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曼已經很難說清楚是多少人的童年回憶,奧特曼給人的印象一直就是兒童特攝的代表,相對於一部分的動畫來說奧特曼更多的是在走兒童的路線,走不了成人化的路線(雖然也有成人電影但這裡不作討論。)
誠然奧特曼的特攝片目標受眾就是兒童,這一點估計從前乃至未來都不會改變,雖然像賽文和迪迦這樣這成年人中有著不錯的口碑但也不能否認圓谷最初就是子供向的初衷,正是因為一直堅持這個目標所以奧特曼的劇情也不可能變得像其他動畫作品一樣有貫穿整部劇集的劇情,而且情節也不可能太過於現實畢竟成年人的世界小朋友是搞不懂。
事實上從初代奧特曼開始定型下來的風格幾十年里都沒有多大的改變,但這麼多年下來的經驗讓圓谷知道現在這種模式是最好的,雖然不少已經長大了的朋友對目前的奧特曼存在諸多的批評和建議,但畢竟奧特曼的觀眾只是一批又一批的小朋友而不是這些已經長大了的朋友,看到這些小朋友依然對奧特曼那麼歡樂就知道現在這個方法是最可行。
只有銷售的成功才是最有說服力,其他的評價都是扯淡,畢竟圓谷不是沒有試過改變奧特曼的風格,只是經過幾次的失敗導致瀕臨破產的地步(可見在日本拍攝特攝也是一項非常高風險的投資),畢竟這幾次轉型的失敗確實獲得了好評卻沒有了收入,畢竟這部分輿論的群眾只會說完全就對產品的銷售沒有多大的幫助,反而卻得失了那部分為產品貢獻巨大的觀眾。
自此之後圓谷也非常明確自己的目的群體,所以無論在拍攝手法還是故事營造方面都會迎合這部分群體,而且自從把公司賣給了萬代以後,萬代對於產品的針對性絕對是毋容置疑,可以是利用奧特曼再次賺到盆滿缽滿的。
雖然目前為止奧特曼這個IP一直都是非常吸金但也並非毫無隱憂,至少在日本的本土來說少子化的問題也就非常嚴重的影響著奧特曼的生存。
畢竟奧特曼的最主要受眾還是這些孩子但現在的嬰兒出生率下降率已經多年持續下滑,越來越少目標群體的出生也就意味著奧特曼生存之本受到很大的挑戰,所以圓谷也就真得不得不想辦法。
於是與網飛合作製作的機動奧特曼就有暗中向有一定年齡的觀眾妥協的意味,作為一部動畫投入肯定去要你拍特攝片來得簡單來得風險也相對低很多,而且劇情方面也就按照正常思路來進行,至少在評價方面整體都不錯想比起過去的效益應該是優勝很多。
作為奧特曼成人化的第一步,畢竟在收入和支出方面肯定是一個問題,但背後的金主爸爸萬代絕對會照應照應,奧特曼也是一直會非常值錢的IP,萬代怎會輕易放過這個會生蛋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