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29日,英國、法國、義大利以及當時的納粹德國共同簽署了《慕尼黑協定》企圖犧牲捷克,並把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企圖換來長久的和平。當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非常高興,認為這是大陸政策的又一次勝利,可以用德國來牽制日益強大的法國。
狡詐的希特勒
法國總理達拉第卻沒有那麼高興,因為他看到德國的胃口依然沒有滿足,這一次只不過是在縱容德國。而且達拉第認為戰爭早晚會爆發,並且他還認為德國12個師就能戰勝法國100個師,因為他看到了德國新戰術。而法國這個時候依然是一戰時期的思維,認為戰爭依然依靠大炮,溝塹這類陣地戰,實際上戰爭已經來到以坦克為主的閃擊戰。
戴高樂在二戰前寫了一本《機械化戰爭》,講述了機械化裝甲部隊和空軍結合的戰術,但是當時法國掌權的是七八十歲,一戰時期的老將甘末林,他們固執地認為,坦克飛機只不過是玩具,戰場上能起作用的只有堡壘和大炮,所以修建了眾多堡壘。而戴高樂的《機械化戰爭》被當時德國人買回去翻譯成德文,陸軍總司令古德里安看完後,如獲至寶,並付諸實踐。
古德里安
果然沒過多久德國就吞併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因為捷克,奧地利等都是德國東部國家。所以當時英國、法國看到了德國的野心也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動作。他們甚至還有個小心思,把禍水引到蘇聯那一邊,順勢解決兩個敵人。
時間來到1939年5月份,希特勒對波蘭提出了領土要求,在一戰的《凡爾賽合約》中,以前德國的波森和西普魯士都割讓給了當時的波蘭,給予了波蘭進入波羅的海的通道。早期希特勒為了麻痹波蘭,還簽訂了《波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是當德國吞併奧地利和捷克後,波蘭就成了他下一個目標。
本來波羅的海的通道與德國領土是分開的,德國先是要求擁有治外法權的公路,這條公路直通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波蘭在獲得英法支持以後,拒絕了德國的要求。希特勒認為英法不會因為波蘭問題與德國開展,因此在1939年4月28日終止了《波德互不侵犯條約》。波蘭隨即與法國簽訂了一個同盟協議,法國承諾如果波蘭遭到襲擊,法國會在15天內加入戰鬥。英國隨後在和波蘭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其實這些都是自我安慰罷了。
與蘇聯的密謀
在德國入侵波蘭之前,德國參觀團看到波蘭士兵在軍營外大小便,於是便認為波蘭此時的軍紀渙散。要知道在部隊中,隨地大小便很容傳染霍亂、痢疾等疾病,這類疾病都是通過糞便污染水源,或者乾燥的糞便通過空氣傳入人體的,二戰時期大家都知道這種隨地大小便的危害,但是波蘭這種行為是很明顯說明軍紀不嚴。
其實英法也沒有閒著,在1939年6月派代表團到聖彼得堡與蘇聯談判,蘇聯也很重視這次會談,派最高規格的軍事代表團,與前來的英法進行談判。而英國卻只派了幾個空軍少將,法國更過分,派了幾個即將退休的將領過來談判,而且這些將領為了保證自己順利退休,進門就告訴蘇聯代表團,這事我們做不了主。這讓當時蘇聯非常憤怒,做不了主,過來是旅遊的麼?這個代表團真還是來旅遊的,先後遊覽了列寧格勒和莫斯科。
而且在談判過程中,英法一直保持著對蘇聯的警惕。在歷史上,東斯拉夫人對歐洲的搶劫達到30多次,每次都是滅絕式的搶劫,而且俄國信奉東正教,和西歐天主教在宗教上有無數次衝突。但是波蘭與蘇聯都同屬於東斯拉夫人,但是這兄弟倆仇恨要比同德國讎恨更深,歷史上,俄國曾三次瓜分波蘭,而且波蘭國歌里都把抗擊俄國的東布羅夫斯基當作人民英雄,可見與俄國的世仇有多深。
因為蘇聯與德國中間夾著波蘭,蘇聯伏羅希洛夫元帥讓英美問波蘭,如果德國入侵法國,波蘭願不願意借道,讓蘇聯支援法國。波蘭人的回答是:「德國人來了,我們有喪失自由的危險;俄國人來了,我們有喪失靈魂的危險。絕不允許俄國士兵進入我們的領土。」
就這樣英法把蘇聯送給了德國,此時希特勒也沒有浪費這個人情,對蘇聯表示:沒有什麼不能談的,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親自飛往莫斯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法國淪陷後,英國遭到德國猛烈轟炸的時候,邱吉爾偷偷與史達林會面,談判的內容甚至包括犧牲巴爾幹半島等。
一戰結束後,蘇聯因為十月革命便退出了協約國,這在英法看來就是背信棄義,相對於英法,蘇聯和德國更像同病相憐的兄弟。於是在1922年,蘇聯德國簽訂了《拉巴洛條約》,這份條約第一次承認蘇維埃俄國政權的合法性,並放棄原沙皇俄國時期的債務。
在英法看來,最不可能成為夥伴的兩國國家結成了同盟,因為德國此時正在大力鎮壓工人革命,但是希特勒非常識時務,不但拉蘇聯入伙,還給蘇聯實實在在的利益,那就是瓜分波蘭。
歷史弔詭的是,蘇德簽訂的這份《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戰後被蘇聯給否認。因為莫洛托夫特在與德國簽訂協議的時候,用的是拉丁字母而不是西里爾字母。我想此時蘇聯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明白如果這份協議如果公之於眾,對自己,對蘇聯都沒有什麼好處。於是這份「偽造」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最後不了了之。
到了1939年8月份,納粹德國大肆報道波蘭將要入侵德國的新聞,甚至報道已經有150萬波蘭軍隊集結在德國邊境。蓋世太保從納粹集中營中找到十幾個死囚,讓他們穿上波蘭人的軍服,然後槍殺這些死囚在德國與波蘭邊境的樹林裡,然後帶著剩下的一個死囚,攻占了德國一個電台,宣布波蘭對德國開戰,然後把死囚打死在電台里。
入侵波蘭
隨後1939年9月1日凌晨4點45分,納粹德國三個集團軍群,160萬大軍,撲向沉睡中的波蘭。天上是2000架飛機,地上是2800輛坦克,德軍一共投入44個師,包括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波蘭方面一共是7個集團軍、870輛坦克、407架飛機、39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2個摩托化旅,總兵力約100萬人。
不僅僅是軍力上的差距,還有戰爭思維上的差距,波蘭此時主力部隊居然是騎兵旅,共計有11個騎兵旅,僅波莫爾思卡騎兵旅就有1.2萬人,而且還是波蘭的絕對主力。你能想像,這些波蘭騎兵騎著高頭大馬,拿著大刀沖向德國坦克時的場景,完全是帶冷兵器穿越回古代的戰爭。
而且當時波蘭把大量的軍隊集結在德國波蘭的邊境,當德國裝甲師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進攻波蘭的時候,突破了邊境便入無人之境。唯一能形成的抵抗就是格丁尼亞戰役,德軍損失1000多人。
蘇聯德國瓜分波蘭
德國占領波蘭後,蘇聯宣稱由於波蘭政府不復存在,因此《蘇波互不侵犯條約》不再有效,為了保護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人的利益,決定進駐波蘭東部。1939年9月17日凌晨,蘇聯的軍隊開赴波蘭東部,德蘇兩國軍隊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會師。
波蘭人沒有看錯,蘇聯占領波蘭以後,認為波蘭是資產階級建立的國家,是勞工階層的敵人,因此要堅決予以滅絕,下令處死1500名波蘭的官員。但是在隨後二戰結束之後,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裡,發現了4400具屍體,這些屍體雙手都被捆綁,頭部有彈孔,很明顯這些都是蘇聯在入侵波蘭時候殺死的。蘇聯占領波蘭期間,還把100萬波蘭人流放到西伯利亞。因此在波蘭人的印象里,閃擊波蘭,絕不是德國人一家乾的,還有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