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要如何解決「立於不敗之地」的基本問題。
上任不久的證監會主席在首次公開亮相中表達了「必須敬畏市場,必須敬畏法治,必須敬畏專業,必須敬畏風險」的監管思路。如果此思路真正得到落實,那麼,A股的確是有望走出大家所盼望的長期牛市的。
然而,長期牛市不等於讓絕大多數投資人賺錢。因為長期牛市出現的前提條件就是能通過實質上的新股發行註冊制,配合嚴格執行退市機制,加上嚴厲執法打擊操縱與造假,從而讓市場具備有效的優勝劣汰機制。
而優勝劣汰機制的建立,受打擊的恰好是一直以來受國內投資人熱捧而成為市場熱點的——績差股、概念股、故事股……這些為多數國內投資人所熟悉與青睞的投資標的將來恰恰都是被淘汰的對象。
因此,「選好公司」,「等合理價」,「堅守作長期打算」的價值投資原則是能讓投資人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其次就是要解決長期回報最大化的問題了。
說到長期回報最大化,小編想起了著名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奇以及他創造的一個術語叫做「十倍股」,「十倍股」是指股票價格可以在一段時間內上漲超過10倍以上的股票。他在富達基金效力13年間一直致力於尋找漲十倍的股票。其實,與大家的認知感受可能不一樣的事實就是:投資者怨恨十年「上幅零」的A股恰恰是誕生「十倍股」的溫床。
為了觀察與研究的方便,我暫時忽略了近期這一輪還沒完成的牛熊轉換周期。把統計分析的時間設定從200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統計結果顯示,期間A股產生了857家「十倍股」,剔除部分數據不全及異常值,剩餘851家,其中50倍以上有26家。
看統計結果,A股確實是機會之地。滬深兩市當時總共才2000多家上市公司,竟然有800多個股票曾經「大漲十倍」。
那麼, 股票「漲十倍」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是什麼原因令投資者錯過「漲十倍」的機會?以後還能把握同樣的機會嗎?
首先,讓我們仔細觀測了解一下「漲十倍」背後的一些邏輯吧:
因市場心態改變而導致估值的大幅提升。研究發現,這些「十倍股」中有75%是因公司估值上升而推動,估值上升的起點是在2005年中旬,那剛好是一輪大牛市的起點。 其中有217家公司短短3年間股價就衝上了10倍。這就驗證了大牛市到來的時候,就好比「遇上了颱風時,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的道理。
分析過以往股票大幅上漲的邏輯,是時候探討具體如何把握相似的未來機會了。
第一種邏輯在將來幾年重演的可能性不大。雖然目前國內股市的周期性藍籌股的估值並不算高,但是,十多年前國內GDP高速增長由大規模投資帶動與出口推動,周期性行業的盈利能力總體上以兩位數增長等的「好日子」難以再一次重複了。今後,國內經濟增長的新常態是以增長速度放緩、結構調整為主調的。 指望周期性行業藍籌在今後一段時間重拾「漲十倍」的過去輝煌顯然是不現實的。
第二種邏輯中,我們需要把握結構轉型的主線。看哪些行業在將來更多地得益於結構的調整,看哪些行業內的公司業績更有機會持續增長從而成為催生「漲十倍」股的新沃土。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費類行業中,名酒類公司的當前估值依然合理,白酒作為千年國粹是文化的一部分,今後被淡化的可能性為0。名牌國藥雖然估值不低,但相關公司業績增長穩定,而且全球範圍難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
至於第三種邏輯,看不懂,抓不住。那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就不必費心了。客觀數據還清晰地告訴我們,過去的「漲十倍」的股票中,三分之二需要持股3年以上才實現上漲十倍的目標,超過一半需要持股5年以上才能實現「漲十倍」的目標。而短期能漲十倍的,基本就是上面所說的第三種邏輯,最終是要被打回原形的。
尋找十倍股的「六字真言」
好股票是什麼?
如果你能回答出30條,你可能是金融專業的在讀大學生。
如果你能回答出20條,你可能是一個知名機構的賣方研究員。
如果你能回答出10條,你可能是一個還不錯的基金經理。
如果你能回答出一條,那麼,恭喜你,你是真正的牛人。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一」是一個神奇的數字。它簡到極致,卻孕育著一切可能。
很多禪宗的公案都與一有關。比如,其中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一個開悟的師傅,很多人慕名前來求教,他什麼也不說,只是豎起一根手指。很多人凝視良久,若有所獲,欣然而歸。
在任何領域,如果說有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找到那個「一」。從交易的角度,那個「一」是紀律。那麼,從選股的角度呢?
我知道,市場上有相當一批專業投資人,他們不做短期交易,甚至完全放棄擇時,只依靠選股來進行投資。對他們來說,找到選股中的那個「一」,便能無往而不利。這個問題上,我很喜歡香港股市怪傑林森池的答案。他的回答是六個字——市場經濟專利。
林森池是個很有故事的人。他出身低微,年輕時曾與出生名門望族的女同學相戀,遭到女友家人的極力反對,女友最終離開。此事令他一度消沉,但也極大地激勵了他。經過努力奮鬥,他成了香港第一代證券分析師,曾任職美林證券與瑞士聯合銀行副總裁。數年前,他宣布將捐贈數十億港元給母校香港大學,因捐贈額超過李嘉誠而成為一時美談。
林森池把上市公司分為兩大類:第一,過度競爭的生意;第二,擁有市場經濟的專利生意。他認為「市場經濟專利主宰著公司的前景」。
過度競爭的生意大家都能理解,競爭主要手段是價格,邊際利潤被壓縮得厲害。從長線角度看,這類公司不值得投資。
而所謂市場經濟的專利生意,強調的是兩點:第一,有著不可取代的具有專利性的產品或服務;第二,有著旺盛的市場需求。這兩者的結合決定了公司的前景。
如果你想理解得更透徹些,我把「市場經濟專利」這六個字換成另外六個字——護城河、大需求。如你所知,護城河的概念來自於巴菲特。這個概念極其經典,但我認為還有稍許的不完整。光有護城河,沒有大需求的企業,依然難以長期發展。如果是護城河加上大需求的企業,就已經很有黑馬相了。
如果你還覺得這六個字有些費解,那麼我再試著用另外六個字替換它——定價權、大市場。定價權是指企業自主決定產品價格的能力,競爭優勢越強、護城河越寬的企業,定價權一定越強。大市場就不用我多說了,行業和產品的天花板有多高,決定了企業可能成長到多高。如果你以定價權為縱坐標,大市場為橫坐標,把你感興趣的公司作為一個點標記在上面,那麼,一個考量「十倍股」的成長坐標系就橫空出世了。
在這個坐標體系內,你會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貴州茅台、雲南白藥成為過去多年A股市場回報率最高的股票。你同樣也會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茅台的股價下跌了那麼多。
那麼,細心的你一定會問,財務分析重要嗎?我會說,財務分析當然重要,巴菲特和芒格的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看各種企業的財務報表。我也會說,財務分析其實沒那麼重要,巴菲特在談選股心得的時候,沒有一次把財務報表放到前三位。
最後一個問題,你一定會說,這個坐標系也太簡單了。
恭喜你,答對了。還記得那個「一」嗎?
十倍股就是怎樣長成的?
每一輪牛市都會有10倍牛股出現。
不妨看下數據!從1664點以來在10倍或以上的個股共24隻。最近10年價格漲幅在10倍或以上的個股共90隻。雖然這些個股情況千差萬別,但是10倍牛股的特質仍然具備共性!找出這些特質能夠有助於我們尋找下一隻10倍牛股!
一. 起步的時候市值夠小,公司股本小,絕大多數小於50億市值!當然如果股價低則更佳!
只有市值小,股價低,即便翻倍了也不山不露水,不是那麼招搖!
縱觀歷史上,所有十倍大牛股,都是市值越小越光榮!
歷史上有名的十倍股,如東方財富啟動時不到30億市值,同花順不到20億市值。網宿科技20多億市值,千山藥機12億市值!
我們拿近的說,這次東方通信啟動時候市值也才30多億,股價3.7元左右!
值得一說的是,啟動時價格都較低,國風塑業是2.89元,華映科技是罕見的1.66元,風範股份是2.78元,銀星能源是2.92元!唯一超過3元的是東方通信,3.7元!
當然,這五隻個股就目前只能定義為翻倍了,唯一有望十倍的估計僅僅是東方通信!!!
可見,任何市場,都一樣,只有當最便宜的時候,才給了資金想像的空間!而即便目前市場,市值低於50億的依然是遍地都是,畢竟連續跌了三年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或許我們應該感謝上任主席!
二,當然,僅僅是市值小,是不夠的!就像剛才說的,市值小的遍地都是,或許有些能夠翻倍,但是想十倍,還是需要內涵的!
一定要是符合國家政策,符合國家發展和扶持方向的,任何一個夕陽產業或者說國家打壓行業都不可能做大做強!我們可以看到,任何一個十倍牛股都是出於大的發展周期的初始階段!
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伴隨著經濟的潮起潮落,好的公司都是順應經濟趨勢,業績有飛躍式發展才誕生的!
典型的如房地產行業的萬科,趕上了房地產行業的大變革發展,家電行業的格力美的,白酒行業中的茅台,醫藥行業的雲南白藥,半導體行業的三安光電,券商行業中的中信證券等等等等,這些公司在發展開始都處在幾千億,幾萬億的大需求的大背景中,只有這樣,公司才有足夠的成長空間!
而12年後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12年後期所出現的十倍股,全部是新經濟的代表!尤其是網際網路金融爆發了一批牛股,同花順,東方財富,恒生電子,銀之傑等等!
就是公司所在的行業迎來爆髮式增長,相關公司尤其是行業龍頭則率先受益!
其實也沒有擺脫這個規律,之所以啟動是因為有很多分析認為2019年是柔性OLED的大年,帶來新的變革機會!無論這些公司後期如何表現,資金相中的是這個新經濟的風口!
三, 公司自身質地好!最好是行業龍頭,有較深厚的護城河,遠遠將競爭對手率先後面外,基本不會有新入者,因為擠不進去,就像我們的華為,儘管米國重重阻撓,但是如果海外國家包括米國在內,不用華為的產品都會導致成本大幅度提升!這就是實力!
好的公司,業績持續穩定增長,從理論上說,如果一家公司凈利潤暴漲十倍以上,那麼這家公司股價就應該上漲十倍,才能使得市盈率保持之前的合理性!
這裡面,就涉及到成長,成長性越佳,保持穩定性成長,則公司的股價水漲船高!!!
大家可能會說,業績是年報後才知道的啊,但是真正的好公司,是需要你提前研判或者去調研的,你提起做好的功課,逢低布局,等到業績公告後,股價其實已經上去了,畢竟市場上聰明人,聰明資金很多!
就像上周我們調研的三家企業,其中有一家滿負荷生產,依然供不應求,你結合公司訂單,對業績做個大致研判,再對比過往業績,就一目了然了!
而有點公司,譬如說茅台,你一研究,就發現其毛利潤高達90%以上,而且是維持很多年,這種公司你擔心不賺錢?擔心股價不漲?所以我們看到貴州茅台在2017年好創了新高,累積上漲了40多倍!!!
就像5G,隨著訂單的落地,部分小市值的公司在訂單完成之後,業績估計三五倍的增長,你能說他的股價不會表現嗎?
四,新的模式帶來新的變革性的機會!很多時候與公司的帶頭人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有的大佬買股票,一定要先和公司董事長多接觸幾次,領路人很重要!
就是說,公司不一定符合新經濟範疇,但是公司自己抓住機遇,能夠帶來業績上的突飛猛進!
覺得應該說說網宿科技,當年的網宿科技,CDN業務就是包電信和聯通寬頻通過錯峰再分包給其他用戶,該行業技術壁壘不高當然也不低。但是,網宿科技在寬頻需求增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從12個億增長到2016年44個億,三年凈利潤從2.7億增長到12.5億元,按凈利潤增幅計算期間股價最少會漲6倍,實際遠超過十倍。
網宿科技把握住這一波機會,順利上漲了十倍!但是隨著阿里雲、百度雲的崛起,雲計算順手就把寬頻分配一次性解決,把CDN劃歸雲計算的一個環節,CND行業就此不復存在!所以CND單價暴跌近40%,跌到CDN企業成本價。人家雲計算CDN環節平價做,雲計算整體環節還是賺錢的!CDN成為雲計算中的一個環節,這個行業被顛覆了。
那麼網宿科技的盈利模式基本就告終結了,你也就該趁早撤退了,不然,股價從哪裡起來跌回哪裡去,如果你還是抱著一本老黃曆,你就不小心成了炮灰!!!
五,擁有資源優勢的公司股價上漲往往也很彪悍!很多時候,擁有資源就是一種優勢,遇到合適的時機,坐地收錢!
在我們股市歷史上,資源股一旦表現,也是相當猛的,就目前來說,時機還不成熟,或許在下一個周期,不排除還有這種由於資源漲價帶來的暴利機會!就拿最近的來說,儘管這兩年行情不佳,但是很多鋼鐵股卻逆勢崛起了!主要還是受益於供給端改革帶來的漲價機會!!!
六,外延式併購和重組帶來的機會!
歷史上很多牛散都是靠這招致富的,遺憾的是,這兩年烏雞變鳳凰的機會相對少一些,但是還是偶爾發生!
劍宗代表的是外功,氣宗代表的是內力。所謂氣宗劍宗正宗之爭,爭的是重外功還是重內力。這點金庸在多部小說中寫的很明白了,內功是基礎,但外功也必不可少。
這個道理放在股市亦然,與翻倍牛股特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 劍宗」是趨勢派或者說是技術派,講究的是快准狠,一劍封喉,簡單地講就是投機!
而「氣宗」則是價投派,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等基本面,作為買賣依據!不過價投選股確實需要深厚的內功!簡單地講就是價值投資!
只要你能夠成為無論是氣宗還是劍宗的絕頂高手都可以笑傲江湖,而如果你兩者兼修,則無疑如虎添翼,威力大增!
實際操作中,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選股方法,或者是有部分股民根本就沒有炒股方法,要不就是盲目買入股票,要不就是就是聽朋友推薦,要不就是看新聞跟風買入,其實這三大買入法都是錯誤的。那麼對於新入市的股民來說,到底應該使用怎樣的方法選股呢?其實選股技巧雖多,萬變不離其宗。
下面介紹實戰多年總結的 穩定獲利的短線選股技巧
選股簡化三個步驟
第一、什麼是大市的走向?如果大市不好,你最好什麼都別買,安坐不動。我知道對新手而言,讓錢閒著是件極其難受的事,但你必須學習忍耐。就算你看到很吸引人的臨界入場點,也不要輕易有所動作。大環境不適合的時候,你的勝算降低了。
第二、哪些類別的股票「牛勁」最足?需要指出,如果兩隻股票的技術圖形相似,比方說同時在充分的交易量之下進入爬坡階段,其中一隻股票屬「牛勁」很足的類別,另一 只屬「牛勁」不足的類別,你會發現屬「牛勁」足類別的股票很容易就升了100%,而「牛勁」不足類別的股票要很辛苦地才能升20%。
第三、當你判定股票大市屬於「牛市」,選好「牛勁」最足的類別股後,餘下的工作就是「牛勁」最足的股類中選擇一兩隻「龍頭」股。這些龍頭股可以是該類別的「龍頭老大」,如香港銀行股中的滙豐銀行;也可以是有特別產品或專利的「特別小弟」。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三步驟,你就會發現你的資金在勝算最大的時刻投入到了勝算最高的股票之中。
跟莊原則
1、初期不在底部。初期選股的時候,一般股票不要在底部買,主要原因是你沒法判斷這個底部是不是真的底部,很多股票盤出一個底來,還可以再盤下去,再探一個底,很多機構就是通過盤底的方式來完成建倉,然後拉高,最後再突破。所以,買進的原則是從底部價格向上有20%左右的漲幅,把這20%的魚頭讓給別人。當然,如果是長期做一隻股票,在間斷性操作的時候,是可以判斷出股票的底部的,那就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機在底部進場買進。
2、少量試探是做股票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它的目的是防止你由於思路跟不上,結果盲目地陷進去。從少量試探到重倉介入,一個基本原則是這隻股票要強,只有走強了才能跟進。
3、短中結合。所謂的短中結合是指有些品種具備中線潛力的時候就要做中線,不要忙著短線快點出來,同時應該有一小部分倉位不斷地做短線。我不贊成買進了只股票死抱著不動,這是一種錯誤的操作方法,因為你可能會錯失出貨的最佳時機,尤其到最後你會賺得得意忘形,看見漲得這麼好,會忘記賣出了。
如何從技術面上找出牛股:
1、看成交量
雖然成交異動的不一定是黑馬,但黑馬的形成必有成交異動伴隨:
牛股初期:成交量均勻放大。一般來說,只有當成交量出現均勻、持續的放大,行情才能連續上揚,也才能出現黑馬;
牛股中期:成交量極度萎縮,主力在建倉後都要進行打壓洗盤,成交量大幅萎縮,而當成交量再度放大,主升浪就要到來時,方可介入;
牛股後期:連續的拉升之後高位出現巨量之後呈現量縮價跌,說明主力逐漸派發,也有新資金不斷在高位接盤,股價出現滯漲的橫盤震盪。
2、看整理時間
正所謂「橫有多長,豎有多高」,一般說來,個股橫盤整理時間越長,一旦突破後,上漲空間也會更大,股價突破大型整理形態,如突破突破大型三角形、大型箱形、長期整理平台後,往往預示著大行情的啟動。股價在一個價格區間裡進行長時間的連續蓄勢,達到籌碼的徹底換手,同時把沒有耐心的跟風者清理出局,等一切準備就緒後,騰空而起。一般有這樣一個說法,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3、看拉升方式
行情的大小,可從主力拉升的方式來預測,一般說來,主力最佳的拉升方式是:以小陽小陰的走勢緩慢拉升,股價長期運行在MA5上方,主力在緩慢拉升中完成建倉,此類個股主力上漲目標高,經過洗盤之後,後市漲幅喜人。
強勢牛股的所有特徵
所謂的強勢股票並不是說那些熱門或者題材,但是等它漲上去的時候自然就變成了熱門股票,這就是你為什麼容易追高的原因了,因為你把重點放在了「熱門」這兩個字上。做熱門很容易虧損,我有個朋友是搞量化投資的,之前就做過一個實驗,量化策略是選擇熱門的股票來操作,結果最後的數據統計盡然虧損達到70%,雖然量化交易有自身的短板,但是也充分證明一旦股票成了熱門股票,那就意味著你很容易買到高點。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個心理,開始高拋低吸,在突破之前你拋出去了,即使突破的時候你又買回來了,但是洗盤把你洗出去了,後來一直漲但是一直不敢買,最後你敢買的時候買在了頂上。
牛市選股思路一:大陽突破橫盤狀態
牛市中個股也有橫盤的!資金具有時間價值,個股處於橫盤狀態耗費的是時間,橫向振蕩不會為籌碼創造出利潤。因此不買也不持有橫盤狀態的股票是基本原則。橫盤狀態變盤,方向往上往往以一根放量的大陽線作為起點。方向往下以一根放量的大陰線作為開始。橫盤狀態的個股切入點,是在該股出現一根放量大陽線往上突破之時。牛市格局下這種往上突破品種成功機率比較高。
牛市選股思路二:調整狀態後低位出現第一根大陽線
多年實踐看盤研究發現,部分個股在強勢上升中途出現調整後,低位出現一根放量大陽線時,是該股探底成功重新上行的開始。因此可以說這是一個切入的信號。下面結合圖表介紹這兩種切入信號K線形態。
強勢股有自身的形成條件,重要的就是有資金介入,這個在圖形上是可以顯示出來的。下面就把選擇強勢股票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但是這些方法有的地方是建立在主觀層面的,很多地方還需要你記錄下來,在實盤中遇到的時候深入體會。
股票市場不需要收藏家
如果把買入的股票用收藏的心態去面對的話,那麼,帶來的後果就是:
第一,願意長久拿著。這對於做中線的品種而言,是好事。另外,不會患得患失,激烈波動也比較容易接受,一旦脫離成本區的激烈波動則基本可以達到沒有太多感覺的狀態。
第二,失去短線波段的機會。因為是收藏,所以會珍惜,很多波動機會往往也就會忽略,畢竟眼光看的是長遠。大的上升行情中會是好事,但大的下跌行情或震盪市中,這無疑是相當受傷的思路。
第三,市值跌中做波段讓股數變多,會很開心。由於是收藏的心態,因此,很多時候,看的不是其市值而是數量,只要數最不變就無所謂市值。如果有時候做波段成功了,讓股數變多的話,那麼,就算總市值在跌,依然還是會很開心的,這就是收藏者的心態。這樣很容易陷入只賺股數不賺錢的尷尬境地,如果形勢嚴峻,是很容易被市場所重創的。
第四,會失去其他品種的機會。由於是收藏的心態,往往就只認這一品種,就算其他品種有很好的交易性機會,也因為收藏之,愛之,珍惜之,而不願意放棄之去把握其他。這是常見的問題,也正是如此,除非該收藏品種是大牛,否則,最終受傷的絕對是自己。
第五,會變得異常固執。市場的變化是無常的,但因為收藏了這一品種,往往就很難客觀面對市場帶給其的影響,或者不願意結合市場採取靈活機動的策略,因為實在是愛之深切。此時,人會變得很固執,一不小心,就成了輸家。
上面五點僅僅只是一部分後果而已,還有更多,有好也有不好,但總的來說,面對股票一直用收藏的心態面對是不妥的,只能在特定環境下,如大牛市中才可以。否則,最終必然會因你的收藏心態而受到沉重打擊。要知道,國外的股票可是隨時可能一文不值的,試想,如果收藏之的話,最終的結果是什麼?
面對大牛股,值得長期持有的品種,收藏之,並無不妥,但對股票這整體的態度卻萬萬不可,那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就等同於自尋破產。收藏之前,問問自己,你收藏的目的是什麼,是想破產的話,那無話可說;如果說是想賺取差價想成為大贏家的話,那麼,請千萬別用收藏的心態面對這個市場。這個市場需要的是果斷、勇敢、靈活與堅持,需要的是戰略戰術家,而不是收藏家。
所有成功的投資者對市場及其運作都有極大的興趣,他們喜歡市場所提供的挑戰,有強烈的慾望要戰勝這一市場。
吸引他們在這一市場搏鬥的不是金錢,不是名譽,不是快速致富。金錢只是他們玩股票遊戲成功後的獎品。對一般人而言,他們進市場的目的是為了賺錢,這一期望使他們在這行成功的機率變得很低。因為這一期望使他們難以維持冷靜的觀察力,他們沒有耐性等待必然的結果。中國的老話叫「豬油蒙了心」。利物莫曾指出:一位成功的炒手必須如一位成功的商人,正確地預見未來的需求,適時進貨,耐心地等待盈利的時刻。
耐心和自制力都是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困難的事情。炒股是極期枯燥無味的工作。讀者會嘲笑我的說法,說:「我炒過股,我覺得極其刺激好玩。」這是因為你把炒股當成消遣,沒有將它當成嚴肅的工作。
因為炒股是如此的單調乏味,新手們就喜歡不顧外在條件地在股市跳進跳出尋刺激。在算帳的時候,你自然明白尋找這一刺激的代價是多麼高昂。你必須培養自己的耐心和自制力,否則想在這行成功是很難的。
等待時機也如種植花草。大家都知道春天是播種的時候,無論你多麼喜歡花,在冬天把種子播入土的結果將是什麼是很清楚的。你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在正確的時間和環境做正確的事才有可能得到預想的效果。
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想了解更多股市操盤手法和買賣秘訣,可以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投資人筆記(K600313),訂閱學習更多實戰技巧、操作策略,滿滿乾貨不斷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