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別人都賺了,你卻賠了,投資理財有「門道」

2019-09-25   小狗錢錢錢

作者:盧小錢(未經本人授權,禁止在其他平台轉載)

溫馨提示:愛學習的人,都點右上角關注了!

現在一提到理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還是投資賺錢,簡單的認為理財就是「錢生錢」。

「錢太少,沒錢投資,我現在不用理財」

因為這個錯誤的觀念,生活中懂理財,把理財做好的人少之又少。

說實話現在社會階級固化現象越來越明顯,中產階級和貧困階級在沒有特殊優勢資源的情況下,想讓收入實現跨越式增長基本沒有可能。

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合理的理財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會理財不是為了早一日躍升到資本階層,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中產階級。貧困階級通過合理的理財配置也能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質量,當才是進行理財配置的當務之急。

在之前的文章《我眼中的財務自由》里也講到了,人們習慣把所有和錢有關的問題,都歸過於賺的錢太少,認為當有一天錢賺的足夠多了,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實際上你會發現錢賺的越多出現的問題反而越多,問題不在於錢少,如果不能合理分配,即使有很多的錢,也會有很多問題得不到解決。

理財除了讓你的錢去生錢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花錢,如何賺錢,如何分配錢,理財更是理生活。

目前全球公認最科學、穩健的資產配置方案是標準普爾法,標準普爾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信用評級機構,他們調研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分析總結出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這個方法我們之前的文章里也有詳細介紹過。

做好理財配置的第一步是要控制好收支,做好預算。

一年賺了多少錢不知道,花了多少錢也不知道,不用錢的時候感覺還挺有錢,一到用錢的時候就抓不住錢,一年到頭就是一筆糊塗帳。

這樣不光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還會給自己的資產帶來相當大的損耗。

理財從記帳開始,算清楚收入多少,開支多少,這樣才能知道每年節餘多少,做到開源節流才會讓你的資產穩步增長。

有了上面這一步就對自己的收支情況有一個全面的掌控,接下來說一下我是如何分配自己的資產和做理財規劃的。

我會建立三個重要的帳戶,第一個是日常的消費帳戶,這個帳戶有兩個功能,一是日常消費,二是應急備用。

一般我們需要準備3-6個月的開銷作為應急備用金,來應對一些突發事件。日常開銷是比較固定,平時這個帳戶的變動只受日常開銷的影響,每個月會做一次補充,保證資金量穩定就可以了。

這部分資金也不會以現金的形式存放,我是用貨幣基金和銀行T+0理財來打理這部分資金的,平時消費大部分使用花唄,可以免息使用一個月既方便又不耽誤收益。

第二個重要帳戶是增值帳戶,這個帳戶主要是用來「錢生錢」的,既理財中主要的投資部分。

這部分錢占總資產比例不能太少,太少不利於資產總額的增值。這裡有個可以量化的工具,用100-家庭平均年齡×100%就是這部分帳戶的比例,激進一點的可以用120-家庭平均年齡×100%。

投資是件風險很大的事情,稍有不慎本金就會蒙受損失,甚至血本無歸,這裡我使用的金融工具是指數基金。

長期收益從低到高排序:銀行活期存款<貨幣基金里(餘額寶為代表)<短期債券<長期債券<二級債<混合基金<股票基金(指數基金)<股票。

指數基金長期收益在所有金融工具中還是非常高的,選擇指數基金這個品種可以滿足資產升值的需求。並且指數基金可以「長生不老」,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可以有效控制風險。

指數基金的投資方法這裡就不多介紹了,我這個號主要就是講如何投資指數基金的,在其它文章里有詳細介紹。

第三個帳戶也很重要,是穩定帳戶。這個帳戶最基本的訴求是實現資產保值,至少要跑贏通貨膨脹啊。

長期跑贏通貨膨脹並不難,上面說到的金融工具中像長期債券就是比較適合這個帳戶的投資工具。這部分就不多說了,但是有一點要注意,一定要避開像P2P這種有暴雷損失本金風險的產品。

理財配置做好以上這些之後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點,就是保險。我知道很多人都非常排斥保險,但是選擇好了對我們的財產安全還是有非常大益處的。

職工社保是最應該辦理的一種保險,如果公司不給辦理或是自由職業,那至少也要給自己繳納一份居民社保,醫療加養老每年幾百元,能給生活提供一個基本保障,性價可比平時「吃掉喝掉」高多了。

很多理財的朋友發現,自己理財總是風險重重,那是因為沒有摸到理財中的一些「門道」,沒有弄懂理財,就開始隨便投資理財,往往會吃大虧。

不管錢多錢少,理財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按照上面我說的這個思路去做家庭理財配置,相信每個家庭都能走出財務困境,過上幸福生活。

(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有用,幫作者分享一下吧,您的朋友一定會感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