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這種性格的人,成就不了事業,也得不到想要的愛情

2019-11-12   萱小蕾情感觀

​你關注我、我陪你愛

文丨萱小蕾、又名漠泱

只要碰愛情,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傷。但是有些人是皮肉傷,有些人卻會遍體鱗傷。但是有些人受傷,是值得同情的,是很無辜的。

比如遇人不淑而受騙,比如單純天真玻璃心。但還有些人,受傷了卻讓人同情不起來,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或性格,讓人覺得他們受傷是自作自受,是必然的,是自找的。

比如《東宮》里的顧劍,為了自己愛的女人,他還是付出了不少。明明喜歡小楓,但是身負家仇,一直被義父提醒:不要跟小楓走的太近,要記得自己的使命。

所以當小楓得知自己要被送去別的國家和親時,向他表白喜歡,想跟他私奔時,他猶豫不決。一會偏向義父和家仇,一會又忍不住接受小楓的請求。

來來回回對小楓又是不舍,又是拒絕。進進退退中,又聽命義父,將小楓介紹給了李承鄞。也就等於把自己心愛的人,親手推進了「火坑」。

看她進了火坑,又後悔,又想救她出來。看她愛上了李承鄞,心裡又很不舒服。

丹蚩被滅族後,他又要帶小楓離開,只是小楓知道他也參與了滅族之事,對他有了恨意,不再領他的情。

所以他只能偷偷跟在她身後,默默保護守護和幫助,更是因為她,掉下了懸崖,被人救活之後,剩下半條命。

用這半條命,千里迢迢再次來到小楓身邊,徘徊在她周圍,隨時守護,隨時關心,隨時出現。看似深情,卻總在關鍵時候又開始猶豫。

比如一會想要帶她走,一會又想起義父的提醒,不能破壞「大事」,畢竟小楓也是這大事中一個關鍵的存在。

所以即使看他為小楓命也可以不要,為救她而大傷內力,為得不到她終日借酒消愁,卻總是同情心疼不起來。

後來的小楓,原本跟李承鄞重新建立了感情,眼見可以幸福,他又非要帶把小楓強行帶走。

而且還是在執行他們的「任務」之時,差點壞了李承鄞他們對付奸臣的大事,後面小楓想回李承鄞身邊,他又不讓,並促使她想起了所有往事。

連小楓自己也苦苦感嘆過:「為什麼要讓我想起來?」阿渡明明也知道一切,不也是為了小楓幸福而隻字不提嗎?

因此,覺得顧劍這樣的性格,得不到自己真正的所愛是極為正常的,也只配被愛所困所傷。

概括起來,應該也算是一種「拎不清」吧,這樣不太堅定的男人,看著也讓人覺得不太認可。

如果要做大事,那就專心做大事,放下兒女情長,也不要再去招惹人家。

不要一會去提醒一下人家的不幸,給人家希望說「我帶你走」。要不然,就放棄你的大事,辜負一方,成全一方,為愛勇敢一點。

可惜的是,他這樣左左右右,兩邊都沒什麼作為,明明應該是個被同情的備胎角色,卻漸漸讓人覺得有些厭煩。

當然,這樣的男人,並不是說他不好,或是有多壞。只是說他這樣的性格,註定成不了大事,又得不到自己的所愛。

因為很多時候,想要平衡愛情和「事業」的關係,定然有許多難度,一般人都做不到,做不好。唯有放棄捨棄一方,才能全心做好其中的一樁。

右顧右盼,兩邊猶豫,只會壞事。這樣的身不由己,也是讓人覺得遺憾傷感的,只是做為男人,還是應該表現的更堅定一些。

若能在做事業的同時,默默守護保護那個愛的人,也是對的,是感人的。

但是自己的那種「保護」變成了一種刺激,一種不確定的希望,其實就不太好了。

因為自己總是許諾,總是給人希望,最終可能又因為別人的勸阻、或是「搞事業」時的無奈而失信失言,讓那個等承諾的人失望。

這樣一來,好心反而成了一種打擾,因為從充滿希望到失望,是一件更難過的事情。

所以說,做不到,不確定自己能做到,就不要輕易許諾,也不要輕易給愛人希望。

以免原本可以接受現狀,可以平靜下來的人又心起波瀾,以至最終發現達不到而更難過,更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