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標題說的,就是最近的「新貴」,
全國唯一放鬆限購的一線城市……的郊區:
上海自貿區的臨港新片區。
社保/個稅年限由五年降為三年;不再限制必須結婚,單身也能有購房資格。
1.
臨港,位於上海市最東南的一角,規劃面積343平方公里,人口68萬。
其中先行啟動面積119.5平方公里,跟橫琴的面積差不多大(橫琴107平方公里)。
我對這個地方的第一印象是:遠,太遠了,這事兒難成。
看地圖:
(陸家嘴 - 滴水湖)
臨港的核心位置滴水湖,距離浦東陸家嘴,50多公里,地鐵通勤1.5h;
到浦東國際機場,25km+;到上海市中心更是有70km之遙。
而且中間有隔離帶,是大片未開發成熟的片區。
—— 這種類似「孤島」的模式,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出現過很多這種飛地式的新區,
真正發展的好的,也只有浦東一個而已。
包括1994年成立的天津濱海新區,直到現在地位仍然有些尷尬…
自貿區、先行區、xx區…同理。
距離超過50km,幾乎就是一個全新的城市。
從這個角度講,臨港倒是有點類似崑山花橋,
與上海市區只有一條地鐵線(16號線)相連,更像是上海的「睡城」。
(陸家嘴-花橋 VS 陸家嘴-滴水湖)
臨港想要跟上海市區「融為一體」,還要很長很長很長的時間,
或者更悲觀一點,根本不可能:
哪怕上海只朝著滴水湖的方向發展,把中間的未開發區域建設好,至少也還需要填進去大半個上海的人口,
而現在上海在控制人口上限……
2.
所以,臨港想要真正發展起來,只能靠自身產業發力,讓自己成為中心,
實現「產業+工作+居住」的自給自足。
而這,需要強大的行政力量主導。
照目前的經驗來看,沒有國家層面的支持,完全不可能成功。
—— 這裡說的成功,是像深圳、浦東陸家嘴這種級別的成功。把遠郊發展成普通地級市水平,靠上海本身的力量還是OK的...
臨港發展了這麼多年一直默默無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
在歷次中央給的「政策大禮包」中,它都沒有姓名…
之所以有這次利好,自然也是因為拿到了國家政策。
3.
臨港獲得的政策支持,主要體現在「放鬆管制」和「稅收減免」兩大方面。
一、放鬆管制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結算和融資層面給予了更好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
研究開展自由貿易帳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探索新片區內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兌換。為新片區內企業和非居民提供跨境發債、跨境投資併購和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等跨境金融服務。
這個「資本自由流動」的政策,可以說是含金量非常高了。
我們知道,人民幣是實行資本管制的,大陸範圍內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實現資本自由流動。
所以香港才這麼重要。
(斗膽猜測,國家把這部分原本由香港承擔的功能轉移給上海,是不是在暗示點什麼呢?)
如果臨港能夠擔起這個任務,再加上人民幣結算的便利,在金融方面成為下一個香港甚至超越香港,都是有可能的事。
況且,上海本身就要成為、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將來也會一直持續這個定位。
臨港背靠好的母體,也方便源源不斷地獲得能量。
二、稅收優惠
重點企業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全國標準是25%),跟橫琴水平相當。
這個舉措很好理解,就是用實打實的money來吸引產業入駐。
稅收減免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高端製造業,
這也是在「定向」加強第二產業,以期扭轉上海製造業下滑的局面。
可以看出,這次給臨港的利好,是有明確的期待和清晰的打法在裡面的,並不是好高騖遠的「大餅」。
4.
實際上,臨港已經發展了10年有餘,
在新能源裝備、海洋工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物流、民用航空設備等高端製造業方面,已經有了比較不錯的產業基礎,
雖然目前還沒有產生大量高薪崗位,但底子還是有的。
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規劃等方面,也都比較紮實。
而不像千年大計雄安,除了一紙文件要啥啥沒有,一片空白…
如今上面又給了東風,長周期來看,臨港的未來可期,值得看好;
但在初期,還需要更多的積累。
這點在規划上也有所體現,時間節點是2035年,
即,十五年後看成果,再造一個浦東新區:
5.
目前,臨港的房價在2.6萬上下,可以認為是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對標同類就可以了。
前面提到的崑山花橋,房價在2.1萬左右。
臨港到上海市區的通勤能力和花橋相當,但自身產業好過花橋;
另外,郊區再遠也是上海,市政方面能享受到的資源,上海臨港也要優於崑山花橋。
對標花橋的2.1萬,臨港能賣到2.6萬,不稀奇。
等臨港的高端製造業發展起來,下一個對標的就是蘇州園區。
—— 同為可通勤上海的衛星城,蘇州園區到上海的通勤能力弱於臨港,但產業強於臨港,目前房價3.5萬左右。
再等金融業發展起來,就該對標上海市中心了…
(註:以上房價數據來自安居客,可能低於實際感受,僅用於對比參考。)
總之,
臨港既沒有很多人宣揚的那麼好,也沒有某些人貶低的那麼差。
房價算不上窪地,也說不上虛高。
如果你需要在上海落個腳,
或者有耐心做長線投資,等她的利好一步步兌現和落實,
那麼,可以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