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肺癌持續發熱,這些方法可以考慮,抗感染只是其中之一

2019-11-12     胡洋

肺癌晚期病人發熱比較常見,如果反覆的體溫升高,主要見於兩種情況,一種是癌性發熱,另一種是感染性發熱。

癌性發熱

肺癌晚期多發臟器轉移,腫瘤負荷較大,腫瘤細胞新陳代謝很快,肺癌細胞壞死後釋放的致熱原進人血液循環引起癌性發熱,多表現為反覆、不規律性低熱,體溫可高於37℃或38℃,但少見超過39℃。癌性發熱的診斷其實是排他性的,臨床上通過詳細的評估檢查,排除其他感染性的、藥物性的或者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熱之後,才可以考慮是癌性發熱。癌性發熱的特點第一是低中度發熱,一般沒有寒戰、出汗等表現。第二,它的發熱與心動過速不成比例,心率可以在正常水平。第三,癌性發熱對非甾體類的消炎藥、退熱藥物,效果較好,但抗生素治療無效。臨床上比較常用的西樂葆口服,溫度不太高時儘量物理降溫。

感染性發熱

肺癌晚期病人合併感染極其多見,中央型肺癌出現感染性發熱的幾率高於周圍型肺癌,中央型肺癌阻塞主支氣管引起肺不張,痰液無法及時排出繼發感染,這就是常說的阻塞性肺炎。病原微生物多種多樣,可能是細菌、真菌、支原體等等。一般體溫較高,可以超過39℃,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升高,C反應蛋白通常會超過100mg/L,降鈣素原明顯高於正常。肺癌晚期感染性發熱通常合併咳嗽及咳痰,常規需要進行痰細菌培養及真菌培養,根據藥敏試驗來選擇有效的抗生素,血培養也是常規檢查項目,此外最好進行真菌G試驗和GM試驗檢查,明確是否合併真菌感染。發熱只是一種表象,真正的原因是感染,所以單純退熱效果差,體溫會反覆升高,必須進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合併嚴重感染時最好不要使用糖皮質激素,激素雖然能快速退熱,但容易使感染無法控制。肺部感染存在時,痰液中的營養物質是細菌最好的培養基,所以有效的排痰同樣重要,可以進行體位排痰、霧化吸入及藥物化痰,在體力尚可的情況下多翻身、拍背及下床走動。

部分晚期肺癌病人在放化療之後出現發熱,尤其要注意是否是放化療後骨髓抑制,當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下降時,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合併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胃腸道及泌尿道感染,治療上除了抗感染治療,還需要使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細胞。

發熱會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造成患者負氮平衡,逐漸出現營養不良,甚至出現惡液質,所以反覆發熱肺癌病人一定要加強營養支持治療,並補液補鈉補鉀,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肺癌晚期反覆發熱患者預後往往比較差,但是通過綜合的治療手段以及對症處理,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KGmaG4BMH2_cNUg3xoS.html