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還擊戰中,我國爆錘越南,蘇聯為何沒有採取軍事行動?

2019-09-20     春秋史館

越南戰爭後,越南的自信心空前膨脹,號稱「世界第三強國」。也難怪,經過14年艱苦抗戰,越南打敗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維護了國家主權的完整和統一,成就絕不亞於我國打贏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可惜,越南在戰後走上了武力擴張的道路,強勢入侵寮國和柬埔寨,又在中越邊境頻頻起釁,我國忍無可忍之下將其一頓爆錘。

不同於越南戰爭,越南在這場戰爭中處於孤立無援的地步,沒有我國和蘇聯提供物資和軍事援助。戰爭僅持續一個月,我軍便攻破了越南賴以生存的紅河防線和諒山防線,深入越境50公里,斃傷俘敵10萬餘人,將河內置於我軍兵鋒打擊之下。蘇聯坐視越南敗亡,任由蘇聯——越南戰略部署被打亂。

對越還擊戰中,我國爆錘越南,蘇聯為何沒有採取軍事行動?

蘇聯沒有武力干預中越戰爭也有自己的考慮。1979年,蘇聯正積極準備入侵阿富汗,下一步還要占領巴基斯坦,打通前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因此蘇聯也很忙,既要準備戰爭物資,還要進行兵力調動,以防美國和北約有所動作。和中國交惡後,蘇聯和越南之間的交流通道已被切斷,即便想支援也是愛莫能助。

另外一個原因是,蘇聯對我國也非常忌憚。蘇聯百萬大軍固然能順利開進蒙古草原,但面對有數十年作戰經驗的解放軍也不敢掉以輕心。除非蘇聯做好了與我國全面開展的準備,否則絕不敢在邊境有所動作。珍寶島衝突證明,我國有決心也有能力打一場邊境決戰,在四面皆敵的情況下,蘇聯實在不敢再得罪一個強鄰。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中美實現關係正常化,就在發動對越還擊戰前一個月正式建交。我國在2月中旬發起反擊時,美國嚴正告誡蘇聯,不要採取讓局勢惡化的行動。與此同時,美國「星座」號航母突擊群來到南海附近,與蘇聯艦隊進行伴隨監視,令其不敢輕舉妄動。直到3月初蘇聯大舉增兵中蘇邊境,雙方才各自撤退。但這時候我軍已基本達成戰前預定目標,蘇聯此舉不過是警告我國不要有進一步行動,不要觸碰蘇聯底線,這場大戰終於落下帷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txtTm0BJleJMoPMD5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