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流落民間的匠人,以故宮館藏為原型,做出獨一無二的佳禮

2020-10-27     國家地理中文網

原標題:宮廷流落民間的匠人,以故宮館藏為原型,做出獨一無二的佳禮

「採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

兩千多年來,花絲鑲嵌工藝一直為宮廷御用,多用於帝王后妃的飾品、器物,用以凸顯皇家尊貴。

「花絲萬縷織金冠,妙手鑲嵌有乾坤」,花絲鑲嵌將金銀的美感推向了極致。

抽金成絲,採用 掐、填、堆、壘、編、織、攢、焊等傳統技法,將金絲彎曲勾勒成各種造型,鑲嵌以玉石。 絲比髮絲還細,紋樣如芝麻般大小,做一件花絲鑲嵌首飾,宛如在金上刺繡。

「花絲萬縷織金冠,妙手鑲嵌有乾坤」,花絲鑲嵌將金銀的美感推向了極致。

「它與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宮毯、京繡」共稱的燕京八絕,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最後一個高峰。

而花絲鑲嵌位列燕京八絕之首,更被譽為活著的珠寶工藝歷史。

這項精妙絕倫的工藝被世界推崇、被奢侈品效仿。

但在國內,依舊避免不了「失傳」的境地。

花絲鑲嵌極依賴手工技巧和經驗,培養一名師傅的時間短則十幾年長則數十年。

很多人幾十年的心血研習尚不能完全掌握全部精妙所在,許多年輕學徒都望而卻步。

今天,也僅在北京、成都等地有少量真正純手工的花絲鑲嵌工藝廠被保留下來。

2018年,為了尋訪失落的手藝「燕京八絕",

我們輾轉京、津、冀。

探故宮文物醫院,

拜訪修嬪妃首飾的文物修復師;

尋天津倒閉的花絲廠,

找到曾經傳承宮廷技藝的老師傅。

2008年,花絲鑲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曾經的花絲鑲嵌,

用金絲做底,點翠鑲嵌,

做起來不計工本,

是貴妃格格們居家宮斗必備,

所以大清亡了後傳承都不好。

年邁的師傅帶著年輕的工匠和

用銀鍍金替代金絲,把點翠換成燒藍,

繼續花絲鑲嵌,

這傳唱了千年的的金與火之歌。

高爾基曾說 「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著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

手藝的消亡並非僅僅失去一樣東西,而是工具、匠藝、心法等等整個系統都消亡殆盡了。

為了讓更多人能看到花絲鑲嵌的美,我們選擇了幾款 銀鍍金的花絲鑲嵌飾品,工藝不變,但價格相對更容易接受。

戳下圖可直接購買

所選的每一款飾品都以故宮館藏文物為原型,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新復刻。

花絲編織戒指、手鐲:編織是故宮館藏花絲鑲嵌文物最常用紋樣,一般作為襯底使用。

將其單獨提取出來做成戒指和手鐲,既有宮廷精緻又有現代簡約感。

搭配挺括面料或有質感的羊絨衫/大衣,不僅能襯托出高貴華麗的風格,日常佩戴也不會顯得誇張。

花絲古錢紋手鐲:古錢紋是故宮館藏清宮后妃首飾常用花紋,採用累絲工藝,每一個小卷的彎曲弧度、大小都要精心的設計和製作。

要達到最後這樣通透立體的效果,非常費時費力。

整體造型復古簡約, 搭配雪紡、絲綢、歐根紗等材質的服裝,完全將花絲的優雅和女人味顯現出來。

搭漢服也是各種美美美美美!

想要在傳統的花絲鐲上塑造出四龍戲珠效果,就必須要攢出立體又對稱的龍頭效果。

只有手藝非常純熟的老匠人才有信心做出這樣的效果。

整體設計既有金器的華美,舉手投足間又多了一絲古典韻味。

戴在手腕間不經意的優雅感,襯得整個人都多了幾分華貴氣質,如果要選擇一個買來贈人,它絕對是最不會出錯的選擇。

由於花絲鑲嵌全為手工製作,這為數不多的百件飾品,就已經耗費了他們半年的時間。

這一次如果沒有買到,下一批可能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飲水鳥】花絲鑲嵌飾品

傳承2000年的皇家高定 純手工製作

花絲鑲嵌的技藝高超、用料珍奇、工藝繁複,使其在許多收藏家的心裡,珍貴性絲毫不亞於唐畫與宋瓷。

一件金絲鑲嵌的工藝品,想要完美成型,要經過 「掐、填、攢、焊、堆、壘、織、編」八大工藝。

這八種工藝細分起來每個都是千變萬化,在實際操作中也可進行不同次序上的搭配。

花絲工藝的第一道工序是拉制花絲,也叫拔絲。

花絲鑲嵌,是用比頭髮絲還細的金絲銀線製成。但最開始時,金銀融化後,倒進溝漕後成型,都是比手指還粗的金(銀)杵。

工匠們要趁熱打金(銀),把手指粗的金銀杵捶打成粗線。然後把這些粗的金銀線穿過孔徑不一的拉絲板,用力拉伸,藉助金屬的延展性,最終把金銀杵拉成比頭髮線還細的金銀線。

從拉絲板中拉出來的單根絲表面是光滑的,這在行內被稱為「素絲」。

素絲還需要經過一定的加工,搓製成為各種帶花紋的絲才可以使用,「花絲」之名由此而來。

一段20公分長的銀線,最終拉成製作花絲鑲嵌的銀線,要被拉長至200米。拉伸幅度整整是1000倍。人們常說,百鍊成鋼。但對於花絲來說,千拉方可成器。

掐絲:用鑷子或鉗子將花絲掐成各種紋樣的工藝,粘焊在器物上。

由於花絲極細非常容易斷,注意力必須非常集中,所以掐絲既是基本功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術。

填絲:是將製成的花絲圖案平填在規定的圖案里。

是花絲鑲嵌中最「修身養性」的一環,填這種比芝麻粒還小的蔓兒,對工藝師的眼力和手力要求都極高。

有時小東西不聽使喚,有勁也使不出,整個人都會喪氣的不得了。

一根圖案大概需要填上百個蔓兒,哪怕是經驗非常豐富的技師,做一個簡單圖案也得要兩天多的時間。

攢:將珠寶粗坯的細部用工具敲打為更完美的形狀,並用金屬刀具在金銀片上一點點雕刻成所需的圖案。

堆壘、焊:用堆炭灰的方法將碼絲在炭灰上繞勻,壘出各種形狀。

將製成的紋樣拼在一起,通過焊接組成完整首飾,形成天衣無縫的奇效。

焊接對於工匠經驗有極高的要求,灑金焊藥,灑少了焊不上,灑多了影響花絲效果。

對火候也要有精準的判斷,如果花絲被燒斷,整個作品就前功盡棄了。

編織:將細絲編織邊緣紋樣和不同形體的底紋,在底紋上再粘以用各種工藝方法製成的不同花型紋樣。

鑲嵌:如果說花絲鑲嵌的精髓在花絲,那麼後期的鑲嵌則可以起到畫龍點晴的妙用。

用挫、鎪、捶、悶、打、崩、擠 、鑲等技法,將金、銀薄片做成精緻的托槽或爪子形臥槽,點綴以珠寶翠鑽、精石美玉等。

一定要「鑲好、鑲平、鑲俏」,才算得上一件完美的花絲鑲嵌工藝品。

花絲鑲嵌這麼多步驟,中間有任何失手,都必須報廢重來,真的每一步都配得上匠心兩個字。

一件做了1個多月的作品,可能因為一點沒注意到,就前功盡棄。

【飲水鳥】花絲鑲嵌飾品

傳承2000年的皇家高定 純手工製作

頭髮絲般細的花絲在火中塑形,有時火稍微大一點花絲就會斷掉。

花絲鑲嵌存在本身就是金與火交織的藝術。

為了將八種工藝熟練於心,工匠們每天至少練習10個小時。

冬天水涼,免不了凍手;點火加工時又燙得不行,手上新增不少被火星燙傷的疤;還有拉口子、酸腐蝕、扎刺……

在很多固執的老手藝人心中,花絲應該是被「嵌」在博物館內的。

他們只願意復刻以前老工匠給「宮裡」做的東西,覺得用傳統工藝做新設計就沒了老東西的味兒。

「我們嘗試將復刻產品推向市場了,很多人覺得好看是好看,可是買回來不好搭配,最終咱們的傳統工藝只落得個華而不實的名號。」

「而且,很多重工復刻的,價格都非常高,幾萬到幾十萬的都有,除了懂行的人願意收藏,普通人可能就覺得:你這是什麼東西啊,賣這麼貴!」

北京花絲廠的手藝人說。

北京通州花絲廠復刻《圓明園大水法》

「傳統工藝想要傳承下去,不能只靠政府補貼,我們必須找到現在年輕人願意接受的方式。」

自此,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老物件,用花絲鑲嵌的手藝做出新意,就成了北京花絲廠手藝人每天的必修課。

如今,他們帶著最新的成果 項鍊、耳飾,來到了風物小館,三個系列的花絲飾品, 質地分銀和銀鍍金兩種,靈感皆源於故宮館藏文物,用花絲鑲嵌工藝進行創新,等待諸位的光臨品鑑。

風物君的同事們說,這款花絲首飾:既保留宮廷絕技的古典韻味,還很貼合日常的審美。

宮廷韻味,現代審美

花絲鑲嵌飾品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瓶安系列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汝窯,生產的瓷器專供北宋宮廷使用,是宮廷審美的代表。

此系列靈感源於宮廷瓷器瓶,縱橫交錯的花絲,交織出瓶身精巧結構。

栩栩廓形,方寸間勾勒嬌羞無限。

搭配珍珠尾綴,既有宮廷精緻又有現代簡約感。

日常佩戴不僅能襯托出高貴華麗的風格,也不會顯得誇張。

銀色比起金色更加低調,大小恰到好處,精巧別致。

瓶安也有平安的寓意,是滲透到中國人骨子裡委婉含蓄的祝福,買來送給親人、朋友都是極誠心的。

帶「瓶安」寓「平安」

瓶安系列花絲鑲嵌飾品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龍袍水紋系列

皇帝龍袍下擺繡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為水腳。

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涯」。

此系列以水絡為設計靈感,提取水紋的特點賦予花絲圖案。

輕盈點落,靈動起舞,絲縷繁複鋪陳出華麗旖旎的宮廷圖騰。

整體設計都很簡約,搭配雪紡、絲綢、歐根紗等材質的服裝,完全將花絲的優雅和女人味顯現出來。

耳飾有兩種不同的戴法,能滿足不同臉型、不同場合的需求。

銀色系列如同波光波浪起伏的海面,安靜且磅礴。

珍珠的溫潤和花絲的精緻,相輔相成,不會搶去彼此的風頭,增加了一點柔美溫婉的氣質。

以水絡為設計靈感

鋪陳出華麗旖旎的宮廷圖騰

龍袍水紋系列花絲鑲嵌飾品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玉壁系列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

它自古作為宮廷禮器,是尊貴身份與高貴美好的象徵。

此系列用黃金花絲工藝融入玉璧形制,純真與美艷相融,交錯目眩神迷。

金銀絲的纏繞做成的幾何造型,精緻小巧,既有古典的氣質,又顯靈動年輕。

玉壁是中空的,立體生動,留有想像空間,不會老氣。

玉璧系列花絲鑲嵌飾品

傳統與美艷的結合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每一款花絲鑲嵌首飾,都是由熟練的花絲師傅,伏案桌邊數小時,連續幾天才能做出來的

手工匠心,是拿在手裡可以感受到的溫度。

由於花絲鑲嵌需要全手工製作,成本高,工期也比較長,所以現貨只有銀與銀鍍金兩種。而且這批現貨,已經是老師傅們趕工半年才做出來的了,這次趕不上,下一趟大概要等明年。

如果想要純金款,需要預定,下單後再做。

當那些偉大的工匠漸漸老去,曾經凝聚中華民族世代工藝傳人智慧的花絲鑲嵌,只能在博物館裡孤獨地回映著盛世的餘暉。

幸好,在我們身邊,仍有一些人為這樣一門手藝時刻努力著。

他們精雕細琢,讓這門手藝承載的工匠精神,在千百年的沉澱中持續流光溢彩……

花絲鑲嵌飾品

戳下圖可直接購買

當那些偉大的工匠漸漸老去,曾經凝聚中華民族世代工藝傳人智慧的花絲鑲嵌,只能在博物館裡孤獨地回映著盛世的餘暉。

幸好,在我們身邊,仍有一些人為這樣一門手藝時刻努力著。

他們精雕細琢,讓這門手藝承載的工匠精神,在千百年的沉澱中持續流光溢彩……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yeoaXUBd8y1i3sJy4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