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春耕正當時 壩區農活忙

2020-03-10     亞魯紫雲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鎮寧扁擔山壩區的村民在地里勞作


省委、省政府提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堅決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抓住春種時節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提高規模化水平,切實提升組織化程度,毫不放鬆抓好農業綠色發展,確保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在修建機耕道


「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安順各地聞令而動,春耕備耕的號角在全市500畝以上壩區吹響。

3月4日,在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挖機轟鳴,在栽種小蔥的地塊旁,四台挖機正在挖田坎平整新的土地,在另一邊已平整好的土地上,二十餘名農民們覆膜耕種,機械與人力交叉春耕作業,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青莊壩區作為省級樣板壩區,總面積約7000畝,涉及7個村,21個自然村寨,主要種植小蔥、冬瓜、山藥等高收益蔬菜,產業帶動農戶5247戶,農民人口20403人增收,其中貧困戶586戶,貧困人口1995人。


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村民在地里勞作


「我們依託平台公司統一流轉土地,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打造青莊壩區高標準高質量的樣板田、科技田、效益田,聚焦省級樣板壩區創建指標。」據樂平鎮平台公司貴州鼎興高山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勤江介紹,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樂平鎮緊抓農時,按照產業發展「八要素」要求,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統籌推進,將發展青莊壩區小蔥面積800畝,山藥面積1000畝,冬瓜面積1200畝,畝產值將從去年9000元提升至12000元,通過高質量發展高效農業,帶動廣大人民群眾致富脫貧。


平壩區天龍鎮高田壩區種植的蔬菜


在位於隔青莊壩區2公里處平壩區天龍鎮高田壩區,村民們忙著在地里除草、栽種,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景象。「我們採取兩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天龍鎮高田村支書朱高學說,高田村高標準蔬菜基地從農曆正月初六,就已復工復產。復工以來,壩區已經採收30萬斤蔬菜,種植完成100畝四季豆、500畝豇豆、750畝香蔥。


紫雲自治縣壩羊鎮及時安排部署,有序推進春耕生產 姚福進 攝


春節剛過,紫雲自治縣廣大幹部職工迅速行動,聚力攻克脫貧攻堅最後堡壘,13個鄉鎮(街道)和21個未出列的貧困村打響最後殲滅戰,發起最後總攻。

在壩羊鎮紅院村紅院壩區甘藍種植田地里,記者看到,村民們戴著口罩、拿著鋤頭,在田裡給甘藍苗除草。

去年冬,壩羊鎮在調優產業結構中,在紅院壩區種植甘藍630畝。目前,正處除草、施肥管護的關鍵時期,壩羊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組織村民復工管護。

據了解,作為深度貧困縣之一,紫雲自治縣加快推進春耕生產,把壩區產業挺在前面,依託壩區資源優勢壯大蔬菜產業,全縣新增甘藍、菜心、佛手瓜種植面積10萬畝。


鎮寧扁擔山壩區的村民在地里收割蔬菜


在鎮寧自治縣扁擔山鎮扁擔山壩區,村民在蔬菜基地採收,分揀,裝框,裝車。目前,該壩區花菜正進入採收季,壩區組織當地30餘名村民搶收蔬菜,發往貴陽農貿批發市場。「從大年初四起,我們每天戴著口罩在地里採收蔬菜。」正在裝車的工人王邦猛說。

據扁擔山鎮黨委書記韋安介紹,扁擔山壩區目前有連片土地2200畝,去年,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發展捲心菜200畝、黃瓜300畝、茄子300畝、辣椒400畝、西紅柿400畝,完成蔬菜種植示範園800畝噴灌系統的建設,同時在壩區大力推行『土地統一流轉、產業統一規劃、生產統一管理、成本統一核算、按股保底分紅』的發展模式,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生產投入零成本、經營管理零風險、勞動就業零距離」。在壩區產業的帶動下,扁擔山全鎮減貧426戶2244人。


關嶺自治縣上關鎮宜所壩區,村民在地里勞作


青莊壩區、高田壩區、紅院壩區、扁擔山壩區只是我市當前一手抓防疫,一手推進壩區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縮影。

當前,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正在貴州縱深推進。我市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以500畝以上壩區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壩區高效農業產業,並以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園區為平台、科技為支撐,著力推進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提升產值和經濟效益,激發壩區產業發展龍騰虎躍,助推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安順日報社大數據智慧全媒體記者 伍水清/文 盧維/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wecwXAB3uTiws8Koih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