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競爭力評判底線:合法合規

2020-07-17   支點財經

原標題:上市公司競爭力評判底線:合法合規

如何科學判定上市公司競爭力?無論從學術研究還是職能部門來看,這一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

為解答這一問題,支點財經在與多位業內專家討論後,對去年湖北最佳上市公司評選流程及「湖北上市公司競爭力指數」的結構進行了優化,並以此作為「2020年(第二屆)湖北最佳上市公司評選」的核心依據。

相較於去年,今年的評選對「合法合規」的要求更為嚴格,採取「一票淘汰制」。此外,指數設計中增添了「投資者認可度」投票環節,力求構建更加科學的競爭力指數及評選機制,以期更全面、真實地反映上市公司運營狀況。

【重磅發布】

更加強調「合法合規」

2020年4月,本次評選活動承辦方支點財經,聯合湖北省新動能發展投資基金(紓困基金管理者)、湖北宏泰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楚商智庫、新浪輿情通等機構,作為湖北上市公司競爭力指數的共建機構。

目前,學術界更傾向於「比率型」指標體系,如凈資產收益率、營業收入增長率、存貨周轉率、流動比率等指標;媒體則熱衷於「規模型」指標體系,如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總資產、總市值等指標。

經過分析研究,在去年指數結構的基礎上,支點財經確定了最終的評價體系,即採用包括企業規模、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社會責任、投資者認可度等在內的多項指標,力求客觀、真實地反映企業運營狀況。

為解決社會責任二級指標「企業聲譽度」難以量化的問題,支點財經聯合新浪輿情通,針對上市公司網際網路數據(包括新聞、報刊、政務、微博、微信、博客、論壇、視頻、網站、客戶端等全網信息源)構建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行業周期、計算模型的局限性,通過網絡投票得出的投資者認可度,是主辦方在去年評選基礎上新增的重要指標。

此外,今年的評選標準更為嚴格,使用了「合法合規」一票淘汰制——任何存在違法違規事件、財報存在重大問題、股價存在明顯異常波動或市場操縱,以及被實施風險警示的企業,均不被列入評選樣本之中。

增設網絡投票環節,總票數達42萬票

此次評選,經歷了樣本確定、首輪評估、網絡投票、委員會審議等多個環節。

評選樣本為2019年12月31日前上市,經營狀況良好的上市公司。對部分A+B股、A+H股的企業,主辦方僅將市值更高的掛牌主體列入樣本。

通過篩選,最終有76家境內上市公司、16家港股上市公司、27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進入樣本名單。

之後便進入資料收集環節。支點財經以東方財富Choice、Wind、上市公司財報等方式獲取企業數據,並與部分上市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董秘等高管溝通。

此外,支點財經還向76家上市公司定向發送了社會責任考核自評表及董秘工作考核自評表,以此作為評審的重要輔助材料。

在樣本敲定、資料齊全的情況下,支點財經基於正態分布的分組賦分計算模型,結合共建機構意見進行首輪評估。

基於首輪評估分值,排名靠前的47家上市公司進入「投資者認可度網絡投票」環節。

6月23日-7月1日,主辦方在湖北日報微信端發起的投資者認可度網絡投票總訪問量達507萬次,47家上市公司總計獲得42萬投票。

至此,結合首輪評估、網絡投票分值及評審委員會審議意見,主辦方計算得出湖北上市公司競爭力指數,並作為相關獎項的評選依據。

需要說明的是,支點財經通過公開渠道無法聯繫上某家企業時,一方面想辦法與該企業取得聯繫,另一方面則適當降低信披分數。原因很簡單——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當下,上市公司有責任給投資者提供便利的溝通渠道。

需要注意的是,支點財經還在該指數報告中獨立推出了「湖北新三板公司競爭力指數」。

由於新三板公司與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我們在該指數的構建上,僅選取了總市值、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總資產、企業聲譽度五大指標。

由於湖北新三板公司數量較多,支點財經選擇了指數排名前100的企業予以公布。其中,排名前十的企業獲得「湖北最佳新三板公司」榮譽。

記者丨蔣李

編輯丨何輝 吳玲

【小編推薦】 數字經濟大火,湖北哪些上市公司將受益

小編推薦】 中芯國際、吉利汽車帶火「回A」概念,這些AH股是價值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