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資運營援疆幹部王劼獲得浙江第九批省市援疆幹部人才「最美援疆人」榮譽稱號

2019-12-17     浙江在線浙商網

經浙江省援疆指揮部黨委、各辦委組和各市援疆指揮分管指揮長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投票表決,浙資運營選派的援疆幹部王劼獲得浙江第九批省市援疆幹部人才「最美援疆人」榮譽稱號!

在新疆廣袤的土地上,王劼同志是如何堅守與奉獻的呢,一起來讀一讀新疆《塔里木日報》對他的報道吧!

2018年9月,王劼作為浙江省第九批援疆幹部成員之一,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帶著對邊疆人民的深情厚誼,奔赴兵團分配到專業對口的阿拉爾統眾國有資產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分管公司法律事務、國資國企改革工作。

剛剛三十有六的王劼,在浙江杭州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妻子溫柔賢惠,一對兩歲的龍鳳胎寶寶聰明可愛。來疆前夕,他剛剛從外地調研返回杭州,顧不上洗去一路風塵,便義無反顧的奔赴新疆,來到了一師阿拉爾市。

踏上新疆土地的第一刻起,王劼便暗暗下定決心,「選擇援疆,就是選擇奉獻。」他始終用這句話來約束和要求自己。援疆一年多來,他堅守援疆伊始的初心,時刻以兵團精神和「359」旅精神激勵和鞭策自己,在援疆實踐中努力提升自我,時刻信守「一年援疆路,一生邊疆情,終身兵團人」的援疆承諾,忠實地履行了一名援疆幹部的職責和使命。

援疆伊始,正值兵團上下吹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四個一批」分類處置的號角,統眾公司改革任務重、時間緊、歷史遺留問題多,曾有了解一師實際情況的老同志斷言「就是把統眾公司的這幫年輕人都搞死了,也完不成這些任務」。在困難面前王劼同志沒有絲毫退縮和猶豫,勇敢地接手這塊「燙手的山芋」,面對別人的擔憂,他樂觀地說:「年輕人就是不服輸,敢於主動作為,敢於啃 『硬骨頭』。」

自進疆以來,王劼同志率領統眾公司企改辦一班人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協調各方,形成合力,分類處置,嚴格按照國務院32號令和「四個一批」分類處置要求,實現企業「瘦身」健體,確保了統眾公司各項重點工作有序推進。按照一師阿拉爾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方案實施「四個一批」分類處置要求,將「四個一批」分類處置的企業逐一繪製出路線圖,編制股權轉讓清退流程圖,實施挂圖作戰,及時跟蹤掌握工作進展,為股權清退工作的精準決策提供有力依據和保障。

截止目前已完成14家企業平穩退出,向公眾發布公告2家,其中10家已經完成了工商變更,「四個一批」分類處置按合同約定資金回籠資金數20.04億元,回籠率達到99.63%。及時全額歸還一師內企業拆藉資金6.5億元,不但有效化解了企業債務風險,還帶動師市兄弟企業有效舒困。現「四個一批」分類處置進入收尾階段,面對克州眾維、贊坎鐵礦、三五九鋼鐵、新聯化、吉安投資等「四大金剛五大項目」成為阻礙改革進展的攔路虎,王劼同志沒有絲毫動搖,又率領法律團隊定期開展研判,剝絲抽繭,努力推進重大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

在疆期間,王劼同志多次放棄節假日和雙休日,來回奔波於天山南北,積極溝通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和喀什、吐魯番、和靜、葉城等縣市自然資源局,協調處理統眾公司及所屬公司礦權維護事宜,經常一頭扎進礦山就是連續幾天。

王劼同志積極發揮浙江省大型國企先進管理和獨特優勢,著手組建法律事務風險專項小組,不斷完善公司顧問律師工作體系,形成日常工作常年法律顧問審、重點難點工作常年法律顧問和專項法律顧問雙審的防範風險工作制度,由律師團隊開展專業研判,專業人做專業事,確保公司運營風險得到大幅下降。針對轉讓塔河礦業80%國有股權出現歷史遺留事項和法律風險,王劼同志積極協助主要領導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牽頭完成塔河礦業專項顧問律師選聘,穩步對股權轉讓後克服各項風險應對,將各類風險防範於萌芽狀態。

在做好認真梳理、釐清工作思路的同時,王劼同志還積極對接一師政法部門和法律團隊等相關機構,主動協調,開展會商,著力化解公司所屬阿拉爾三五九鋼鐵有限公司、新疆聯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等重大風險點。截止目前,已完成收回兩家公司歷史欠款兩千餘萬元,新疆聯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項目已由巴州中級人民法院進行破產重整,同時積極引進意向人參與司法重組和對接中國銀行防範代償風險。此外,加大涉訴案件的應訴和訴訟執行,面對公司8年前早已違約的實際情況,通過多輪談判,解決了新疆五洲集團有限公司訴統眾合同違約事宜,將對方的訴求從支付違約金6000萬元及支付訴訟成本等降低到500萬元;並牽頭完成阿拉爾金沅紡織企業借款合同糾紛,落實資產抵押拍賣及後續工作。

援疆以來,因忙於大量工作,王劼同志多次放棄探親休假機會,只在2019年春節回過一次杭州。今年夏天,家人來新疆阿拉爾,可王劼同志常常忙碌到深夜才拖著疲憊身體回到宿舍,他答應妻子和孩子,雙休日一定陪伴她們到阿拉爾附近的景點去看看,但是連續多個雙休日,因忙於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四個一批」處置,他不是開會,加班制訂轉讓退出方案,就是奔波於庫車、庫爾勒、烏魯木齊等地,參加溝通會談,一直沒有機會陪伴妻子和孩子。自己援疆其實貢獻最大的應該是妻子,每每想到此事,他總覺得愧對家庭,家裡的事都由妻子「一肩挑」,沒有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為妻子和一對兒女做的太少了。但妻子總是給予理解和支持,說:「選擇援疆,就是選擇奉獻!家裡有我,你就放心,踏踏實實幹好自己的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Kc5FG8BMH2_cNUgpz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