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首發,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文|江徐
尼采說: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
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意願而活,做自己喜歡的事,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不迎合,不討好,不為別人犧牲自我,委曲求全。如此,才算不辜負人生。
中國人向來具有犧牲精神,並且以此作為一份義務、甚至一種榮耀。「人不能只為自己活」,這樣一句話,聽來是不是非常合情合理?因為大家都在那樣活著。誰若自私,便是可恥。
張愛玲的《半生緣》中,顧曼璐這個角色讓人覺得著實可恨,她為拴住丈夫,竟然設下圈套,將親妹妹獻給自己的男人。
不要忘了,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顧曼璐雖然淺薄、虛榮、固執,但追根究底,她的可憐之處或許還是在於最初的犧牲。
年輕時候,顧曼璐擁有過屬於自己的愛情。她也曾和心儀的人,閒走在弄堂小巷,漫步於黃昏暮色,對未來懷有一份疏影橫斜水清淺的願想。
後來,父親去世,上有母親和年邁祖母,下有一群年幼弟妹,養家餬口的責任自然而然落到顧曼璐一個人的頭上。她別無選擇,於是主動退了婚約,走上舞女這條路。
為了母親和祖母,為了弟弟妹妹,顧曼璐犧牲愛情,出賣青春,整個人活成一家老小的劇本。
電視劇版《半生緣》的第一集,通過一個橋段交代出顧曼璐的這種犧牲:她在二十來歲時,就跟了一位姓王的先生,對方送她一套房子。後來,她「不愛」他了,移情別戀,這位王先生當然不樂意,派遣混混到家裡來打砸扔摜,趕一家老小出門,揚言要收回房子。恰巧另一位覬覦顧曼璐已久的男人趕到,幫忙擺平此事。
曼璐與曼楨姐妹情深,彼此淚眼婆娑,相互說著知心話。一個規勸姐姐,以後不要再去做舞女,以免再讓自己受到傷害。一個對妹妹推心置腹,認為自己是家裡老大,多犧牲一點理所應當。同時,她又換位思考地問對方一句:「如果有一天,要讓你為家裡做出一點犧牲,我相信你會的,對不對?」曼楨毫無猶豫地回答:「會的。」
犧牲自我,成全他人,這種做法,也許一時能夠解除生存困頓,但終究不能徹底譜寫他人人生。有時候,犧牲得越多,積累的怨念越深。等到終有一天爆發,便是復仇一般的恨意。感覺顧曼璐就是這樣。
很多讀者表示不解,後來的顧曼璐何以變得那麼殘忍無情,為了保住自己的富貴生活,將妹妹當做魚肉呈送到自己丈夫榻上。
事實上,為了拴住自己丈夫、保住富貴生活只是原因之一,更深的原因在於:之前情感生活中帶來某些誤會與曲解,讓她對曼楨壞了恨意;長年累月的犧牲,到底讓她為自己感到命運不公。
這一點,書上是有描寫的,那也正是張愛玲對人性的洞若明火之處:
「曼璐真恨她,恨她恨入骨髓。」她又兀自想著:「我沒有待錯她呀,她這樣恩將仇報。(其實是誤會)不想想從前,我都是為了誰,出賣了我的青春。」
後來,她和丈夫的陰謀如願得逞,被軟禁的曼楨憤恨之下打了姐姐一巴掌。這一巴掌,讓「兩個人同時都想起從前那一筆帳,曼璐自己想想,覺得真冤,她又是氣憤又是傷心,尤其覺得可恨的就是曼楨這樣一幅烈女面孔。」情急之下她對曼楨袒露出真實想法,那是自我犧牲之後的心有不甘:
「我也是跟你一樣的人,一樣姊妹兩個,憑什麼我就這樣賤,你就尊貴到這樣地步?」
質問對方憑什麼,其實就是意識到犧牲之下的不公。
可見,就算當時的犧牲出於自願,但終究心有不甘。有朝一日,需要對方付出代價補償自己,也會覺得心安理得。
顧曼璐自己沒有生育能力,費盡心機,借妹妹的子宮獲得一個孩子,以為憑此能夠挽留丈夫,沒料到緣淺福薄,還沒熬出頭,就病死了,真應了《紅樓夢》中兩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誤了卿卿性命。
曼楨雖未在生活方式上步姐姐的後塵,但是從某一角度看,她依然重蹈覆轍——為別人、為親人,甘願犧牲自己的人生。
無奈之下,她有了與姐夫祝鴻才的孩子。曾經,她為逃脫那個魔窟般的地方,遠離那個禽獸般的男人,寧可拋下自己的骨肉。後來還是出於母性,加上聽聞深愛的人已經結婚成家的消息,她終於向現實妥協。
為了孩子的幸福,她決定犧牲自己,與祝鴻才結婚。那個時候,她已然覺得自己成了不足輕重的一個人,和誰在一起、過怎樣的日子,都不重要,只要孩子平安、健康。
事實證明,生活不是你願意將就,它就能夠幸福起來。祝鴻才之前對顧曼楨夢寐以求,等到真正擁有,他卻感到失望,畢竟不是一路人。在氣氛緊張、爭吵不斷的家庭,孩子又怎能幸福?關於曼楨與祝鴻才的婚姻,書上這樣寫道:「這些年來她固然是痛苦,他也沒能夠得到幸福。要說是為了孩子吧,孩子也被帶著受罪。當初她想著犧牲她自己,本來是帶著一種自殺的心情。」
等到醒悟過來,她想盡辦法,結束了這段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婚姻。
有時候,犧牲自我這種行為,不但不能讓事情如願以償,反而讓你失去更多。
從小說看向現實,你我周遭是否同意存在很多自我犧牲?很多人,或被迫、或自覺地活成父母的續集與子女的前傳。漫漫一生,查看自己的人生,卻是依稀不可見,不能不說可悲。
每個人的人生,由每個人自己負責。每個人的道路,各自平心去走。犧牲自我,成全他人,辜負的終將是自己的人生。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煮字療飢,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