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所說的話,對自己的心具有相當強的影響力。只要說出正向的話語,心會變得開朗,人生也會變得光明;使用負面詞語,不但失去內心的活力,也會遺失生活的動力,內心進而被失望、不滿或憤怒占滿,使人生逐漸變得陰暗。
別說做不到 不妨改說或許辦得到
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儘量說正能量的話,是非常重要的。而所謂的負面語言,例如不自信:「我做不到……」;責怪:「如果沒有那傢伙的話……」,又或者是自暴自棄:「反正我就是不會」等,其實就是抱怨。
因此,想抱怨時,把原本想說的話轉換成正面語言,便能使人生變得光明。例如,想說「做不到」時,就試著說「超越困難才更有意義」。不要說「如果沒有那傢伙的話」,而是試著轉念,「多虧有那樣的人,世界才會更加有趣」。
不說『辦不到』,改說『或許辦得到』。只要讓說出口的話變得正面,心態就會變得正面、積極,人生也會因此逐漸變得光明。
一次隨口抱怨,蔓延成千百次抱怨
語言擁有很大的影響力,能夠左右我們的人生,所以絕對不可以養成抱怨的習慣。可是,這點實際上很難做到。剛開始你可能只是隨口抱怨一下,之後卻不知不覺越說越多。等到自己察覺,才發現自己一直都在抱怨。
例如,最初某主婦只是想跟親友發泄:小孩不幫忙做家事、丈夫不懂她的辛苦。最後卻每天都在念家人。早日發覺惡習並徹底改掉,相當的重要。不然,未來和朋友聊天時,話題只剩下抱怨,甚至獨自一人時,腦袋裡想的,也只有對他人的怨言,導致一整天都想負面的事。
一旦習慣抱怨,其對人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計量。舉例來說,抱怨會讓周遭的人感到焦慮,你的人際關係因此緊張。
習慣很重要,但有些習慣必須打破,不該固守。正面語言跟思考,才是需要積極培養並固守的習慣;反之,若你常常說負面話語,還是趁早改變會比較好。
抱怨,雖然能讓人得到一時的快感,但若天天埋怨的話,就沒有其他益處,更無法為自己的心靈帶來好的影響。重視自己所說的話,使用正面、積極的語言,才是最重要的。
有意識地改變抱怨方式 幸福就會降臨
某個女性進入公司任職,在行政部上班。可是,她強烈希望,自己能在市場部的第一陣線工作。因為願望未能實現,所以該女性開始變得怨天尤人。等到她意識到時,早已習慣說出『無趣、不快樂、好討厭』之類的話。同時,她也發現自己越是抱怨,心情就越低落,周圍的氣氛也變得更差。
於是,她下定決心不再說這類的話。她提醒自己,改用開朗的聲音,把抱怨改成『好像很有趣、很有意義、應該會喜歡』等正向言語。最後,她的心情逐漸變得開朗。不光是如此。上司和公司的幹部看到她的轉變後,認為她很有活力,所以就讓她嘗試業務的工作。她終於如願得到市場部的工作了。
只要隨時有意識的把抱怨轉變成正面、積極的話語,幸福跟機會就會降臨。有些人整天抱有『不管做什麼事都不順、運氣一直很差』之類的想法,正因他們養成了抱怨的習慣,所以才無法抓住機會。請記得,正面語言才具有帶來機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