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生寶寶之前,你想像中的小嬰兒是什麼樣的?睏了就睡覺,醒了就微笑?說實話我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可生完孩子就被迅速「打臉」。
這幾天剛巧在網上看到大家討論:小嬰兒有多難帶?我想這可能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能體會吧。
小嬰兒有多難帶?你都經歷過哪些「折磨」?
1)吃完奶不拍嗝脹氣,拍不好會吐
小嬰兒因為胃腸功能能發育還未完善,加上他一直躺在床上,喝奶之後很容易發生脹氣。
家長為了防止寶寶脹氣,就會在吃完奶後給他拍嗝,但有時候沒掌握好角度和力度,會讓寶剛喝進去的奶都吐出來。
大人和孩子換衣服是小事,主要是寶寶吐了之後會很難受,看著實在太心疼。
2)只要媽媽閒下來,娃就「搞事情」
有娃的人都經歷過吧?每當我們坐下來想安穩吃頓飯,寶寶不是拉了尿了就是睡醒了大哭。好像只要媽媽閒下來,
娃開始各種「搞事情」。
寶媽都訴苦:誰說寶寶是個愛睡覺的小天使?明明就是磨人的小妖精。
3)寶寶真的太能起早了
雖然小嬰兒比較能睡,但很多嬰兒在早上
天剛蒙蒙亮的時候
會先醒來,用哭聲提醒媽媽該給自己喂奶了、該換尿布了。
當老母掛著黑眼圈「伺候」完他以後,寶寶就開始精神了,結果家長跟著他早起,他玩夠了之後舒舒服服地睡一覺,大人還有一堆家務等著去做。
不會爬的嬰兒還好,等到他會爬 的時候,有時候會被他掉到地上的聲音驚醒。
4)沒有想到的「喂奶痛」
母乳媽媽經過喂奶痛嗎?小嬰兒吃奶的力氣真的很大,再加上有些寶媽護理不到位,很容易裂口
甚至出血。
當寶寶開始萌出乳牙的時候,還會在吃奶的時候不定時咬媽媽一下,即使是這樣媽媽還會忍著疼痛擠出母乳,或者繼續喂寶寶。
還沒有結婚生娃的網友們看到這裡,紛紛表示不敢生娃了。
孩子長大就好了?
當我們跟自己的父母訴苦時,經常會被勸:孩子長大就好了,可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長大後依然有讓家長頭疼的事情,不過不影響媽媽愛孩子
我們都能「扛過來」。
在帶娃的過程中有很多方法讓自己不這麼「身心疲憊」,我們需要花一點點時間掌握。
我們先找到照顧自己寶寶的「套路
」
帶娃需要「套路」,寶媽們平時細心觀察自己的寶寶會有他的習慣。比如起床時間、玩耍時間,在什麼時候情緒比較穩定。
了解這些後,我們根據寶寶的作息時間調整自己的安排
,在寶寶比較老實的時候
去做其他事情,這樣就不至於手忙腳亂累到不行。
從小就要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
寶寶從一出生開始帶著他鍛鍊規律的作息,不奶睡、不晝夜顛倒,好習慣從小養成就會越來越好帶,而且有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
丈夫要和妻子一起照顧孩子
帶孩子不僅僅是妻子的責任,丈夫也要參與到其中來。孩子是夫妻倆愛情的結晶,當然要兩個人一同保呵護。
糰子媽心裡話:
帶娃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新手父母就像是在「實習期」一樣,生孩子前知道得再多,也不如親自帶娃時得到的經驗多。
這個過程中慢慢學習、慢慢進步,雖然會有些累但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心中會充滿著希望,我們是在跟著寶寶一起「長大」。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小時候好帶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OJ0snMBeElxlkkaWy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