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街道引導貧困群眾 家中編織幸福夢

2020-03-29     東方聖城網

掌上濟寧客戶端汶上訊(通訊員 孔德雙)「上有生病的老人,下有上學的孩子,我們這樣的家庭是真的閒不起啊。疫情期間不讓出遠門,當家的沒法外出打工掙錢,幸好公司及時送來了原材料,我這在家每天也能賺個幾十塊錢。」汶上縣中都街道的魏大姐感慨地告訴筆者,魏大姐是村裡的貧困戶,對這份工作倍感珍惜。

魏大姐所說的公司,正是位於汶上縣商貿物流區的濟寧朴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開發中國傳統文化手工藝品的電商企業,朴房團隊充分挖掘汶上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運河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發揚中國傳統手工編織和雕刻藝術,進行手工藝品生產,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2019年,隨著業務的拓展,工藝品生產技藝更加嫻熟,現有的自主生產模式更加成熟,團隊開始進行多模式生產的探索,進行傳統手工技藝推廣實踐,回報鄉鄰。企業在保證原有生產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開設專門的手工藝技能培訓班,對農村未就業、難就業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並將手工活外發,帶動100多個家庭進行手工藝編織品生產,推廣傳統手工藝的同時幫助無法外出就業的人在家做兼職。

疫情期間,不少人就面臨著無工可做。2月10日公司復工後,公司安排專人將原材料送到他們每個人的小區門口或村莊口,電話通知大家來取;等他們做好了,電話通知公司,公司派人帶回成品的同時再將下一批原材料送去。公司主管陳微微表示,在防疫期間,很多人不能外出打工,做這個可以解決不少人家的燃眉之急,「外放人員中有不少貧困戶,不能外出務工,他們就缺少了生活來源,做這個每天能賺上幾十塊錢,一個月下來也有千把塊錢的收入。」陳微微稱做這個來料加工都是用大家的閒余時間,「有時間就做幾個,一點不耽誤大家做家務、照看老人孩子。也不用出門就能把錢掙,所以很多人都加入了進來,疫情期間已有27戶在做我們的外放手工活。」

疫情期間,讓老百姓在家賺錢的不只濟寧朴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這一家。位於中都街道的山東喜氣洋洋喜慶用品有限公司是全省殘疾人就業輻射示範基地,多年來一直採取「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解決了當地300餘戶貧困家庭和100餘名殘疾人就業。為避免員工聚集,從3月1日起,公司組建10人的配送隊伍,把製作手工絹花的原材料送到村口,發給村裡的殘疾人、貧困戶。每10天送一次,農戶加工完之後,公司再派人到村口收成品,並支付加工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VbhLnEBnkjnB-0zMjc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