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李亞雲 文圖
昨日上午,新縣福和希望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師劉曉宇在學校附近的出租屋內,通過電腦為孩子們講解「作息時間表」一課。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他們不知道劉老師為此付出了怎樣的艱辛。
「停課不停學!」疫情初始,劉曉宇接到了學校的通知。此刻,她正在潢川縣桃林鋪鎮的老家。「家裡沒有網絡,電腦都在新縣的出租屋內,公共運輸中斷,如何返校?」一番思考後,劉曉宇決定步行返校,「回新縣,離孩子跟學校近些,心裡踏實!」
導航顯示,家距學校近90公里,橫跨潢川、光山、新縣3個縣。一個瘦弱的姑娘,一個人走這麼遠的路,劉曉宇的父母不放心。但抵不過女兒的堅持,2月3日清晨5時許,天蒙蒙亮,劉曉宇拉著一個行李箱出發了。
「哪怕走慢點,兩天時間肯定能到的!」劉曉宇抱著這樣的信念上路了,剛開始,她腳步輕快,心情很不錯。但隨著時間推移,腳步越來越沉重,行李箱也成了巨大的負擔。上午8時許,她終於走到潢川縣城。疲憊不已的劉曉宇決定給自己「減負」,將行李箱寄存在潢川縣汽車站附近的一個小賣部中,她帶著兩瓶水、一包火腿腸再次出發了。
害怕手機沒電,劉曉宇不敢開機,因為夜裡更需要。一個人沿著空曠的潢光路一路向南行,下午1時許,劉曉宇到達光山縣。半瓶礦泉水、兩根火腿腸,她邊走邊解決了自己的午餐。
「這時已經走了8個小時,感覺路越走越遠,沒有盡頭!」劉曉宇回憶說。正在劉曉宇拖著沉重的步伐前行時,一輛共享單車出現在她的視野中。如獲至寶的她騎上單車,再度出發了。
有了交通工具,劉曉宇心裡有了底。「爭取早點到新縣!」「潑河過了就是滸灣,到了滸灣就到新縣了!」「每一步都離學校越來越近!」一路上,劉曉宇不斷給自己打氣。
也有路過的陌生人問詢劉曉宇往哪兒去。在得知她隻身趕往學校,好心人熱情地邀請她去家中吃晚飯,但被她婉拒。「疫情當前,我怕給別人添麻煩!」憑著一股勁兒,劉曉宇終於在晚上9時許抵達學校附近的出租屋。
從晨光熹微,到黑夜漸深,挪動幾乎失去知覺的雙腿,倒在熟悉的床上,簡單的動作費盡了劉曉宇最後一絲力氣。
經過幾天的休息,「散架」的身體才恢復如初。在家備課、熟悉教材後,2月10日,劉曉宇通過電腦為孩子們上課、輔導、批改作業。「看到可愛的孩子們,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直到3月8日,學校分發教材當天,劉曉宇的出現讓同事們深感意外。「你家離學校最遠,怎麼來的?」劉曉宇將返校經過告知大家後,同事們驚訝不已。「這才多大的事兒!」劉曉宇雲淡風輕。
劉曉宇沒有告訴大家的是,回到新縣出租屋後,她自行隔離了14天,靠著屋裡年前存下的一箱方便麵跟半袋大米、半袋白面度過了一個人的14天。
新縣福和希望小學校長尉海告訴記者,劉曉宇是90後,是學校較為年輕的老師。「一個女孩,走那麼遠的路趕回來給學生上課,真的很不容易。」尉海說。(編輯 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