小時網上辦理;
- 開通節地生態安葬服務預約通道,做好服務登記,待疫情結束後及時組織安葬活動,落實節地生態安葬補貼。
關於做好清明節期間群眾文明安全祭掃工作的通知
津新冠防指〔2020〕162號
市防控指揮部各工作組、各成員單位,各區防控指揮部:
今年的清明節即將到來,當前正值舉國上下抗擊疫情、加緊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引導群眾文明安全祭掃,事關人民群眾期待需求,事關疫情防控大局,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為做好清明節期間群眾文明安全祭掃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廣泛開展宣傳
精神文明建設部門和各區人民政府要圍繞貫徹落實《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依託新聞媒體、社區(村)等宣傳陣地,貼緊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祭掃宣傳,積極倡導清明祭掃與傳承逝者精神文化相結合,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將著力點放在緬懷逝者、寄託哀思、追憶美德上,從倚重實物實地祭掃轉變到傳承慎終追遠的優秀文化上來。
二、創新祭掃方式
民政部門要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手段,通過開通官網免費祭掃服務、聯合新聞媒體推出都市文明集體共祭「雲」服務、打造全時全域家庭追思會、殯葬服務機構集體代祭等多種方式,推進清風行動進家庭,引導市民居家開展文明祭掃。
三、提供便民服務
市屬殯儀館、經營性公墓要及時回應群眾疫情期間不能現場辦理骨灰存放繳費、參加節地生態安葬等問題,延長寄存繳費期限至年底,逐步推出網上續期繳費業務,實現24小時網上辦理;開通節地生態安葬服務預約通道,做好服務登記,待疫情結束後及時組織安葬活動,落實節地生態安葬補貼。
四、凈化市場環境
各區人民政府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嚴格按照《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要求,加強轄區內製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經營行為的執法工作,廣泛發動黨員幹部、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多方力量,及時勸阻在道路、居民區和其他公共區域焚燒冥幣等迷信用品或喪葬用品等不文明行為。市場監管、司法、民政等部門要加強聯動協作,合力做好行政執法工作。
五、加強安全防範
要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加強群眾祭掃安全保障工作。衛生健康部門要做好殯葬服務機構疫情防控技術指導,細化人員健康檢測、人員限流、工作防護和消毒措施等事項要求。應急管理部門要指導各區人民政府和相關單位開展清明節期間防火宣傳和野外火源專項整治,加大殯儀館、公墓周邊、林區、道路及偏僻地方巡查,嚴厲打擊明火祭祀行為。
各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安排,落實落細文明祭掃、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等各項措施,全力守護好群眾祭掃安全。相關工作情況請於4月10日前報送市民政局。
市防控指揮部
2020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