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挺不尋常的,但中國社會沒有出現裂痕

2019-10-02   中國網觀點中國

今日聚焦:

據《人民網》報道,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接受美國《早間新聞》欄目採訪。

崔天凱在採訪中說,「中美兩國有不同的行事包括為政方式。在中國的城市、鄉鎮和村莊,人們幾乎每天都在談論如何發展自己的城市,討論每件事該如何去做。我們是從基層開始,自下而上逐步達成越來越廣泛的共識,通過這種方式可能比美國社會所能形成的共識更大。」

當被追問「香港示威者受到美國民主思想的啟發,是否對中國主權構成挑戰?」時,崔天凱表示,十幾年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推行民主也是理由之一,比如「大中東民主計劃」之類的說法。十多年過去了,後果世人皆知。

1、《國際銳評》發文稱,「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習近平代表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對世界的堅定承諾。文章表示,中國始終強調走和平發展道路,這不是外交辭令,更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和鄭重承諾。

2、昨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及閱兵式舉行。《環球時報》社論認為,這麼宏大的慶典,本身就是一個超級工程,考驗了一個國家的綜合能力。

文章表示,都說今年挺不尋常的,尤其是貿易戰已經打一年半了,香港又出了持續的騷亂,境外一些勢力挺想看中國笑話的。但中國社會沒有出現裂痕,反而共識度越來越高,更加眾志成城。

3、《新京報》評論認為,所謂「國慶」,無人身處局外。我們家國同慶,也是感念創造幸福的先輩和家人;我們祝福國家,也是憧憬自己的生活更進一層;我們為國家而驕傲,暗含著對自我奮鬥的期許;我們追憶苦難輝煌,何嘗不是感嘆自己一路風雨兼程?

4、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刊登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王賡武的文章,題為《這一次中國的崛起有所不同》。文章稱,10月1日,中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中國以再次崛起的方式令世界震驚。

文章指出,經過1949年之後幾十年的穩定,中國的信心出現恢復。這源於人民對進步的信念,以及他們將新事物與過去傳統中最好的東西結合起來的能力。通過欣然向現代西方學習大量的東西,遭遇過巨大沉淪的中國今天正在經歷截然不同的再次崛起的過程。

5、製造業振興是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重要承諾之一。但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最新發布的最新數據來看,美國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8,這是2009年6月以來的最低值。

對此,特朗普指責美聯儲:「美聯儲和鮑威爾允許美元如此強勁,尤其是與所有其他貨幣相比,這使我們的製造業受到消極影響。聯邦利率太高。他們是他們自己最糟糕的敵人,他們一點也不明白。可悲!」

6、世界貿易組織(WTO)將其對商業的預測降至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隨著國際貿易緊張局勢的持續,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國企業高管抱怨業務萎縮。

也有分析認為,儘管貿易緊張局勢是原因之一,但一些行業問題也阻礙了製造業增長,例如德國汽車業,韓國半導體業等。

7、據《金融界》報道,世界各地的中央銀行都在通過降息和貨幣刺激措施來應對經濟放緩。但他們也加大了對政府推出財政措施的呼籲,稱央行不能承擔所有重任。


本期編輯:蔣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