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作濱:富江島上的月亮

2019-10-30     原鄉書院

富江島上的月亮

作者:高作濱

破舊的木船逆流行駛在江面,西北風裹著雪粒抽打在臉上。我和二十幾個下鄉知青靠坐在船板上,緊抿著棉襖,相依抵禦著刺骨的寒風。

經過艱辛行駛,船終於靠岸了。我們登上了一座面積僅十多平方公里,四面環水的小島。島上沒有居民,只有一個四合院,這就是富江島。我們這次上島,就是接替上一批知青來打場、種地的。

一彎牙月斜掛在天上,覆蓋在大地上的霜雪反射著神秘的白光。趕了一天路程的我們,再也無心去探索這大自然的夜景,走進給我們住宿的土房,鋪好被褥上炕睡覺了。

當!當!當!一陣急促的鐘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迷迷瞪瞪地從炕上爬起,望一眼窗外,天剛朦朦亮,穿好衣服跟隨著隊伍來到打穀場。一垛一垛的穀子、高粱、大豆堆滿了場院。第一次見到這麼多收穫後的莊稼,我們還很好奇。這時,隊長來了。他是當地革委會派來管我們的幹部。吆喝著我們拿上水桶、扁擔,到二百米外的江邊取水,兩人一組,把水抬到打穀場,澆場地。第二天,土場澆水後結了冰,我們便開始拆垛鋪場。

場院空曠而平整,我們把莊稼平鋪在地上,圍成一個很大的圓圈。六匹馬連接在一起,各拉一個石磙子,馬嘴上套著鐵籠防止啃咬莊稼。一個人手牽著長韁繩,拿著鞭子趕馬繞圈從莊稼上碾過,其餘的人用很長齒子的叉子翻動著秸稈,使秸稈碾壓均勻脫粒。

打場二十四小時不停。白天還好辦,我們都能按時完成任務,晚上就不行了。島上江風大,凜冽刺骨,不一會臉就被吹得麻酥酥的痛。樹枝被呼嘯的江風地吹動著,一彎殘月用微弱的寒光映照著孤寂的富江島。後半夜冷困難熬,實在扛不住了,鑽進草垛子裡想休息一會兒,可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嘴裡呼出的哈氣,很快就在草垛子外面結上了一層白霜。隊長每次查崗時,根據白霜,一個一個的把我們從草垛子裡拉出來,大吼著讓我們跟在石磙子後面,像馬一樣在打穀場上跑圈。跑得慢的他還破口大罵:「你想找死呀!」並用鞭子在我們屁股上狠狠地抽幾下,疼得我們驚跳起來,直到他讓我們停下為止。我們不敢反抗,但心裡都在暗暗罵隊長不通人情。

打完場,我們人人都累得像脫了一層皮似的,一袋袋糧食裝上船運走了。沒等我們鬆一口氣,隊長又分派我們往地里送積肥,收拾農具,準備明年的春耕。島上樹葉都掉光了,一派凋零的景象。

島上的生活非常枯燥,每天上工、吃飯、睡覺,三點一線。一日三餐都是鹹菜、土豆、白菜,年節也很少吃到肉。島上沒有電,一到天黑只能上炕睡覺,日常生活用品,全靠每周一次的班船送來。趕上颳風下雨結冰封江,十天半月也沒有船。最難熬的是無法和家裡聯繫,沒有信送上來,得不到親人的信息。不到半年我們人人開始想家了。只有在有月高的晚上,我和幾個同船來的知青相約著來到打穀場上,傾訴一下心中的鬱悶,相互說一說家裡的事情來緩解對家裡的思念之情。

轉年開春,我們又開始在地里忙碌了起來,乾了一天累活往炕上一躺就進入夢鄉忘記想家了。等到了九月,結滿了角的大豆滴里嘟嚕地掛在稈上,沉甸甸的高粱露出了笑臉。一轉眼,我們來島上快一年了,這天上午乾了一上午活的我們,剛坐下來吃飯,不知是誰說了一句:「今天是中秋節呀!」頓時,說笑聲停止了,笑容僵在臉上。

回到地里,大家都悶頭幹活,再沒有一個人說話,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

晚上吃飯的時間到了,大家滿心希望地來到食堂,可看到桌上仍然是沒有一點油星,一個多月沒變的白菜、土豆時,一股心酸湧上心頭,好多人飯也沒吃,轉身回到了宿舍。

我直挺挺地躺在炕上,望著茅草裸露的房頂,心裡像壓了一塊巨石。長到十七歲,第一次離開家在外面過中秋節,沒想到會是這樣。壓抑不住內心的衝動,我從床上一躍而起,對著同屋的幾個夥伴喊道:「走,找隊長去,我們要回家。」來到隊部,隊長正坐在炕上,一個人就著鹹菜喝悶酒。聽了我們的來意,陰沉著臉說:「不行!你們是來接受再教育的,現在秋收正忙,不能給假。」並把筷子重重地拍在桌上,很不耐煩地揮手把我們趕了出去。

月光灑滿了大地,打穀場鋪上了一層白霜。我們不約而同地來到這個經常聚會的地方,三三兩兩地坐在草堆上,寒夜對月,只覺得冷光撲面,一絲惆悵爬上心頭。望著月亮,遙望著江對岸的闌珊漁火,遙望著遠方的家鄉。

在家時,每年的中秋節,媽媽無論多難,都會親手給我們姐弟五個打好月餅,買來甜甜的葡萄,圓圓的蘋果,擺在靠窗的桌子上。等待月亮最圓時,全家人一起賞月品嘗。那時的月亮是那樣的溫暖,那樣的慈祥。同是一個月亮,今晚帶給我的卻是冰冷和憂傷。遠方的媽媽,您也在看月亮嗎?是否又擺上了月餅,等著您的孩子回家?

沉默!死一樣的沉默!

這時,不知是誰哼唱起了: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

晚風吹來一陣陣歡樂的歌聲。

…………」

一個,兩個,三個,大家都哼唱了起來。那一刻,大家再也壓抑不住自己的感情,由哼唱變成了合唱。這時,有一個人,悄悄地來到打穀場,站在樹影下注視著我們。一個眼尖的女知青告訴我們:「隊長來了。」這句話更加激起了我們的不滿,先男生,後女生;由小聲到大聲;一遍,兩遍,三遍,最後我們相擁在一起,不停地唱著:「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

冷月在江面上眨著眼睛,歌聲隨著江水流淌。那一刻,我們忘記了一切。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隊長沉聲說道: 「太晚了,明天還要出工。」說完,他低頭離去。

冷風吹皺了江面,明月越升越高,我回頭看了一眼,帶著無盡思念,回到了宿舍。躺在炕上望著窗外射進來的月光,我的思緒像江水一樣流淌,天快亮時,才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

一覺醒來,已是晌午時分。心中奇怪,怎麼沒聽到上工的鐘聲?來到食堂,見做飯的師傅早將飯菜擺好等著我們。菜,還是白菜、土豆,但桌上卻多了一小盆燉鯽魚、一碗柳根魚醬。那頓飯,我們吃得特別香。只是一上午沒有見到隊長的身影,不免覺得有些奇怪。

到了下午快收工時,才看到隊長的身影。遠遠地看到他走路有些一瘸一拐的。吃晚飯時,才從管理員那裡聽說,為了給我們改善伙食,隊長一大早誰也沒告訴就到江邊去了,趟著冰冷的江水下網捕魚,結果,他的老關節炎犯了,還不讓管理員告訴我們。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天晚上再聚到打穀場上,望著打穀場上空升起的那輪圓月,我們每個人都湧出一種說不出的感動和暖意來。

陰晴圓缺,月升月落。時間的車輪將記憶碾碎,但富江島上的月亮我始終不能忘記。時常會想起那難忘的中秋節,想起那晚的月。

作者簡介

高作濱,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曾在《歲月》《作家周刊》《詩刊》《金秋周刊》《江淮文學》《中國魂》《老年學習生活》《退休生活》《原郷書院》《大慶作家》《鴨綠江晚報》《大慶油田報》《大慶晚報》等書刊中發表過多篇文章。

原鄉書院總目錄(點擊可直接閱讀)

名家專輯,在後台回復作家名字即可閱讀

北喬|畢飛宇|殘雪|臧棣|曹文軒|陳忠實|池莉|遲子建|格非|龔學敏|谷禾|海男|韓少功|霍俊明|吉狄馬加|賈平凹|老舍|李洱|李敬澤|李娟|李佩甫|李少君|李一鳴|李元勝|梁平|林那北|劉慶邦|劉汀|劉醒龍|魯敏|羅振亞|莫言|穆濤|南帆|歐陽江河|潘洗塵|邱華棟|三毛|沈從文|石一楓|史鐵生|蘇童|湯養宗|鐵凝|汪曾祺|王安憶|王朔|王小波|吳義勤|西川|徐則臣|嚴歌苓|閻安|閻晶明|閻連科|楊建英|楊克|楊慶祥|弋舟|于堅|余華|張愛玲|張承志|張國領|張清華|張遠倫|張執浩

波德萊爾|博爾赫斯|川端康成|村上春樹|福克納|海明威︱卡爾維諾|卡佛|卡夫卡|庫切

|夸西莫多|萊辛|里爾克|馬爾克斯|門羅|奈保爾|歐·亨利|特朗斯特羅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CW2HW4BMH2_cNUgOj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