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責無旁貸!堅守一線保障民生共抗疫情!堅守崗位的人最可敬

2020-02-07     揚州網


孫明光(右一)為村民宣講防疫知識。 受訪者供圖

抗擊疫情主題的麵塑作品。 受訪者供圖


核心提示

抗擊疫情,義不容辭的行動最美,堅守崗位的人最可敬。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揚州立即行動起來,從黨員幹部,到普通群眾,大家衝鋒在前,堅守一線,保障民生,共抗疫情。這其中,湧現了不少典型和事跡。


1 駐村幹部自掏腰包為村民購置防疫物品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文旅局駐江都區宜陵鎮小湖村第一書記孫明光心裡始終牽掛著村裡的鄉親們。大年三十,他主動打電話聯繫村黨支部書記吳春雷,協商制定本村的疫情防控方案,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得知村裡返鄉人員中有30多人來自湖北地區,他立刻結束假期,返回崗位。」吳春雷介紹,孫明光從揚州市區開車一個多小時到達小湖村後,便馬不停蹄地與村兩委班子一道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

小湖村有900多戶村民,常住人口3000多人。孫明光得知村民缺乏防疫物資,隨即拿出5000元現金,並發動愛心志願者,多方尋求支援,最終籌集資金2萬多元購買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

「多虧了孫書記給我們送來口罩、消毒液等,解決了我們的實際困難。」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連日來,村裡的疫情防控責任崗值守人員和貧困戶都收到了孫明光送來的口罩、手套、消毒物品等防疫物資及保溫杯、牛奶、水果等生活用品。與此同時,孫明光還與居家隔離的村民保持聯繫,帶隊走村入戶核實人員名單,積極協調矛盾處理,為阻斷疫情傳播布好了「隔離帶」。

「請大家自覺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走親訪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為了將疫情防控的措施落實落細,增強村民的防疫意識,孫明光還利用微信群、宣傳單、宣傳牌等形式,將疫情防控信息傳遍千家萬戶。同時,他積極發揮文化旅遊系統的專業優勢,定期將「疫情防控」主題的文藝作品發到小湖村村民微信群,讓大夥在嚴控疫情的同時,也能放鬆心情。

「當前正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和黨員,我深感責任重大。」孫明光說,在這個非常時期,黨員幹部應該衝鋒在一線,做抗疫阻擊戰的中堅力量,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 記者 黃靜


2

愛心人士義購滯銷元宵花燈

這幾天,我市下崗職工曹元兵、彭桂萍夫妻很著急,他們原來準備在元宵節前銷售的500盞花燈,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將損失上萬元。2月5日,看到廣陵區總工會副主席丁紅華與廣陵區快樂志願者協會負責人朱紅,送上首批10多名愛心人士奉獻的「愛心花燈」訂金,夫妻倆的臉上才露出笑容。

丁紅華被派駐到廣陵區湯汪鄉九龍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4日,當他來到下崗職工曹元兵、彭桂萍夫妻開設的店鋪時,看見滿屋堆放著元宵花燈。丁紅華交談中了解到,夫妻倆春節前進了很多花燈,本想今年元宵節期間多賣點,沒想到遇到了防控疫情的特殊情況。往年俏銷的花燈今年沒人買,夫妻倆臉上愁雲緊鎖。面對此情此景,丁紅華決定發動好友伸出愛心之手,幫這對下崗夫妻渡過眼前的難關。

4日下午5點半,丁紅華在朋友圈發出愛心求助信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一時間愛心涌動,幾十名愛心人士響應,認購這對夫妻的元宵花燈,目前已經收到各類愛心義購款6800元。 記者 張孔生


3

碼頭人做起「跑腿小哥」

「叔叔,你能幫我買一本《窗邊的小豆豆》嗎?我想看書。」2月5日,揚州市商貿物流園固業港碼頭一戶停靠的船上,女孩小悠悠戴著口罩對岸上的陳剛說。

陳剛是揚州固業港碼頭的辦公室主任,最近,他成了碼頭上23條停靠船隻的生活「總代辦」。「我現在是跑腿小哥和知心大哥。」碼頭的寒風中,陳剛幽默地對記者說。

陳剛告訴記者,這23條船大多是運輸鋼材的,上面有120多人。按照防疫要求,等到正月十六才能卸貨。出於安全考慮,港口已經關閉,港口方面專門向船員們解釋,現在防疫形勢嚴峻,不建議登岸。

船員吃住都在船上,有的船舶停靠時間較長,生活物資成了大問題。於是,船員們跟碼頭方面溝通,將亟需的生活物資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港口組織人員對「生活採購清單」進行統計,幫忙採購。

陳剛把剛剛拿到的清單給記者看,上面除了要大量採購的蔬菜、米、油、水果等物品,還有作業本、鉛筆、課外閱讀物等孩子的學習用品。有的家長還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出了一串閱讀書單,有《洋蔥頭歷險記》、《小豬稀里呼嚕》等。

5日下午,陳剛和同事專門跑了一趟新華書店,發現書店沒有開門營業,他們到處打聽,才從大潤發超市裡把孩子們想要的書籍全買到了。

通訊員 王名鳳 記者 鄭宇彤


4

非遺傳承人為武漢加油

「我希望用非遺的表達方式為武漢加油,向奮進在一線的英雄致敬。」近日,揚州何派麵塑傳承人何燕蘭在家製作了一套抗擊疫情主題的麵塑作品,以自己一技之長為抗擊疫情一線的「最美逆行者」加油打氣。

麵塑,是我國古老的一門民間藝術,一塊塊普通的麵糰,被一雙巧手塑造成千姿百態的形象。作為市級非遺項目,揚州麵塑積澱深厚,雅俗共賞。

「在全國奮力迎戰新型冠狀病毒中,奮戰在一線的醫療人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我花了大半天的時間,創作了這一抗擊疫情的作品,展現了醫護人員精心照料患者的畫面,為武漢加油,向『最美逆行者』致敬。」何燕蘭告訴記者,傳統麵塑是用麵粉、顏料和水調製的,不易長期保存,從她這一代開始嘗試加入新的材料,顏色鮮艷、有穩固性,製作樣式上也更與時代接軌。

除了何燕蘭以外,揚州不少非遺傳承人都動起手來,為武漢加油鼓勁。據悉,揚州486非遺集聚區攜手非遺傳承人和揚州486自由創業者聯盟等共同發起「藝術戰『疫』,志願者在行動」,以「抗疫防控」為主題,面向社會徵集各類藝術作品,包括中國畫、書法、油畫、版畫、雕塑、裝飾藝術等非遺設計來傳遞正能量,傳播正確防控方式。

通訊員 揚工美 記者 邱凌


5

外賣小哥送上一片心意

2月6日下午,餓了麼外賣小哥一行10人來到灣頭派出所慰問值班的民警和輔警,送上了500餘只口罩和100杯奶茶,「我們準備了一早,備料、泡茶、過濾、加奶,一做好就趕快給你們送來了。」

打開奶茶,民警發現,奶茶標籤和杯身上都貼心地寫上了「公安執勤同志加油」「公安執勤小哥哥最帥!加油!」「公安執勤小姐姐辛苦了!」等暖心的話語。

雖然外面天氣冷,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是捧著一杯杯奶茶,民警很是感動,「這一杯杯溫暖的奶茶正如春日的陽光,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一民警說。通訊員 陸方媛 記者 陶敏 葛學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L-CHXABgx9BqZZIPkY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