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中共黨員,南關區桃源街道春園社區黨委書記,從事社區工作十幾年,是轄區百姓最熟悉的人。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轄區內到處布滿了他奔波的腳印,居民家映滿了他疲倦的身影。別人不敢去的地方,他去;別人不敢幫的事情,他幫,時刻體現了基層黨員幹部的先鋒作用,牢記初心,謹記使命。
正月十五,本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可今年特殊的滿月並沒有促成團圓的願望。高明像每天一樣,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一聲急促的電話鈴聲打斷了繁忙的工作,電話是春暉2棟6樓的一名居民打來的,高明接起電話,電話那頭是一片嗚咽的聲音。該居民常年一個人居住,年紀也不大,高書記很是疑惑,說:「你別急,慢點說,這樣我才能聽清楚。」電話那邊斷斷續續的說:「話…說…不…清…,我…摔…了…,可…能…是…出…血…」高明一聽,便知道情況不好,趕緊和社區副書記郎燕一起趕往居民家。到了居民家門口,高書記又撥通了電話,問他能不能開門,居民說自己動不了,備用鑰匙在管道間裡。高書記急忙去管道間內尋找鑰匙,他不顧濃郁的灰塵,翻了十幾分鐘,才找到了鑰匙。進屋後,高書記一邊查看居民的情況一邊給120打電話,處於疫情非常時期,120的工作人員要求先給居民進行體溫測量,一切正常,才驅車趕來。
當時情況緊急,居民的家屬聯繫不上,高書記幫助醫護人員將居民送上了救護車,這時候的醫院是所有人都不願意去的地方,可高書記沒有考慮自身的安全問題,毅然決然的跟隨救護車來到了吉大二院。他先拿錢讓副書記郎燕去幫居民墊付了檢查費用,自己則推著居民在醫院內來回穿梭,進行抽血、CT檢查,像對待家人一樣,貼身照料。當醫護人員得知,送患者來的是社區書記,都不禁感到詫異和敬佩。所有檢查做完後,一直到辦理住院手續,居民的家屬才匆忙趕來,對高書記千恩萬謝,說他救了親人一命。高書記只說了一句:「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他安慰了患病居民幾句,讓居民安心養病,便離開了醫院,回到社區又開始了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
救人危難,不求回報,高明詮釋了一名黨員幹部在危機時刻應有的覺悟,把為民服務當做一輩子的事業。疫情並不可怕,危難並不可怖,有無數的基層黨員幹部像高明一樣守護著百姓的安危,生命的曙光必將戰勝短暫的黑暗。
新文化報記者 孔令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