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用食療開啟養生之道



隨著處暑時節的到來,很多地區由夏季向秋季過渡,終於熬過了悶熱潮濕的暑熱天。但此時氣溫依舊較高,早晚雖逐漸涼爽,但天氣依舊乾燥多風,所以民間多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

此時暑熱容易耗損人體津液,因此飲食上應選用一些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食材,為秋季健康打好基礎。

西洋參

處暑時節,您是否會感到口乾舌燥?是否會時常覺得睏倦疲勞?是否晚上會心煩失眠?是否會出現口腔潰瘍、咽喉腫痛、大便燥結等上火現象?這個時候,身體已經發出了健康預警信號,您就要開始注意對身體的調養了,做到防患於未然……

西洋參不同於其他的參類,補而不燥,可以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特別是對於津液不足,口乾舌燥的人士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長期服用,可以提神醒腦,生津止渴,強身健體。

西洋參可將切片泡水喝,也可用作藥膳,以下是幾款常用方法:

1. 泡水法。取西洋參片3克,用開水沖泡,泡至無味後將西洋參片嚼服即可。沖泡過程中,根據個人體質,可加入枸杞、杭白蕾菊、蜂蜜等。

2. 煮粥法。取薏米粉、山藥粉、芡實粉各30克,先用溫水調開,再加熱煮熟,粥開後,加入西洋參片3克,宜每日早餐服用。

3. 泡酒法。取西洋參片30克置於容器中,用米酒500克浸泡,密封7日後取用。每日2次,每次空腹飲20毫升。


蜂蜜

處暑節氣,天氣依舊乾燥多風,秋燥也不知不覺地侵襲人體,口乾舌燥、皮膚粗糙等也隨之而來。不如早晚一杯蜂蜜水,讓您遠離秋燥困擾。

蓮子

處暑時節,很多人依舊夜臥貪涼,睡眠不好,脾胃不調,導致腹脹、腹瀉等諸多身體不適,蓮子可以清心醒脾、補脾止瀉、養心安神、厚益腸胃。


百合

處暑過後,秋燥會損傷人體肺陰,咳嗽多痰等不適也會隨之而來,百合的藥用及食用價值頗高,中醫認為其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保健功效,可搭配蓮子服用,效果更佳。

推薦:蜂蜜蓮子百合粥


蓮子30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蜂蜜適量。

將蓮子洗凈,泡開。百合、粳米分別洗乾淨,與蓮子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熬煮,粥黏稠即可,待溫後加入適量蜂蜜。

冬瓜鴨湯


原料:鴨子1隻,連皮冬瓜500克,芡實5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鴨收拾洗凈,連皮冬瓜洗凈,切小塊。芡實、薏苡仁洗凈,放鴨腹腔內。鴨放沙鍋內,加連皮冬瓜、調味料等。

功效:鴨肉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功效。冬瓜有利水清熱解暑作用,配薏苡仁、芡實,可補虛損、健脾、清暑、化濕。此湯適宜脾虛濕困所致胸悶,腹脹,大便溏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