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夫夫當黃牛賣二手票賺近千萬英鎊!現在他們在法庭堅持自己無罪.

2020-02-16     英國那些事兒

一說到英國的音樂人,樂迷們肯定很興奮,各種搖滾樂隊和樂壇大佬如數家珍。

哪怕是不怎麼聽歌的朋友,隨隨便便叫出幾個名字也不成問題。

從披頭士The Beatles

到可可愛愛的阿黛爾Adele(她最近瘦了好多呀)

這些才華出眾的音樂人們,用自己的創作和表演,給全世界的樂迷都送來了極大的精神慰藉,也奠定了樂壇的趨勢和發展。

在藝人如此出色的地方,演出市場自然也就發達。

數了數,僅僅是在周五這一天,倫敦就有70多場音樂演出。

算上體育比賽、歌劇、舞台劇、脫口秀等等,英國的每個晚上,都要上千場的演出在同時進行。

據非營利組織UK Music的公開數據統計,在2018年,英國的音樂產業規模約為52億英鎊,創造了約19萬個工作崗位.

面對如此龐大的產額,有人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想在史上留名,有人投入其中想要大戰一番拳腳。自然還有人,動了歪心思,想要狠狠撈上一筆....

今天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夫,左邊的這個叫做Peter Hunter,51歲,來自愛爾蘭都柏林。右邊的叫做David Smith,66歲,來自英國倫敦。

單看外表,這二人並無什麼過人之處....是那種在大街上迎面擦身而過,也不會留下什麼印象的類型。

他們看起來文質彬彬,穿著也算得體。如果要隨便猜猜他們的職業,大概很多人會說是公司中層經理吧...

然而,人不可貌相。

他們的真正的工作,是轉賣二手票的黃牛。他們靠著家中的多台電腦,用著虛假的身份,第一時間「收割」那些熱門演出的門票,並高價在二手市場上轉售,日進斗金、盆滿缽滿,幾年下來,收入已經近千萬英鎊....

他們走上這條路也是各種機緣巧合,Hunter原來的工作和票務可沒什麼關係,他曾是一個主廚,服務於黛安娜王妃生前最愛的餐廳Le Caprice。

1997年,在Hunter28歲的時候,他遇到了Smith,那時,Smith正在做文學編輯的工作。

兩人認識後一拍即合,不僅成為了生意上的夥伴,也成為了生活上的伴侶。

當Hunter還在做主廚時,有個服務生小姑娘由於沒有信用卡,托Hunter幫她買上四張麥當娜演唱會的門票。

Hunter當時就展現出了不俗的商業頭腦,他一口氣買下十張票,四張給了服務生,剩下六張拿到了eBay上去出售。

「我以為自己也就小賺一筆,沒想到,每張票都穩賺一倍,50磅的票我全都是100磅賣出去的。」Hunter說到。

嘗到了甜頭的Hunter一發不可收拾,他一直小額地賺著一些倒賣票務的外快。2004年,他一舉辭去了餐飲的工作,全職投入到賣票上面來。因為「我意識到賣票賺得可比當主廚多多了。」

同年,他開始定期在eBay上轉賣門票,並成立了Ticket Whiz,這像是一個馬甲保護著他的真實身份。

後來eBay上不再允許轉賣二手票,Hunter把陣地轉移到了各類專業二手票務網站,在那時,Hunter說自己每次都一口氣買上6到8張票,Smith也一樣。

隨後,他們的業務「迅速擴展」,他們用著親戚朋友的銀行卡,借著電腦軟體,「像吸塵器一樣」吸走了眾多演出門票。從搖滾巨星的演唱會到切爾西花展,只要能賺上一筆,他們什麼票都賣。

單就是2004這一年的收入,就足以讓他們買下自己在北倫敦托特納姆(Tottenham)的居所,價值約60萬英鎊。

托特納姆

據鄰居講,住在這裡的人都知道這對夫夫的家裡滿是電腦,他們靠著倒票發了家。

很快,他們就開上了保時捷,過上了光鮮的生活。在之後的兩年半時間裡,每一周,他們都能凈賺上52000英鎊。

顯然,看到了二手票務市場巨額利潤的人不只Hunter和Simth一家。以Viagogo為首的四大二手票務網站迅速發展,成為了粉絲購票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因其票務欺詐、消費者投訴的新聞源源不斷,2016年底,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展開了對二手票務產業的調查。

Hunter和Smith見狀不妙,他們想了個策略,把之前的Ticket Wizz捨棄,換了個名字BZZ當作新馬甲,接著倒票。

不過這一次,好景不長,不僅僅是監管部門開始嚴查,連歌手本人都開始抵制倒賣二手票這一行為了。包括Radiohead、Coldplay和Arctic Monkeys等英國代表性樂隊的音樂人都紛紛請願,希望政府能夠出台相關法律。

而黃老闆Ed Sheeran,是最先從自身採取措施的藝人之一。

從2018年的Divide巡迴演唱會開始,每位歌迷都最多只能購買四張票,而且嚴格禁止轉賣。這一舉措得到了其他三家二手票務網站Seatwave、Get Me In和Stubhub的支持,Viagogo則拒絕了。

Hunter夫夫見機火速行動,他們以75磅的原價購得了1000張票,並以280磅的價格在Viagogo上出售。

根據Ed Sheeran演唱會的規定,在入場時,觀眾必須提供與票面購買者名字相符的身份證件。這些購買了二手票的歌迷在一開始被拒絕進場,不過後來,很多人被允許以票麵價值重新購票入場。

黃老闆的經紀人Stuart Camp說:「Ed Sheeran寧可多演上一百萬場,也不願意抬高票價。」

同時,Stuart也在這一案件的陪審團中出示證據,在2017年3月的一場慈善演唱會上,75磅一張的門票被這Hunter和Smith哄抬了1000倍,以7000磅的天價售出。

別看這對夫夫的走票的數量很大,但他們的作案手法非常簡單粗暴,沒什麼特別複雜的,直白點講,就是開刷票外掛搶票。

據悉,他們偽造了上百個名字,88個地址和290個郵箱地址,並用112張銀行卡進行支付。

在2015年6月到2017年12月間,他們先是花了400萬英鎊以原價在一級票務市場上大面積收割演出門票,其中不乏Taylor Swift,Liam Gallagher,AC/DC,Coldplay這樣的超級大牌。單單在2017年,他們就搶到了750張Ed Sheeran的演唱會門票...(也難怪黃老闆要率先採取行動)

隨後,他們將刷來的票在二手票務網站上轉手賣掉,總售額高達1100百萬。這樣一算,足不出戶,他們就賺到了700萬英鎊的凈利潤....

去年,他們被逮捕審問,在利茲皇家法院(Leeds Crown Court)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審判後,2月13日,二人被判犯有欺詐罪,並被指控藏有欺詐物品。

但Hunter和Smith並不服從於判決結果,他們否認所有指控,聲明自己無罪。

Hunter為自己辯護到,自己將演出門票再銷售,是給了那些買不到票的樂迷一個機會,當熱門演唱會放票時,就算是一級市場的票也是很難買的。

他們的辯護律師Ben Douglas-Jones QC也給出證據講,多個售票網站都將Hunter和Smith認證為可信任票源,他的eBay上也有幾千個好評。客戶付錢,他就發票,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也沒有比其他商人更加貪婪。

同時,Hunter還說到,自己的行為不會構成刑事犯罪。他告訴陪審團,業內人士都明白,網站上的很多明文書寫的條款條例,是根本沒辦法執行的。

再者,他還強調:「我們的社會本來就是由買和賣組成的。(演出門票)僅僅以人們願意為之付出的價格而出售。這究竟何錯之有。」

目前,他們被准以保釋,但這並不代表判決已被駁回。

審判還未進行到最後階段,法庭將會在2月24日對Hunter和Smith進行宣判。

對於這一案件,音樂界人士顯然非常開心,他們指望著更強的監管力度可以徹底改編混亂的二級市場,能夠「把票銷售給真正的樂迷」。

不過到了網友這裡,評論就分為兩派了。

有一些人都覺得,Hunter說的話也是不無道理的,資本市場,買賣自由,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如果覺得票賣得太貴,可以不買嘛。

「所以,這個判決基本上就是說,高價賣出買到的東西是違法的?所有在eBay上不都是這麼乾的嗎?Tesco(英國超市)不也是這樣做的嗎?」

「買票之後轉賣票到底哪違法了啊?」

「你為什麼出280磅買一張價值70磅的票,是因為那是你唯一能買到的方法,你自願付的錢,一個傻瓜是留不住自己的錢的。」

但大多數人,還是拍手叫好的,他們講述了一些自己艱難的搶票經歷,呼籲這些倒票的黃牛,還是要多為別人想想....

「我10幾歲的女兒在2011年被診斷出患有腦瘤。我答應她在她做完化療之後帶她去看One Direction。她在完成治療後,演唱會也出票了,但是票賣得太快了,我在購票網站上完全買不到。但是,承諾就是承諾,我在二手網站上花了將近400磅才買到了兩張票。開票幾分鐘就被搶完了,這真是犯罪!」

「任何一個買過票的人都知道這有多難,買到的機會只有那麼一點點。因為刷票的外掛比任何人都要快...他們才不在乎這麼多刷票機器一下湧進來會不會把網站弄崩潰...他們也不在乎真歌迷能不能承受那些天價的門票....所有這些售價高於票麵價的交易,都應該是違法的。」

「太好了。讓那些真正的樂迷們用一個相對公正的價格買到票吧。我的女兒喜歡My Chemical Romance好多年了,他們的音樂幫助她度過了一些很艱難的時光。在樂隊宣布重組,並確定了英國演唱會的日期時,我花了幾個小時想給女兒買上一張票,但是僅僅3分鐘,票就賣光了。黑心的商家把二手票價抬得離譜。幸好樂隊很快宣布了加場,我也得以實現女兒的願望,讓她去看最愛的樂隊。」

「槍花樂隊的票在開票後30秒就有人在Viagogo上轉賣了。真高興現在(這件事)是違法的了。」

「我很蠢地買過他們的票,隱形利潤相當高。真是一對渣渣。」

ref:

https://www.ukmusic.org/research/music-by-numbers/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8002061/The-married-old-gits-fleeced-fans-Touts-aged-66-51-millions-selling-tickets.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8001035/Internet-ticket-touts-used-bots-buy-thousands-tickets-events-guilty-fraud.html

https://www.iq-mag.net/2020/02/ticket-touts-found-guilty-fraud-uk-court/#.XkZ2xZMzYUu

越美麗越讓我忐忑i:比起黃牛,最討厭那些粉牛,偽裝自己是粉絲,搶到票立刻說是粉絲,有事情不能去,加價比黃牛還狠得轉賣

HolaRobin:?我一開始還以為自己手動搶結果是開掛

挪威小森:我覺得他們沒罪

漫少年lego:說合法的人腦子是被踩了麼...本來大家公平搶票票價合理黃牛用這種髮指的假帳號搶去了大量票哄抬價格還合理了?!

砂輪機帶鋸床車床:因為是用馬甲買票,所以票務公司可以主張合同法中的mistake,依據Shogun Finance Ltd v Hudson中遠程交易的一般原則,認定合同無效,因此夫夫手上並沒有票。再依據The Fraud Act 2006,因為倒賣自己並沒有的東西而構成欺詐。但是這一串邏輯鏈中有沒有可能的抗辯我就不知道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8cdS3AB3uTiws8KX-8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