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北服+研究生皇藝,我學了配飾設計整整六年。最終,我選擇回到我出國留學最開始的地方——漢藝。原因並無其他,便是因為國外的視野以及長期的配飾設計學習經驗讓我深感國內外的差距之大。
最初是羔羊老師帶領我走出國門,通往藝術設計全球第一的皇藝,如今,我帶著最初的感謝回到漢藝,同樣想帶領更多熱愛配飾設計的同學踏入皇藝……
出國之後再回頭看看國內的設計能變得更加客觀一些,國潮,時裝周,本土的服裝設計品牌似乎讓我們都看到了希望和未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提起箱包配飾的時尚品牌,本土的你能想到哪個呢?
現狀就是如此,與服裝設計專業相比,配飾設計在國內不僅起步晚,而且發展慢,這也是我當初選擇這個專業並且堅定出國深造的原因之一,希望我在皇藝學到的知識以及行業多年的經驗能夠幫助到每位同學,更期待各位同學留學歸國之後,能帶動國內配飾設計專業的發展和行業進步。
1
配飾設計專業在國內依然「罕見」
國內開設配飾設計相關專業的院校用屈指可數來形容毫不誇張,這為數不多的院校里大部分有都是職業技術學院,在院校知名度和教學能力上,北服算的上其中的佼佼者。
北服的配飾設計專業教學在國內算非常科學的,課程涉及面比較廣,綜合性和專業性都比較強。本科的教學階段通常是從設計的通識課程開始培養,包括平面構成和立體構成等等基礎課程的學習,不會要求學生一開始就明確要學習研究的具體方向。在學習了一定的設計基礎通過考試然後選擇想要學習的方向,包括紡織品設計、皮革設計和首飾設計等。
選定方向之後會根據所選的具體方向,學習不同的課程。我當初在北服讀本科時所選的方向是皮革設計,主要學習箱包、鞋靴和帽子的設計。系列的專業課會有皮革課、基礎製作課、基礎設計課和人體工程學等等,北服做的很好的是即便選擇了學習方向,你依然會涉獵其他方向的內容,雕塑、絲巾設計、面料設計等等課程來豐富自己的設計體系。
本科階段的個人作品
在學習期間,學校也會考慮到市場性的東西,所以會提供到一些和品牌合作的機會,我當年就讀的時候我們專業就與Fion有過合作,品牌設計師和管理者會和學生溝通,品牌也會購買一些學生設計的版權等等,當然這幾年北服給到學生的合作的機會和合作品牌變得越來越多。
學生考入配飾設計大專業先進行設計基礎學習,根據個人情況和考試選擇細分的方向,即便選定了方向對其他諸如雕塑、面料等專業的知識也會有涉獵,這一系列的課程設計安排都讓北服的首飾設計專業非常的科學和專業,相較於皇藝等國外頂級院校倆說,北服有待提升的點可能就是缺乏一些先進技術設備的引進,有更好更多的技術的話,可能學生的想法也能更好地實現。
2
皇藝的配飾設計和北服是互補的
北服的配飾設計算全面、踏實和專業的話,皇藝的風格就是它以往的標籤:前沿。它不在執著於教授學生怎樣去做一款包包或者帽子,而是將眼光放到更高,更加長遠的地方去。
我在北服剛上大一的時候就決定了留學這條道路,目的就是為了把配飾設計學到透,既然在北服學的是特別「接地氣」的設計,繼續進修自然是選擇和北服互補,更加前沿和創新的皇藝。
RCA的教學中也會有涉及四個方向的課程,包括 Bio、Sports、Future System、VR,其實單單從方向名稱來看就能看出RCA的研究非常前沿。我當初所選的細分方向是bio,我們會有外聘教授帶著我們做實驗提起大家對於專業方向的興趣,比如榨草莓汁來進行發電等等;期間還有帝國理工的教授來帶著我們學習,其中有一組同學的tutor還曾獲得過諾貝爾獎。
刺繡Workshop作品參觀
RCA默認MA階段的同學對設計已經具備了很好的設計能力,對於基礎設計方面沒有更多的課程設置,但是考慮到很多同學都是面料設計或者轉專業過來的,對皮革和箱包設計不太了解,所以會有一些打版的基礎教學課程來幫助同學們很好的過渡。
學習期間,RCA的品牌合作資源也很豐富,哪個品牌有需求就會給學校發郵件,學校會發給有需要的學生。我們那時候就有眼鏡品牌和Adidas舉辦的比賽機會,我就讀期間還有參加IFF舉辦的香水比賽,IFF專業的工作人員過來給我們上課,教授香水工藝的相關內容,所以總體來說在RCA會有非常豐富的品牌合作和學習資源。
3
六年配飾設計學習和工作的一點經驗
對於想要學習配飾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本科階段在國內北服這樣的院校里就讀其實是一個相對不錯的選擇,更加實用的一些設計技術的學習可以幫你打好堅實的設計基礎。對於專業真心熱愛,想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話,國外頂尖院校會相對更加適合。
在RCA學習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首先周圍的同學都很優秀,再者,你需要花時間去理解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設計不是選擇題,在ABC裡面去簡單的做選擇,只有從實驗和錯誤中不斷總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才可以,其實算是一個蛇形的進步。
MA期間作品
對於在作品集的準備方面,第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的所做的東西,找到自己真正所喜歡的題材去創作。我當初拿著我所有的調研資料找到漢藝的羔羊老師的時候,通過和她的交流和自己的實踐,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和可以展開去創作的主題。
想要申請RCA的同學可能會想做一些材料的嘗試和迎合RCA的風格,在此我的建議是分析和了解學校風格是你去判斷這所學校是否是符合自己未來想要發展和研究方向的工具而不是讓你去為之而改變自己風格和追求的名校夢,所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和喜歡什麼很重要。
再者我覺得設計不一定要承載太多沉重的東西,我當時的項目第一個是防毒面具,靈感是來源於二戰中使用的毒氣,話題有些沉重,所以我另一個項目就做了一些相對輕鬆的題材來進行平衡,以天體構想為出發點,想像了地球如果是空心時的場景來進行創作,所以當年面試的時候,作品收到了LCF和RCA教授的喜愛。
作品集部分
最後,我想說,由於配飾設計在國內起步較晚,目前由於各種製造業的升級配飾設計的人才需求也在慢慢上升,所以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同學切實的提升設計能力,而非只是為了抓住這個當口想說既然這個專業需求量大我就學這個吧。
欲速則不達,不管是我,還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還是國內目前配飾設計的發展,我知道也相信,這一切都會慢慢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