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逗寶寶的「禁忌」,真的不能做嗎?答案或許跟你想的不一樣

2019-08-15     叮麻育兒

前陣子,麗麗家的寶寶滿百天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飯,朋友看到白白胖胖的寶寶特別喜歡,就隨手捏了捏寶寶的小臉。這時旁邊的奶奶不開心了,直接說了句:「不要隨便捏寶寶的臉,不然寶寶會流口水的。」朋友訕訕的把手放下,麗麗也特別的尷尬。

在逗寶寶的時候,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禁忌」,比如不能捏寶寶的小臉,不能蓋住寶寶的眼睛,不能摸寶寶的前囟門等等,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禁忌」都是正確、科學的,只有適度,不但可以逗,還有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呢。

第1個禁忌:寶寶的小臉不能隨便捏,否則寶寶以後會經常流口水

寶寶出生後的前3個月,中樞神經系統和唾液腺的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因此唾液分泌的不太多,在這個階段,即使捏寶寶的小臉,寶寶也很少流口水;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唾液腺的分泌越來越旺盛,尤其是寶寶6個月以後,不僅唾液腺分泌旺盛,還會陸陸續續的出牙,出牙的時候,神經受到刺激,會促進唾液的分泌增加,而寶寶的口腔底比較淺,吞咽功能也不完善,所以這個時候寶寶的口水明顯增多,即使不捏寶寶的小臉,也會口水不斷的。可以說,寶寶流口水,跟捏他的小臉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不過,這並不代表寶寶的小臉可以隨便捏,嬰幼兒時期的寶寶皮膚還特別嬌嫩,尤其是小臉的皮膚薄嫩,抵抗力相對比較差,如果過多或者用力捏,會造成寶寶的皮膚損傷、感染,對寶寶的健康是沒有好處的。

所以說,家長們可以撫摸、揉捏寶寶的小臉,但是要適度,力氣別太大,動作輕柔一些,也不要太頻繁。

第二個禁忌:不要遮住寶寶的眼睛逗他玩,會影響寶寶的眼睛發育

眼睛是人類最早生長發育的器官之一,寶寶在宮內的時候已經有了視力,不過發育的還不太成熟,等出生以後,還需要繼續的發育才行。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雖然能夠看到光亮,但是他們只能看到近距離的東西,而且很模糊。隨著月齡的增加,視力會越來越好,不過由於視神經以及眼周肌肉的協調能力還不完善,寶寶會出現暫時的斜視表現,比如我家叮咚,在3個月的時候就有些斜視,當時我媽非說是是我經常遮著叮咚的眼睛,跟他玩躲貓貓導致的。其實這是不正確,也不科學的,正常的玩耍並不會影響寶寶的眼睛發育。

其實,視覺是寶寶最重要的感覺能力,寶寶大腦接收了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85%左右是通過視覺獲取的,比如對物品的認識,形狀,對親人的認知,都是通過視覺來感知的,也就是說家長可以通過這種視覺反射,來幫助寶寶進行早期的智力開發訓練,讓寶寶更聰明。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躲貓貓的遊戲!

躲貓貓的遊戲很簡單,方式也有很多,可以用手絹在遮蓋寶寶的眼睛。具體方式:寶寶醒著的時候,用手帕遮住寶寶的眼睛,然後再把手帕拿開。剛遮蓋的時候,寶寶會因為看不到周圍的事物感到不適,可能會有點害怕,不要擔心,及時把手絹拿開就好,等拿開以後,寶寶突然眼前一亮,看到熟悉的人,會特別的興奮。如此反覆練習,神經系統不斷發展,寶寶會逐漸學會把遮住視線的手絹從臉上拿開,有利於寶寶的眼手協調能力,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所以說遮住寶寶眼睛會影響寶寶眼睛發育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但是,在遮蓋寶寶眼睛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寶寶呼吸通暢,而且不能只遮蓋一隻眼睛,如果只遮蓋一隻眼睛,眼部肌肉不協調很可能會造成視覺偏差,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同時也不能長時間遮蓋寶寶的眼睛,時間太久會讓寶寶害怕,沒有安全感。

第三個禁忌:不許碰寶寶的前囟門,碰了會使寶寶變成啞巴,或傷到大腦

寶寶的囟門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這裡主要說的是前囟門。前囟門是額骨和頂骨交界形成的菱形間隙,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前囟門大約只有1.5-2厘米大小。不過隨著月齡增加,寶寶的頭圍增大,前囟門的尺寸也會隨之增加,等到6個月左右,前囟門開始慢慢骨化,然後逐漸變小閉合,等到了1-1.5歲的時候,前囟門完全閉合,不過這個時間因人而異,有的早一些有的稍微晚一些。

為什麼說碰了前囟門會讓寶寶變啞巴或者傷到大腦呢?主要還是前囟門處特別的柔軟,下面就是腦組織,看起來特別脆弱,所以家長們擔心碰到前囟門會傷到大腦,平時都特別謹慎,有些甚至連頭都不敢給寶寶洗,前囟門處堆積了很多的頭皮垢。

事實上,寶寶前囟門處的皮下組織與腦膜組織,能夠對大腦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正常觸碰並不會傷到寶寶大腦,而且有時候,觸碰前囟門是必須的。比如寶寶生病的時候,醫生會通過撫摸寶寶的前囟門來檢查囟門張力,了解寶寶是否有神經系統疾病之類的。

另外,經常撫摸前囟門處還能起到一個安撫作用,以及增進親子感情。在寶寶哭鬧或者害怕的時候,媽媽溫柔的撫摸寶寶的額頭,他們會感覺特別安全,舒心,能夠感覺到媽媽的愛,變得不那麼害怕,慢慢的就安靜了下來。

但是,前囟門處還是比較脆弱的,一定要注意不能大力按壓,或者磕碰到,如果壓力太大,還是很容易受傷的。所以建議各位家長,平時給寶寶洗頭,或者是撫摸前囟門時,動作一定要輕柔一些。

第四步,不要咯吱寶寶

正常情況下,用輕柔的方式咯吱小寶寶是可以的,既可以讓寶寶和家長心情愉快,又能夠促進寶寶與家長間的親子關係,對寶寶的性格發育有很好的幫助。

但是,咯吱寶寶時一定要適度,嬰幼兒時期的寶寶骨骼非常脆弱,如果用力咯吱寶寶,很可能會傷害到寶寶的骨骼,不利於寶寶健康發育。另外,寶寶的吞咽功能比大人的差很多,他們的唾液腺分泌又相對旺盛,如果大力或者頻繁的咯吱寶寶,很可能會引起寶寶咳嗆窒息,發生危險。

注意:在寶寶吃飯吃奶的時候,千萬不要逗寶寶;剛吃完飯或者喝奶喝水後,也別著急咯吱寶寶,過一段時間,消化的差不多了再玩。

第五:不能用手捏寶寶的鼻子

小寶寶的鼻腔比大人的要短,沒有鼻毛,後鼻道也比較狹窄,黏膜嬌嫩,血管豐富,如果經常捏寶寶的鼻子,不僅會影響呼吸,損傷鼻粘膜和血管,還會導致炎性反應,容易被細菌和病毒侵犯;而且小寶寶的咽鼓管比較粗,短,直,呈水平位,如果寶寶有鼻腔感染的話,捏鼻子還可能會使鼻腔中的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除此之外,捏鼻子還會讓寶寶呼吸不暢,或者出現疼痛的感覺,讓寶寶感覺不舒服,影響寶寶的情緒,所以在跟寶寶玩耍時,千萬不要用力捏寶寶的鼻子。

注意:有些老人說捏寶寶的鼻子會讓鼻子變得特別挺,也是不科學的,可以說弊大於利,千萬不要隨心所欲的捏寶寶的鼻子。

最後,這五個禁忌,除了最後一個外,其它都不是特別科學的,家長們在陪寶寶玩的時候注意適度,不要太用力太過量就可以了;至於最後一個捏鼻子,還是別捏了吧,即使是寶寶流鼻涕擦拭的時候,也要可能的溫柔一些。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WkIn2wBvvf6VcSZr2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