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不久前,美國消防協會提出了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的理念。
所謂生態系統,就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
這種理念認為,消防和生命安全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統一的生態系統。
只有這種系統存在,並創建一種人盡其責,各盡其力的文化,消防、生命和電氣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由8個要素構成,分別是政府盡責,制訂並實施現行規範,包括引用標準、投資安全、技能熟練的工作人員,法規貫徹落實,應急準備和響應,以及公眾安全教育。
美國消防協會把這些要素比擬為共同工作一組齒輪,一個齒輪出了故障,整個齒輪組就無法工作。
美國消防協會從前幾期發行的雜誌起每期用一頁刊登了各要素的成敗案例。每期頁面中間都是8個齒輪構成的齒輪組,每個代表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的一個要素。
用外接線把各齒輪與一個小圖連接,小圖下面配寥寥幾句敘述,簡要地介紹一個個成功或失敗的案例。
例如
在從與政府盡責齒輪連接到一個無人機的小圖,標題為空中之眼。
簡述:
美國政府簽署了「森林荒野管理技術進步法」,該法要求有關部門為消防救援隊配備GPS定位器,增加無人機的數量,以提供發生中火災的地圖數據,提高滅火隊員和公眾的安全水平。
點評:生態成功
與技能熟練的工作人員齒輪相連的是一個中央空調的小圖,標題為冷卻引發災難。
簡述:
2018年9月,巴西國家博物館被大火燒毀,披露的火災原因是,空調安裝不當,造成電氣火災。
點評:生態失敗
與「法規貫徹落實」齒輪連接的是一個鏈條的小圖,標題為關閉商業區。
簡述:
賓夕法尼亞州西米夫林的建築法規官員下令關閉某整個商業區,理由是其沒有正常工作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不安全,不適合居住。
點評:生態成功
與」投資安全」齒輪 相連的是一張小山火的圖,標題為山坡有眼。
簡述:
公用事業組織和大學共同在舊金山海灣地區安裝了40台森林荒野探測熱像儀。這些熱像儀在白天能識別5000平方英里,夜裡能識別20000平方英里範圍內的異常熱量。
點評:生態成功
在最新一期雜誌中,「法規貫徹落實」齒輪與一個絨毛熊的玩具連接,標題為日托所死亡。
簡述:
在賓夕法尼亞州埃里克,5名兒童死於一棟兼作日托所使用的三層樓房裡。據報道,那棟房只有1個感煙報警器,裝在閣樓上。州法規要求,日托所房屋每層都要裝。然而州里的檢查程序沒把感煙報警器列入檢查對象,因此違規的情況沒被發現。
點評:生態失敗
把一個社會,一個單位或一棟大樓的各種消防和生命安全要素視為一個整體,用生態系統的理念進行解讀,是認識消防和生命安全的好方法。
作為一個整體,消防和生命安全系統也是一種複雜系統,同樣具備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自組織性及有序性。
消防和生命安全系統是人類為了減少火災的發生,和一旦發生火災時最大限度保護人們生命的財產安全而建設的系統。
美國消防協會提出該系統的8個要素比較全面,有助於人們認識這種系統的構成。
人們的理想狀態是,做好8個要素的各方面,使消防和生命安全系統達到並保持很高的水平。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為建設這種系統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這種投入遵循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不少發展中國家難以承受這種巨大投入,只能使消防和生命安全系統達到可接受水平。
在某些場合,已開發國家也因為系統的某要素一時難以改變,,只能退而求其次,使消防和生命安全系統保持可接受水平。
美國消防協會把系統的8個要素比擬為共同工作的齒輪組,進而用齒輪組的思維模型來解讀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
其初衷是建設並保持高水平安全的系統,用一種非專業人士容易理解的簡單思維模型告訴公眾,只有各要素都保持完好,消防和生命安全才有保障。
每期雜誌列出正反兩方面的案例,也起到表揚和批評的作用,促進各地政府和有關方面共同為系統的建設做出努力。
但是,「一個齒輪出了故障,整個齒輪組就無法工作」這種「一損俱損」的簡單工作原理與消防和生命安全系統的各種要素之間複雜情況不匹配。
用齒輪組的簡單思維模型比擬複雜的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本身有邏輯上的問題。
提出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的理念的作用,是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
當某要素的難題一時無法解決時,就要考慮如何通過發揮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自組織性及有序性,使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先到達可接受的水平,
即我們在一時無法排除某種火災隱患,預防這種火災發生的情況下,至少做到一旦發生火災時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
這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專業工作者實施。當然,消防界也需要公眾理解、支持這種理念。
如何解決建築物外牆可燃的保溫層起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為了解決建築物節能減排的問題,世界各國紛紛為建築物的外牆加裝保溫層。
由於可燃的保溫材料層組件價格低,用材少,安裝容易,絕大多數保溫層都採用可燃的材料。
我國也不例外。由於九十年代以來我國新建的高層建築數量,在世界上遠遠領先,因此外牆加裝可燃保溫層的數量在世界上也最多。
其結果是因外牆保溫層可燃材料起火而導致的火災頻發。2010年11月15日上海膠州路1棟高層住宅因外牆施工違章電焊造成火災,導致58人死亡,71人受傷。
2014年8月27日,我國頒布了《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14(以下簡稱現行建規),對建築物外牆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提出高要求。
在該規範於2015年5月1日實施後新建建築物的外牆保溫層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大幅度減少。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既有的採用可燃保溫層加裝外牆的建築物怎麼辦。
按照齒輪組的思維模型,唯一的解決方法是按現行建規的要求對所有外牆採用可燃保溫材料的建築物進行整改。
可是我國這類建築物數量太大,僅上海就有2000多棟,全國數以萬計,整改需要巨大的財力人力,且在短時期內難以實行。
國外也有同樣的問題。2017年6月14日,英國倫敦的格倫費爾高層住宅樓因外牆可燃保溫材料火災造成80人死亡,70人受傷。
倫敦政府迫於輿論壓力,試圖用齒輪組的思維模型來解決問題。政府撥出5000萬英鎊替換了倫敦公有高層建築的外牆可燃保溫層。
但是它們只占倫敦全部600餘棟類似高層建築物的很小一部分。對於其他絕大部分私有高層建築物就難以解決了。誰來買單?
人家當初採用可燃保溫層可是合規的啊!這種解決方法無法繼續貫徹下去,使倫敦政府面臨困境。
直接採用生態系統的理念,就能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法。
一種方法是利用生態系統自組織性較強的自我調節功能,通過加強已有的其他要素,發揮代償作用,來守住生命安全的底線。
杜拜在這方面做得很成功。作為城市國家,杜拜高層、超高層建築鱗次櫛比。
由於採用了英國的有關標準,許多這類建築物的外牆採用了可燃的保溫層。
如果這類建築物火災頻發有造成群死群傷,杜拜的國家形象會受到嚴重傷害;
要全部更換它們的外牆保溫層,工程太浩大,無法接受。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只有通過對其他要素提出並實施高標準的消防安全要求來解決。
杜拜對高層建築的消防要求非常高,每扇防火門的耐火時間必須達到2小時。
各種建築消防設施必須完備。每間房間強制配備感煙探測報警器和自動噴水滅火裝置,並必須定期檢查。每戶人家強制配備滅火器和防煙面具。
杜拜《消防安全保障規範》要求,在高層、超高層建築里居住和工作的人每年都要接受疏散逃生演練,從制度上保證人人參與。高層住宅物業公司配備24小時保安人員。
杜拜的火炬大廈就是一個例子。2011年建成的火炬大廈79層高33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居民樓之一,該大廈的外牆也採用了可燃的保溫層。
2015年2月21日和2017年8月4日,該大廈兩次發生火災,外牆保溫材料燃起熊熊大火,但大廈內數千人都安全撤離,無一人傷亡。
在2015年的那起火災中,一名受過訓練的居民發現火災後立即按了報警按鈕,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時報警。敬業的保安人員又挨家挨戶敲門通知居民撤離。受過疏散逃生演練的居民們井然有序地撤離,表現出色。
杜拜的消防隊伍實力遠遜於倫敦,又面臨大量高層、超高層建築外牆可燃保溫層的問題。
政府採取的正確應對措施雖然無法使這類建築物不發生外牆火災,但至少保障了那裡居民和使用人生命安全。
另一種解決方法是利用生態系統對外界環境開放的特點,引進單元內原來沒有的新要素來彌補某原有要素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這種方法適用於某些其他要素原來不是很強的場合。
例如我國高層住宅外牆可燃保溫層一時難以替換,可以考慮在住宅內每家安裝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彌補,讓居民在住宅發生火災時及時逃生來守住生命安全的底線,外牆可燃保溫層的問題等大樓大修時再解決。
英國倫敦格倫費爾高層住宅樓除了外牆保溫層可燃外,還有全大樓只有一部樓梯的缺陷,消防安全水平比我國同類住宅樓低。
英國同類的住宅樓還不少。要在建築物內增加樓梯難度太大,但這也可以採用加裝建築物外固定梯或配備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方法來彌補。
用齒輪組的思維模型就推導不出彌補的解決方法。在一個齒輪出故障時,你不可能在齒輪組裡另加一個齒輪使其運行起來。
那麼為什麼美國消防協會沒有從建築物外牆可燃保溫層的解決辦法推導出齒輪組思維模型存在的不足呢?
因為在美國,外牆可燃保溫層並沒對建築物的消防和生命按構成多大的威脅。
美國消防協會於1998年頒布了標準NFPA285《含有可燃成分的非承重外牆組件火焰蔓延特性評價的火試方法》,規定了外牆保溫層組件嚴格的實火規模實驗程序,確保其一旦失火時不會往上蔓延。
通過這種試驗的保溫層比較安全。從2014年6月至2017年,美國有十幾棟大樓的外牆保溫層起火,但罕見有嚴重後果的,絕大多數只是燒掉了保溫層上可燃的裝飾物。
另外消防部門檢查發現,馬里蘭州巴爾的摩有一棟32層的高層旅館採用了格倫費爾高層住宅樓那樣的外牆可燃保溫層,但那是違規的個例,容易解決。
北美建築物的消防要求是世界上最嚴格的,這又使美國人較少需要採用代償方法或彌補方法來解決消防和生命安全系統中存在的不足。
這種優勢使美國有底氣建設高水平的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希望做好系統每個要素環節,進而提出齒輪組的思維模型來解釋這些要素,以便於工作理解。
那麼,是否在美國用齒輪組的思維模型比擬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都行得通呢?並非如此。
按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的理念解讀,可以發現多個要素存在問題。
首先,發生火災的紐約布朗克斯區治安極差,犯罪率在全美也名列前茅,居民的消防安全素質比較低。女主人在火爐用火時離開廚房,三歲的孩子進廚房玩火。這種情況常有,這次引發了火災。
其次,家裡的火災探測報警器不處於正常工作狀態,沒有報警。
三,公寓里沒按現行規範的要求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四,有關方面多年沒組織公寓居民進行疏散逃生演練。
美國現行規範的有關條款對這類公寓的第三點沒有強制追溯要求,按以前規範沒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這類公寓不違規,但在消防上不夠完善。
在現行規範沒強制要求的情況下,要紐約市布朗克斯區老舊公寓的業主和低收入的居民為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難以做到的事。
現在要為這類建築物都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比較困難。可行的方法是,先做容易做到的第1,第2和第4項,發揮代償作用,保護居民的生命安全。
按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的理念,能根據實際情況變通,提出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法。按齒輪組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型有時在美國也行不通。
一場造成群死群傷或巨大財產損失的火災,一般是消防和生命安全系統多個要素出問題協同效應的結果,而不是一個要素出問題造成的。這也是用齒輪組的思維模型無法解讀的。
在巴西國家博物館,空調安裝不當的後果可能只是一場電氣小火,但加上缺乏安全投資,缺乏必要的自動滅火系統,火災自動探測報警系統沒正常工作,電線裸露,可燃物亂堆等等諸多因素,才造成毀滅的大火。
同樣,上海的11.15火災,倫敦的格倫費爾大樓火災,也不能僅僅歸因於外牆可燃的保溫層,如果不是其他安全方面的因素存在嚴重的問題,那兩棟大樓的居民在發生火災後,死傷的人數不會有那麼多。
格倫費爾大樓火災的火災調查報告有厚厚幾十頁,一場火災的原因絕不象齒輪組思維那樣簡單。
相反,直接用消防和生命安全生態系統的理念解讀,就能說明真相。
美國消防協會用生態系統這種系統思維來解讀消防和生命安全,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但在應用時,還要仔細分析這種理念在美國提出的背景,考慮其中哪些是適合我國的國情的,然後取其精華,為我所用。照單全收是不可以的。
END
文|范強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QM_pW4BMH2_cNUgxe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